黑桥公园:探索留白增绿的城市郊野公园

2019-09-25 12:54魏佳玉唐艳红
城乡建设 2019年18期
关键词:郊野串联绿地

■ 魏佳玉 唐艳红

“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在人中、人在画中”,是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腾退地、留白增绿建成的黑桥公园要实现的蓝图。今年8月16日,公园一期正式开放迎客,即时引得周边百姓、 游客、儿童流连忘返,成为北京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黑桥公园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近年来,崔各庄乡紧紧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主线,进行大面积疏解、全方位整治,在“拆违建、整环境、疏解非首都功能”行动中,腾退出土地110万平方米,为公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黑桥公园是一座将生态理念贯彻到底的绿地公园,上位规划中将本区域定位为郊野公园,是崔各庄乡全域景观示范性、生态性项目。

易兰规划设计院承担该公园项目的景观设计工作。设计团队秉承生态郊野公园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之初就从群众“多样性、多层次”需求出发,以“一轴、两核”的景观结构布局统筹黑桥公园的功能片区:以规划路-东营路为轴,串联黑桥记忆景观核、活力运动景观核,功能分区设置了生态保育区、滨水区、林地体验区、耕读文化体验区、健身运动区、儿童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

设计充分保留场地基因,结合城市区域生态绿地的设计理念,将“蓝绿交融”作为公园主题:打造以“绿”为主题的城市绿肺体系,在公园中构造多样性的动植物栖息地;打造以“蓝”为主题的防洪排涝系统,净化黑桥公园所在水系的水质。按照崔各庄乡地区“大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将乡域内河湖水系串联起来,新增水面和湿地共40万平方米。同时,连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承载北小河防洪排涝功能,提升温榆河水系水质。设计师响应绿色海绵城市需求,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综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场地内利用绿地滞留和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采取恢复河漫滩、建立雨洪公园、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等多项措施。水边有树屋、亲水平台,沿岸更有片植芦苇、慈姑等湿生植物,形成芦花飞雪的自然野趣之境。

黑桥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全园新植4.67万株乔木、4万多株灌木,公园内精心布置的流线型健身步道串联起各个休闲节点场地。高低起伏的微地形,与疏密开合有致的乔灌木、草花层次相互搭配,形成或舒朗或通幽的景观空间,为市民提供了游憩玩乐之所。

植物设计方面以生态保育为目的,营造林地、湿地、水体等种类多样的动植物栖息地,运用乡土植物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营造大尺度生态环境,平衡生态与城市生活的需求,打造和谐、舒适的城郊森林公园。经过疏解整治后,往日拥挤喧嚣的黑桥村变身为一座美丽花园,让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落实北京市疏解整治行动纵深发展的成果体现。

猜你喜欢
郊野串联绿地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