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

2019-09-27 09:01魏大威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馆图书馆数字

魏大威(1.国家图书馆;2.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1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概况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主要基于网络环境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与网络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在美国被作为“信息基础技术应用”中的挑战性课题进行部署,并从1993年开始持续立项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2013年4月,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DPLA)正式建成并成功上线,计划将美国所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集中到一起,免费提供给学生、教师、研发人员及普通大众使用。[1]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也投资研究开发自己的数字图书馆。2005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建立世界数字图书馆,200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32个伙伴机构启动了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www.worlddigitallibrary.org)正式启用,重点对全世界现存的孤本、善本等资料进行数字化重建,目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资源组织机制、技术实现机制以及运行机制,全球合作伙伴已超过127个。[2-3]自2002年4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4]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国家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5]2017年8月,文化部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成为我国首个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五年规划。[6]2019年4月,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向各省、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工作正式启动。[7]2012年以来,许多学者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架构、数字资源建设、服务推广以及地方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列论述,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1.2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果与基础

经过17年的建设,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会同各地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文化馆,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出发,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1)建立了完善的六级服务网络体系。文化共享工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包括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333个地市级支中心,2,843个县级支中心,32,179个乡镇基层服务点,与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联建70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全国已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61,758个,其中乡镇32,719个、街道3,668个、社区25,371个。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基层服务点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等问题,通过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对22个中西部省份的3,866个乡镇服务点、14,136个数字文化驿站进行了升级、改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立了“以专网为主干、以虚拟网为补充”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网络,覆盖了包括少儿馆在内的41家省级图书馆、485家地市级图书馆、2,740家县级图书馆。

(2)建设了丰富的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联合各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艺术普及、精准扶贫专题数字资源780.8TB,以此为基础,针对特定服务人群文化需求,推出了音频、大众美育、社区文化生活、百姓戏曲等资源定制产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按照“共知、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全国400余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了现代文献、民国时期文献、善本古籍等文献的数字化和元数据集中仓储建设,目前累计建设政府公开信息数据1,447万余条、地方图书数字化资源415万余页、报纸数字化9万余版,全国数字资源总量超过22,414TB,建立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和国家少儿数字图书馆。

(3)形成了有力的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发展中心在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基础上推出了国家公共文化云,并提供手机端服务,截至2018年底,累计发布音视频资源11,993条,发布文化场馆1,036个、文化活动4,461个,设置地方专区49个,与9家地方文化云开展对接;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共享直播”纳入云端服务,成为各地特别是文化馆系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培训的热门展示、宣传新媒体渠道,累计播发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专题讲座等670场,点击量达到2.07亿人次;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作,云端对接开通了文化馆评估系统、示范区群众满意度调查系统、“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管理系统、公共文化交流系统等应用,发挥了网络管理支撑作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唯一标识符系统等各类数字图书馆业务平台投入使用,其中网络书香资源检索平台部署129家图书馆,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立分站252家,实名用户超过1,313万人,全国各地读者实现单点登录,建成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已在全国410家公共图书馆建立分站,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便捷服务。此外,数字文化馆建设启动试点,全国已有五批次88家单位开展项目试点,相继搭建了数字文化馆平台,具备网络培训、艺术资源点播、线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基本功能,累计发布艺术普及资源96,486部/集,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活动842场,服务了1,547万人次。

(4)取得了显著的基层惠民服务成效。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通过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进企业,面向基层群众推送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每年服务上亿人次,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求知识、求富裕、求健康、求快乐”的基本需求,初步缓解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少年儿童、农民工、下岗职工、老龄群体、残障人群等重点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数字文化服务。

(5)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各省图书馆、分中心、文化馆,采取现场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等方式,面向各市县及乡镇基层,培训专兼职人员近千万人次,公共数字文化各级服务阵地上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1.3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调查显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当前也凸显不足。

(1)管理统筹不够。工程原有的工作机制和机构分工安排没有跟上机构改革的步伐,导致三大工程分别由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直接联系各省图书馆、分支中心、文化馆具体实施,缺乏整体管理与统筹协调。

(2)平台建设存在“孤岛”现象。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网站和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平台之间相互独立,大部分缺少联通。由于平台众多,群众不知从哪个平台获取服务,公众关注度分散。传统的网站服务平台急需向手机端服务转型。

(3)资源建设体系化、针对性不强。工程资源建设欠缺总体规划,在内容、形式、服务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适用性、新颖性不强,许多资源点击量少;各地资源建设水平不均衡,文化馆资源建设刚刚起步,资源建设开放度不够。

(4)服务效能有待提升。随着手机上网服务的普及,工程提供的阵地服务效果不再凸显,城镇群众对工程的知晓度不高,服务活动参与率有限。

(5)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工程尚未与社会力量在平台联通、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离“用好社会化平台”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发展瓶颈,令工程建设亟需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2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文旅融合的滋养,离不开公共数字文化带来的均等化与便捷性。新时代的技术创新变革、文旅融合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转变,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带来了新形势、新要求。

2.1 技术变革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带来的机会与发展空间

在数字时代,万物互联进程不断加速,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迭代升级、数据化、融合重组、分享、连接、颠覆成为数字时代的鲜明特征。技术快速迭代升级带来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工程所需的服务平台可以迅速应用这些最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如文化馆在建设数字体验馆中引入的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时代感很强的服务体验。接入互联网后,行业发展呈现数据化特征,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的生态链条正在形成,如依托图书馆系统的元数据,可以加工生成文化信息,进而梳理形成某类有用的知识,海量知识可以给读者带来智慧服务。快鱼吃慢鱼,带来行业的剧烈融合重组,支付宝、微信的应用普及,对银行支付、传统通信带来了深刻革命,重构了新的生态系统,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如图书馆借助蚂蚁信用开展免费借还书服务,文化馆依托微信平台快速建立微信服务号,让艺术普及服务迅速进入手机端。5G技术将实现大容量音视频资源的快速、高效推送,网络直播群众文化活动将成为常态。

2.2 群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与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8]依赖手机上网获取信息、发布信息、交互服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突出移动交互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应用体验,是推进工程融合发展的紧迫需要。

2.3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的新要求

随着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的挂牌组建,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正式拉开帷幕。为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补齐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盖”,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依托“互联网+公共服务”的优势,可实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资源的加速汇聚,通过手机端应用,快速融入群众的文旅生活,让文旅资源和服务可查询、可收看、可预订、可体验、可互动、可评价,提升用户服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如,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云南省推出“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整治旅游行业乱象,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云南打造一个智慧、健康、便利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增强游客在云南旅游的舒适度、体验感、便捷性和自主性。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需要实现从建设站点、配发设备、创建资源向资源汇聚、平台打通、移动服务、业态创新、机制创新的全面转型。

3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的创新思路

3.1 推出统一的服务界面

据统计,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针对特定项目和服务对象,推出了几十个服务界面,如心声·音频馆、大众美育馆、社区文化生活馆、百姓戏曲馆、公共文化交流系统、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等,这些服务界面有的支持电脑网页端访问、有的基于微信开展服务、有的以APP形式运行,各自发挥作用。为了面向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访问服务,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需要整合推出统一的基层服务界面,基于宽带互联网改版推出工程门户网站“国家数字文化网”,基于移动互联网推出以“文旅e家”命名的微信、微博、APP客户端并适配大屏终端和电视终端安装使用,让用户可以在多种终端上获取工程统一的服务入口,“一站式”获取工程资讯、文化直播、数字资源、文化活动、文化场馆等集成式、线上线下结合服务。全国统一的基层服务界面提供后台管理功能,各地可自主定制本地需要的专题资源,也可上传发布本地建设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和服务项目。

3.2 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

为做好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平台建设,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支撑,在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现有平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设计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技术体系框架(见下图),该体系框架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图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技术体系框架

(1)工程门户网站与用户服务界面。国家数字文化网作为工程门户网站,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两微一端和基层服务终端构成用户服务界面,直接向公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和服务。

(2)图书馆与文化馆行业深度服务系统。由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数字文化馆构成的深度服务系统,分别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原有的、面向专业人群的服务界面继续发挥作用。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数字文化馆已有的精品数字资源、资源发布系统、资源服务系统可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这一架构未来可扩展至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

(3)公共数字文化用户池和资源池。通过用户管理、唯一标识符管理等系统,将公共数字文化的数字资源、用户信息汇聚成用户池和资源池,对终端服务界面和各系统专业服务提供用户支持和资源支持。用户池和资源池同时承担记录用户行为与资源利用记录的任务,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4)基础系统与云基础设施。由用户管理、唯一标识符管理、媒资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构成的基础系统。通过基础支撑平台管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用户、资源、数据,支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运行和服务。云基础设施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

(5)工程标准规范和网络安全。标准规范包括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网络化特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

(6)智能分发与服务。通过网络连接到各级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基层服务站点,利用技术手段提供资源智能终端服务,获取并分析各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数据。通过数字图书馆专网、虚拟网、以及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实现与各级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基层服务站点的连接。

3.3 汇聚形成数字文化资源总目录

《实施方案》要求统筹工程资源建设和服务推广工作,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需在现有资源建设成果基础上,采取新建、定制与改造等多种方式,重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全民阅读资源、文化精准扶贫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着力丰富移动互联网适用资源。经梳理统计,截至2019年5月底,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大约形成了视频95,613小时、音频94,835小时、中文图书472万种、中文期刊1,541万种、报纸630种、图片52万张、工具书100种、网络资源1,847万条、元数据170万条等数字资源,以此为基础,可梳理形成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数字资源总目录。

(1)核对数据、完善总目录。联合各省图书馆和文化馆,对照统计项目,调查统计各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情况,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汇总全国数据后,进行集中统计与分析,完善资源总目录。

(2)制定资源分类标准,形成资源服务目录。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根据资源总目录,制定工程资源分类标准,根据资源分类、服务对象、数量、版权等情况和基层需要,形成多个基本服务目录,如综合版、扶贫版、少儿版、艺术普及版、文化志愿服务版、乡村少年宫版、新时代文明实践版、中华传统文化版等不同服务目录,面向社会发布。

(3)结合元数据仓储建设,实现资源元数据的统一检索、统一管理与集中调度,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资源获取服务。

(4)制定资源总目录和服务目录更新机制,不定期推出专题服务目录,丰富资源目录应用。各地可根据服务需要,从目录中挑选资源并调取使用。

4 在融合发展中注重创新

4.1 注重管理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57,602人;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464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3,858个,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5,637人。[9]实践证明,覆盖全国的六级服务网络组织体系,是有效推进工作的法宝,是一种独有的组织优势。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工程实施主体能否在转型中成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推进者、革新者、颠覆者和引领者。图书馆和文化馆行业是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两大主力军,必须牢牢依靠这两大主力,以工程融合创新发展为牵引,发挥好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文化馆协会的行业引领、行业协调、行业管理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业务交流,推动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迈向智慧化,带动文化馆行业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迈入快车道,最终让基层群众共享公共数字文化带来的“一站式”服务。

4.2 注重服务创新

以用户为中心,是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服务宗旨。在数字时代,用户的数字文化需求和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群众普遍习惯通过手机“一站式”获取公共文化服务。针对用户实际需求,《实施方案》提出了“统一称谓、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界面、统一目录、统一培训、统一推广”等7个“统一”举措,就是为了方便基层群众登陆一个界面,即可“一站式”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服务,获得良好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如,2017年以来,发展中心联合各省文化馆策划实施了“百姓大舞台”品牌项目,依托互联网,各地举办的品牌性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培训,通过直录播方式进入“云端”,服务受众大幅增加,很受欢迎,仅2018年就推出了226场网络直录播,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的收看量超过5,000万人次,统一的直录播发布界面和收看入口,聚拢了大批用户,为各地的精彩节目带来了“客流”,单独依托本地平台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计划将国家数字文化网改版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门户网站,并推出“文旅e家”“两微一端”,为用户、行业工作者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工程资讯、资源、服务的集中发布与应用。为了面向用户增强工程的品牌辨识度,三大工程对外统一称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工程“两微一端”统一使用“文旅e家”作为服务品牌。

4.3 注重渠道创新

按照“开放共享、社会参与”的原则,在融合创新发展中,工程需要积极探索与阿里云、腾讯、新浪、喜马拉雅、抖音等社会化平台的合作共享,用好社会化渠道平台带来服务增量。2018年12月,发展中心联合国家图书馆在喜马拉雅客户端开通了“文旅之声”服务账号,发布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953个音频节目,截至2019年4月底,“文旅之声”粉丝量为12,366人,累计收听量为285.5万人次。在2019年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开通了抖音账号,当天的活动点击量超过百万人次。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启动日,将首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落户新浪。利用阿里云优势,有利于实现工程大容量视频数字资源的网络存储与多网加速分发。此外,工程融合发展还需要正视相关传播平台的竞争性挤出效应,如“学习强国”平台给工程发展带来的启示与挑战,要求工程主动对接“学习强国”,借力推广工程独有的资源与服务。

5 结语

当前,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具有网络体系、数字资源、技术平台、服务受众、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坚实工作基础,紧跟数字时代发展趋势,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数字文化需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助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势在必行。推动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必须牢牢守住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坚持“能融则融、宜融尽融”,创新思路,以用户为中心,聚合图书馆和文化馆行业力量,持续优化工程在标准、平台、资源、服务、大数据等方面的产品供给,用好社会化渠道与平台增量,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文化馆图书馆数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