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邑立城 制里割宅—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

2019-09-25 12:54
城乡建设 2019年18期
关键词:都城实例场所

吴良镛先生在《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中说:“对于城市设计的遗产和理论原则,我们固然要从西方的城市遗产中搜索、发掘,无疑,这方面的研究者也颇多,理论亦较成熟。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从东方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美学上采风,总结规律,并发扬光大。”我国古代城市设计,不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实例,这些实例蕴含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理念,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城市设计手法。

本书正是试图从我国古代的城市设计中“采风”,从中总结规律,希望对当今的城市设计有所助益。本书阐述的“城市设计”是广义的,包含对各类人居以及人居的不同空间层次的规划设计:天下-国土、京畿-区域、聚落-城邑(城镇、村落)、场所-地段(园林、广场、街巷)。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第二章,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理念的显著特征;第三章,体现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的典型代表——都城;第四章,多样化的“城市设计”——一般城镇;第五章,耕读文化——村落;第六章,城市设计手法在特定空间的运用——场所、建筑群。

全书系统阐述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总结分析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同理念——“礼乐秩序”“因地制宜”“象天法地”和“耕读文化”;叙述了观察、立意、象征、布局、统筹、造景等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设计手法;介绍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书中从国土、区域、城市(特别是都城)、村落、场所、建筑群、里坊、街巷和工程设施等空间层次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叙述了这些实例是如何体现城市设计理念以及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着重说明了战略思维和区域观念是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理念的显著特征,都城是体现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典型代表,村落则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一种独特理念和手法——耕读文化。

中国古代创造了许多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但缺少系统的总结,本书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尝试和探索。

购书扫码

猜你喜欢
都城实例场所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