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恶性肿瘤术后的镇痛效果

2019-09-27 06:56王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控芬太尼发生率

王栋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后,患者均能够取得较好的预后和较长的生存期[1]。而恶性肿瘤在治疗上则较为困难,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根治性手术主要适用于体质较好且未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痛苦,不利于术后恢复。患者自控镇痛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术后镇痛方式,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剂量,然后交由患者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镇痛方法[2-3]。选择一种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麻醉药物方案十分重要,我院为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2 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在2015 年4月—2018 年1 月。根据术后自控镇痛所用药物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中患者31 例,男16 例、女15 例;年龄31~63 岁,平均年龄(56.7±2.2)岁;胃癌12 例、结肠癌11 例、直肠癌8 例。对照组中患者31 例,男14 例、女17 例;年龄33~62 岁,平均年龄(55.1±2.4)岁;胃癌10 例、结肠癌10 例、直肠癌11 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协会(ASA)Ⅰ级和Ⅱ级标准;(2)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2)阿片类药物成瘾者;(3)相关药物过敏者;(4)其他脏器严重病变者。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术前指导患者认识并掌握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在感到疼痛时使用镇痛泵追加镇痛药量。术后患者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镇痛药物。对照组采用2.5 μg/kg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6 mg 托烷司琼(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87),加入150 mL 生理盐水中;观察组采用1.5 μg/kg 舒芬太尼+0.25 mg/kg 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150)+6 mg 托烷司琼,加入150 mL 生理盐水中。两组均采用0.075 mL/kg 的负荷量和3 mL/h 的背景量,每次PCI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h、12 h 和24 h 的VAS 评分[4]和不良反应发生率。VAS 评分方法为在纸上画一条长10 cm 的直线,一端为0 表示无痛,一端为10 表示剧痛,让患者根据疼痛情况在线上标识出来。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在术后2 h、12 h、24 h 进行VAS 评分统计,观察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1 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对照组31 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6%(10/3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恶性肿瘤根治术中,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因此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特别对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多不能忍受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所产生的疼痛,严重者甚至产生极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患者疼痛感受器阈值降低,会出现痛觉过敏[5]。在手术后给予患者良好的镇痛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从而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目的[6]。以往多采用传统的肌内注射镇痛药物的方法,传统方法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镇痛目的,但操作麻烦,药量控制不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使用近年来被作为一种应用效果显著的镇痛方式用于癌症根治术后患者中,其相较于传统肌肉注射镇痛药物优势在于几方面[7]。其一,PCIA镇痛药物血药峰浓度低、血药浓度波动小、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且副作用较少;其二,PCIA 镇痛效果好,可以克服镇痛药的个体化差异,按需给药;其三,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由患者自主控制[8-9]。在镇痛药物的选择上,以往多采用舒芬太尼方案,随着研究的进步,发现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镇痛效果更佳[10]。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一种衍生物,其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2 倍,可更好的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更高,分布容积更小,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作用时间持续较长,但舒芬太尼使用中会出现胃肠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11]。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的应用,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地佐辛是一种吗啡烷类衍生物,是常用的辅助镇痛药物,可激动μ 受体和κ 受体,产生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并且可使患者保持清醒,避免过度镇静的发生[12]。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理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镇痛方式,减轻患者痛苦。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猜你喜欢
自控芬太尼发生率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