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成没有围墙的校园了

2019-09-25 18:45
第一财经 2019年9期
关键词:音频职场职业技能

2019年,83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饱含对未来的期许与焦虑,走出大学校门。他们自己或许意识不到,超过去年14万人的毕业生规模,再次创下新纪录,也因此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十年更好发展的代表。

不过,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约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就业环境开始脱离高速增长轨道。更多的毕业生,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个压力直接传导至大学毕业生群体,2019年,多达285万人报考了研究生—一方面,新技术搅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路径,很多行业和公司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恰是传统高校教育无法提供的,另一方面,推迟工作时间,也在客观上逃避了就業压力。

尤其对于非985、非211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有效应对这样的压力,需要早做准备。我们本期的封面报道之一《想从学生变成公司人,还得接受再教育》中的几位主角正是如此,她们早在大二便开始参加新型职业培训,以期在毕业时得以进入理想的公司。

不过,希望习得更多职业技能的大学生只是目前中国学习热潮中的一个群体—9月的封面报道名为《学习的国度》,由4篇文章组成,你从中还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学习者—在父母空前关爱下成长的青少年,事业上有所成的职场人士,在低线市场努力证明自己的创业者,同时还能看到被迫转型的教师们。这些老师从课堂舞台的主角,变成经过强调服务质量的培训机构严格培训方能上岗的员工。而在本次报道的视线之外,我们相信,仍有更多勤奋的学生试图利用新的方式获取知识,譬如新一代老人用以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老年大学。

蔚然成风的学习氛围几乎遍布中国的每个城市和乡村。从线上付费音频课程,到线下的实体课堂,在通勤出行的路上,在网络视频的远程教室里,人们生怕浪费任何碎片时间。近年来知识付费所引发的热潮切实推动了学习氛围的普及。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丰富的资讯内容,更多引发的不是获取知识的满足感,而是对于知识匮乏的焦虑感。

除了课堂形态的多元化,新一拨全民学习运动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课程内容的超常规设计。不同于传统商学院,也有别于具体的职业技能提升,新生代学生甚至不再要求借此获得学历资质。相反,一些和社会学、科学、人文学科相关的“无用”之学广受追捧。这意味着,人们焦虑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缺乏具体的知识,更多是急于理解这个多变的世界,以求在其中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种诉求的背后,我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识究竟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这是本期封面报道想要促使大家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所处时代的多变和不确定性已经说了太多,而耗费专门的时间,制造针对性场景来学习,或许只是目前阶段应对被动局面的一个方式。说到这里,允许我来做一个广告—基于《第一财经周刊》10年的职场报道经验,我们的团队即将推出全新的职场类音频付费课程(时髦说法叫作产品),名字叫作《职场100击》。陪你一路升级打怪的YiMagazine,如今也要追一把潮流,当老师啦。

猜你喜欢
音频职场职业技能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