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09-27 06:56冯佳郭清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铁蛋白本院标志物

冯佳 郭清芳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项肿瘤,临床表明,肺癌病情较为隐匿,1/2 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或是肿瘤细胞已转移[1]。因此,早发现、早诊治,对提高肺癌5 年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故提高肺癌临床诊断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发现,在肿瘤细胞生成、发展中的特异产物,即肿瘤标志物,其在不同器官中分布性质不同,具有较高敏感性[3]。此外,本次研究取2016 年12 月—2018 年10 月内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90 例与肿瘤标志物检查具有准确、快速、有效、经济、可重复性检测等特点[4]。故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 例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6 年12 月—2018 年10 月筛选研究对象,抽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90 例与此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 例展开本次研究。将90 例患者分别定为观察1 组(肺癌患者42 例)、观察2 组(肺部良性疾病变48 例),后者定为对照组。观察1 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15 例、27 例,年龄在35~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5.55±10.30)岁,包括小细胞肺癌16 例、腺癌14 例、鳞癌12 例。观察2 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18 例、30例,年龄在33~75 岁之间,平均年龄(54.57±10.21)岁,包括肺炎15 例、支气管扩张14 例、肺气肿4 例、支气管哮喘15 例。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20 例、25 例,年龄在31~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5.01±10.57)岁,对比3 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 组、观察2 组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5]。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纳入标准:疾病确诊者;研究前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肺部疾病诊断者;其它恶性肿瘤者;心肝功能功能不全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SF(血清铁蛋白)检测。即采用电化学发光仪(罗氏Cobase 601)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

方法如下: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4 mL 静脉血,将其放置于EP 管中,在室温下静置20 min 后,进行离心处理,保持离心速度:4 000 r/min,离心5 min 后,将血清分离出来,置入-80℃的冰箱中待测,所用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

1.3 观察指标

分析血清铁蛋白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

SF 水平参考范围:SF <150 μg/L[6]。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的计量与计数资料均行SPSS 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做F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做χ2检验,并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SF 水平分析

观察1 组、观察2 组S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 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观察2 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SF 水平分析(μg/L,)

表1 各组SF 水平分析(μg/L,)

2.2 观察1 组、观察2 组阳性检测率分析

以150 μg/L 为临界值,观察1 组SF <150 μg/L 者7 例,SF>150 μg/L 者35 例;观 察2 组SF <150 μg/L 者30 例,SF >150 μg/L者18例;观察1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χ2=19.436 5)。此外,肺癌Ⅰ期患者一共8 例,其中血清铁蛋白升高有5 例(62.5%,5/8),肺癌Ⅱ期患者一共20 例,其中血清铁蛋白升高有17 例(85%,17/20),肺癌Ⅲ患者一共14 例,其中血清铁蛋白升高14 例(100%,14/14)。

3 讨论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以痰中带血、低热、咳嗽、咳痰、胸痛、气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8]。在肺癌诊断中,临床多行影像学检查诊断,且所有的金标准依然为术前病理组织检测,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随着肿瘤标志物的出现,其已成为诊断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9]。且肿瘤标志物检查相比于影像学检查,其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可重复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接受度较高,目前已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工具[10]。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在外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癌基因等产物,于患者体液、血液中出现,其不仅能反映出肿瘤细胞的发展过程,其还与肿瘤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11-12]。当机体处于正常情况下,肿瘤标志物含量较低;当机体受到肿瘤组织的侵犯,即会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在肺癌诊断中,较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血清铁蛋白(SF),SF 是一种糖蛋白,在铁缺乏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恶性肺癌患者血清中的SF 水平会明显升高,肺癌患者的癌细胞会合成大量的SF,故肺癌患者SF 水平较高[13]。此外,铁蛋白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5 万的大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如肝、骨髓、脾内,一般情况下,血清铁白水平可以反映体内贮存铁的状况,当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并不仅是由于铁负荷过重、肝硬化等,还常见于恶性肿瘤中,并以恶性肺癌最为明显。本次研究显示:肺癌Ⅰ期血清铁蛋白升高占比62.5%、肺癌Ⅱ期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占比85%,肺癌Ⅲ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占比100%,由此可见,随着肺癌患者病情的进展,血清铁蛋白水平会呈一致性,即明显增加,故可将血清铁蛋白作为肺癌诊断中的主要参考指标。但本次研究样本较少,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今后的诊断中,可结合其它检测方法来提高肺癌诊断效果,以尽早发现病情、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肺癌患者牟取更大的福利。

综上所述,血清铁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临床诊断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铁蛋白本院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