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27 06:55梁华张娇娇南鹏飞宫惠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病理学病理知识点

梁华 张娇娇 南鹏飞 宫惠琳

当代临床医学建设背景下,国家对医学院校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和原理,要求建立“立德树人”“人才化”教学机制。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建设下,医学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改变。这种融合了信息化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教学技术,能够将学生作为当代医学教育主体,其深化了病理学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化医学教学有着重要推动意义。面对着人才化教学和创新教学模式挑战,病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得。对此,需要让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教学任务目标。

1 当代医学院病理学教学现状

在国家人才化教学背景下,当代医学院一直致力于病理学课程的改革教学,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以及客观条件影响,当代病理学教学依旧存在以下难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医学建设颇有研究。要求学生从外观病理、生物胚胎学、细胞组织学去深化学习,了解患者病情现状和制定救治计划。受到传统医学治疗环境影响,很多医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候,还是依照原有的教学经验,利用陈旧的观念来辅导学生学习、理解认识、以及实践病理学相关知识点。忽略了对当代创新教学观念的理解,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进行和主动性[1]。

1.2 教学主体认识不明确

由于教学环境影响,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依旧把教材作为教学中心,在过程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一个紧张严厉的学习环境中。这种方式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病理学教学环境,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形成被动型学习,容易对枯燥复杂的病理学产生厌倦。

1.3 病理学改革教学不彻底

当代病理学教学模式后虽然采取了“PBL”“讨论教学”“小班讲课”等教学改革模式,但是在本质上还是以大班教学、灌输式教学为重点。病理学教学属于一门严谨的学科,很多教师瞻前顾后,觉得“改革”教学不适合本学科教学,只要固守根本就能让学生继承医学技术[2]。因此对一些创新课程也只是跃跃欲试,将这些改革方式运用在部分章节,没能完成病理学改革教学任务。

2 微课、翻转课堂概念浅析

微课建设的核心是微视频。该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通过制作和本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课件、针对性习题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节知识点。其中微视频的“微”,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视频长度短小而微,一个正常的微视频时间一般限定在10 min 之内,最常见的是5~8 min;二是内容细小而微,通常每个微视频都是按照章节特性进行独立剪辑,每一个视频都讲述一个独立的知识点,通过串联知识而形成整个知识体系。实现微而显著的教学价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当代传统教师教学基础,改革传统教学中“师傅教学”模式,让学生采用“翻转”课程学习规则[3]。先借助教学视频,了解本学科的教学体系和重难点内容,在自主视频学习中,将知识进行内化,在降低教师教学压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疑惑知识点进行反思学习,从而提升和优化教学效果和质量。

立足于当代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将其运用到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去,不光能够激发学生反思性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和选择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及时复习知识的重难点,做到查落补缺,及时复习的效果[4]。同时,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被及时分享到公共平台,实现病理学教学普及。

3 将微翻转课堂渗入到病理教学中

为了进一步深化微翻转课堂在病理学的教学,笔者结合当代医学院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提出了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现结合某高校临床医学教学班级进行实验教学,课前学习、课程巩固、课后复习等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对病理教学课程中,教学时间短、课程内容多、结合病理学教学建设模式进行针对性处理。

本次微翻转课程结合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采用视频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病理特征[5]。

3.1 教学实践对象设置

本次教学时间对象为某高校2016 级临床医学班级,班级人员为48 人(男36 人,女12 人)。结合班级内部学生学习能力、男女比例、个性特点、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将其分为6 组(每组8 人)。

3.2 微课程、翻转课程设置

本次课程结合学习教学任务教学特点,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强度。主要从视频微课、练习题、课程资源、微课件、微案例入手[6]。采取课前微视频教学→课中重点知识讲解→知识点总结→重点习题四个步骤;力图在一堂课程中讲解3~4 个病理知识讲解点。例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系统教学中,将动脉粥样硬化的知识点划分为3 个方面,结合视频教学、对其发生机制、病变表现、常见动脉疾病和影响进行分开讲解,同时根据侧重点不同及时附加微练习习题、相关医院诊治案例和总结资料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重点[7]。

3.3 课前视频学习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进行高效化的预习复习,降低课程教学压力。建议教师在实行微课程翻转教学中,在重点课程教学前一周就制定好班级教学任务,从病理知识的重点、难点入手,借助移动数据设备将制作好的软件上传至校园官方平台,学生在班级群、官网等借助碎片化时间自主预习学习知识点。在后期实验课程中了解教师课程讲解的重难点,同时自我观察相关病理切片,并通过绘图等方式完成知识教学[8]。在课堂中学生能够结合视频知识内容反思知识误区,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求证和模拟。在住院合作和教师讲解帮助下巩固知识。

3.4 课程建设思考

在经过课前预习和知识了解后,为了提升学生个性化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得到收获,完善自身医学思维体系。建议在课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与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知识巩固、深化、延伸。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转换学生“教”“学”思维,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课堂中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分组交流讨论以及做相关实践结束陈述[9]。

3.5 课程任务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情况,教师需要更换教学观念和作业意识,不光是要从学生“掌握”能力和知识点入手,更要深入了解学生“不清楚”“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基于微教学翻转课堂的作业布置方式需要因地制宜,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作业布置方式简述于下:

(1)课前作业—浏览视频并阐述问题。为了微视频教学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落到实处,需要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建议小组长在上课一天前将组内同学知识疑惑点交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理解程度和存在问题以及视频播放程度进行课件重组[10]。

(2)课件作业—独立思考并分析问题。经历过视频化教学后,为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检验学生是否真实思考且学习,需要教师在课程中设置小组分析交流时间,在此期间,小组内的学生需要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学生也可以面对面求助教师。

(3)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和总结陈述。经历过周期课程后,为了提升学生对病理知识整体的理解,教师需要让小组轮流派遣代表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合作过程、发现问题和影响原因、解决方式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成实验报告,并结合学生期末考评进行分数化处理。同时,也要让学生依次走向讲台,代表小组对病理知识陈述和总结。这种课程布置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消化,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课后习题,降低了相互抄袭作业现象,且能真实地锻炼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和自学意识,实现了人才化教学的目标[11]。

通过以上任务布置方式,能够将“微视频”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渗入到整个病理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各抒己见,锻炼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采用小组任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和思路交换,有助于综合化梳理课堂教学任务,明确教学重点,实现师生共同教学。

3.6 课后复习和期末能力考评

在经历过于课前微视频教学、课中教师师生关系翻转课堂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不光要要求学生制作报告且进行陈述,还要建立相关的交流总结课件,让学生根据总结课程“微视频”及时巩固知识点,及时进行复习。同时,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要结合考评体系对表现优异的小组、个人进行学分奖励[12]。

3.7 职业道德规划

为了促进学生养成争取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医品医德,需要教师结合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养成沉稳、亲切、乐思的性格。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在课程中传播和学生职业相关内容,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观念。

4 微课和翻转课堂运用的教学质量分析总结

在发展课堂教学影响下,根据学生调查反馈,现取得以下调查结果:

图1 微课、翻转课程开展前后调研

通过图1 的分析可知,经过微课、翻转课程改革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也被积极调动起来。在视频化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教师、小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谈,养成一个独立思考和相互探究的教学环境。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医学思维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可见,引入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方式,对启发病理课程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引导意义。

5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运用病理教学的思考

虽然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病理教学,但是针对该学科教学时间长、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需要教师认真安排课程教学实践课内容,不能借助微视频教学代替整个教学内容,“一劳永逸”。要结合医学教学计划和学生学习能力认真组织课件内容。不能让过于宽松的教学环境滋生学生懒惰、倦怠、敷衍、厌倦情绪。对此,需要让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教学任务目标。

6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翻转课堂建设的病理教学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思维,解决传统教学中课堂氛围死板、学生兴趣低等问题,借助此教学方式能够优化学生分析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小组合作的翻转课程教学环境氛围中,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活动,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病理知识实践中,这加强、促进学生了对病理知识的认知了解、综合运用,且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提升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利用该教学方式,结合病理教学特点,真实地锻炼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和自学意识,实现人才化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病理学病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