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 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9-09-25 02:09马宝琳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艺术教育乡村振兴战略

马宝琳

[摘 要]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较大的美育作用。相比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如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设施设备简陋、教学条件无保障等,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借乡村振兴战略东风,通过利用农村本土艺术资源,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条件等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受教育人口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逐步反哺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艺术教育;资源整合;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0-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8-0013-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8.003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较大的美育作用,实施得当不仅能够锻练好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悟能力,还可以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陶冶道德情操等,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中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整体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與艺术素养。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战略意见”),提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并明确指出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促进乡风文明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且要优先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由此可见,农村文化艺术振兴和农村教育振兴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两个重要的文化支撑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其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仍处于薄弱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一些边远的农村、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仍处于原始或初级发展阶段。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应抓住机遇,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直面自身短板,结合新形势的发展,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发展,尽快实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振兴,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和提升,这对乡村振兴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意见》第7部分“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中,就“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出了“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包括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一体化发展。因此,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不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自2013年起,教育部就在全国126个县(区、市、旗)逐步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其重点在于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期望通过农村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艺术教育,探索出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均衡发展的规律和途径。农村艺术发展水平关乎整个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关乎农村人口的自身利益。可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从文化和教育的层面反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

中国有56个民族、31个省、市、区,由于地域、历史、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每个民族、地区都蕴藏着风格各异、形式各样的艺术文化资源。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危机。相比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明进步程度较低,但这些现实因素恰恰是淳朴民风和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得以完整保留的重要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不但能够充实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本地区的民间技艺,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去关注历史文化、关注家乡、关注自己的民族,引发学生对农村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审美观、文化观和社会价值观,还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其步入社会后能够自觉、自愿融入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启发意义。

(三)有利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农村文化包括本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民间技艺等各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着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都是对家乡风土人情、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表现和流露,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带有自发性质的道德教化功能,有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感召力,这是现代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中小学教育借助艺术教育传授农村当地艺术文化知识,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对传播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同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逐步推进,农村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相比自身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发达省份,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仍存在薄弱环节。如艺术类课程开不齐、开不足问题普遍,课程开设质量低、教育设施落后、师资短缺等,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阻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思想观念偏差,教育理念落后

农村艺术教育的滞后发展与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思想观念偏差是首要因素。如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识普遍不足,而艺术教育的质量和艺术活动的开展与其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即便国家一再强调艺术教育育人树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应试教育体系下,碍于升学的压力,学校、教师、家长均认为学生应全力以赴学习考试科目,认为艺术课或艺术活动只会浪费学生更多的精力,学校即便按教学大纲要求将艺術课排进课表,但教学实践中被文化课挤占、抽用等早已成了家常便饭,艺术课便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艺术类教师长期处于被排挤环境中,逐渐失去斗志,甚至出现部分艺术类教师转行的现象,如主动要求担任学校其他工作。艺术类活动成为摆设,只有在迎接教学评估检查或参加文艺演出时才被拿出来摆摆样子,彻底失去了其美育的功能和作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并使人身心愉悦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活动呈现真、善、美的情感。农村地区部分学校虽然一直坚持严格执行艺术课程计划,但由于学校对艺术教学认识不足,加之艺术课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欠缺等原因,致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和陈旧。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素养偏低

首先,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出现艺术课开设不足、不齐,甚或无法开课的窘状;其次,艺术教师专业素养普遍偏低,由于艺术专业教师配比不足导致非艺术专业教师兼课情况突出,兼课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悉艺术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懂得艺术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往往将音乐、美术课单纯地变成学唱一首歌,简单画一幅画,忽视对学生艺术能力、情感等方面因素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碍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限制,加之农村教学条件有限,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授课形式,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技能方面的知识或带领学生进行简单唱歌、画画活动;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氛围僵化缺乏生气,学生感受不到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氛围,得不到艺术美的熏陶,难以发展审美能力。

(四)设施设备简陋,教学条件无保障

教学设施设备是发展艺术教育的物质保障,包括活动场地(画室、音乐、舞蹈教室等)、器材(乐器、音响设备等)、用具(画具、手工工具)、艺术教学资料(乐谱、光盘、画册、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等)。农村中小学校艺术设施设备、资源配备普遍不足,特别是一些经济贫困地区的学校,最基本的艺术教学器材、用具仍处于欠缺状态,致使艺术课程难以按计划正常进行。学校艺术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失去了接受艺术教育的公平性,阻碍城乡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可行性对策和有效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和发展农村教育工作相关政策等背景,普及和发展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一定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遵循农村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开发具有农村本土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 量身打造出一套适合农村当地艺术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逐步推进艺术教育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倡导理念创新

艺术教育是一种会使人对美产生激情的审美教育,是让人对真、善、美产生共鸣的情感教育,好的艺术教育会对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认识美、创造美的重要时期,农村中小学应摆正艺术教育的位置,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整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价值,抓住艺术教育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的发展机遇,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另外,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需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理念。如创设适宜农村学生艺术潜力发掘的学习氛围、开展围绕农村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学习活动、强化农村学生艺术学习的个性化等。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理念除了要培养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的享受感和愉悦感外,还应符合农村教育现状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开展在校艺术兼职教师再培训。学校应有序、逐步的安排艺术兼职教师利用假期或周末到艺术师范类院校或专业艺术社团进行访学或进修,鼓励他们通过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式获得艺术教育方面的学历,提升艺术专业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鼓励其通过艺术专业再学习,坚持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经常为兼职艺术教育的教师提供短期培训、艺术教育讲座等学习进修机会,为其搭建艺术专业技能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其对艺术教育的热情和专业素养,帮助其成为复合型教育人才,进而使整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2.搭建高校艺术类教育专业实践实习平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是基础艺术教育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农村中小学与当地高校应建立起互帮互助协作关系,通过搭建教学实训实践基地和顶岗实习下乡等平台,将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引进农村中小学校,这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体验教育教学生活、积累工作经验,又可以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紧张的问题。通过一段真实的农村实习实践生活经历,可以使大学生近距离、深入地了解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和工作环境,使其感受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迫切发展的氛围,吸引有志向、热爱农村艺术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就职农村中小学校。

3.聘请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进校园。农村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传统艺术和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民间文化为当地培养出了一大批活态传承资源,其中不乏技艺高超、民族文化艺术造诣深厚的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农村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好这些稀缺的艺术人才,邀请一些技艺水平较高且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为其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且适合中小学生发展的艺术课程,或为学生组织一些民间艺术类的课外兴趣小组,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家乡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民间艺术兴趣;聘请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来校讲学,也为在校艺术课教师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既解决了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紧缺和再培训的问题,又可将农村本土艺术文化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从而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

(三)利用农村本土艺术资源,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

1.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等设备已走进各家各户,成为平民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媒体工具,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内容,校内单一的音乐、美术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其对艺术的追求。为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艺术能力和文化素养,还需要将除音乐、美术之外的其他艺术学科、艺术形式纳入基础教育艺术教学中。如中外经典艺术知识、风格各异的舞蹈、戏剧、影视、民间艺术等,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在扩大学生艺术视野的同时,让学生从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中汲取艺术养分。此外,农村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和传统民间艺术保存相对完整,形式也更为丰富,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可将其作为基础教育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就地取材发展独具当地民族特色且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如当地传统音乐、美术、曲艺、技艺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和身边的优秀传统艺术,支持农村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挖农村文化蕴含的优秀品质和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村艺术的情感。

2.开发符合农村实际、内容和功能全面的艺术教材。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教材的选用应与教学内容匹配、凸显农村地方特点,符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切合自身实际情况。教材的呈现形式应包括教科书、音响材料、视频资料、画册、标本、计算机软件等。教材应符合中小学艺术课程的目的和内容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启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贴近学生生活,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衔接。农村地方特色和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文化,不仅能反映出农村当地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特点,对农村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必要收录进教材之中。另外,教材在内容与功能上应体现艺术教育的综合性、风格多样性和时代性。可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材料,展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艺术门类交叉融合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如可从一些观赏性强、流传度广,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影视资料、动画片等作品中挑选一些健康、积极向上且艺术性较强的内容来丰富教材内容,既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

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丰富艺术教学途径。一是拓宽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中小学艺术教学要根据各艺术学科性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同于理论、知识传授的文化课程,其更注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来完成审美活动,这就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来完成。如组织学生听艺术方面的讲座、参观画展、观摩音视频资料、参观手工艺作坊、参与合唱或各类文艺比赛等。艺术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非常有效的活动方式,其教学效果也是课堂教学所无法代替的。二是推进艺术教育信息化。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逐步推进,势必会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进程,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校园数据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科技成果等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些新的授课模式,部分艺术课程可以通过网上教学视频和远程教学形式展开。信息化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人数、空间、时间的限制,大大缓解了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可以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网络艺术教育课程,为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潜力和更多的可能性,对提高农村艺术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增加课外、校外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和社会艺术实践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农村中小学应根据自身条件,结合艺术课程教学和社会艺术资源举办一些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补充、拓展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开展一些课外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组织学生参与美化校园和农村文化环境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农村当地民俗活动、观看传统民族艺术展演等,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学校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跃和繁荣农村文化。

(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条件

鉴于农村各地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分配教育经费,为学校艺术教育拨专项资金,用以建设艺术设施,确保教学大纲规定的艺术教学器材配备达标的情况下,根据学校发展状况逐步增加投入,逐步补充和更新必要的艺术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农村艺术教育环境。此外,農村中小学也应整合农村当地艺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广播站、阅览室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补充和支持学生艺术活动。《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政策的推动下,各村可以根据地域、人口分布情况,将一些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在校园内或学校周边,实现资源配置的共享。学校也要将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器材等设施设备的功能,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和农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共同需求,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协调、共享,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条件、规模得到改善和提高,也能使其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体现乡村振兴服务的“三农”目的。

參考文献:

[1]李爽.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80-81.

[2]张新江.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有效路径研究[J].音乐创作,2018(12):148-150.

[3]陈新宇,葛超.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76-78.

[4]于海洪.部分发达国家保障乡村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8(8):31-37.

[5]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883号(教育类378号)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17〕第345号,[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shisi/201803/t20180312_329649.html.

Develop the Art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  to Promote the Impetu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MA Baoli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 Art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ccupi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school art education and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provinces, there are still weak links in ar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such as backward educational ideas, insufficient teachers, single teaching organization, simpl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no teaching conditions. Guarante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and healthy growth of rural student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si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mprove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literacy of the educated population and gradually feed back through utilizing the local art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enriching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art education in schools,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ar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gradually feed “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rt educ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traditional culture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艺术教育乡村振兴战略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