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2019-09-27 06:56卢琴杨沙刘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障碍康复研究组

卢琴 杨沙 刘蕾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由于该病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在患病后,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临床表征,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因此,有必要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症状加以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也为社会较少负担。基于此,本院秉承着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宗旨,对我院诊治的68 例患有脑卒中且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护理措施,寻求出对改善吞咽障碍的最佳护理措施,并将整个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总结为以下报告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的前提下,选取2017 年2月6 日—2018 年6 月5 日于我院诊治的68 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签署知晓同意书,以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4 例)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6 例,年龄49~82 岁,平均(65.96±0.78)岁;病程为30~120 天,平均(75.41±2.65)天;研究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48~83 岁,平均年龄(66.14±0.54)岁;病程为32~117 天,平均(75.70±1.43)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过洼田饮水试验确定由吞咽障碍;知晓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且家属表示支持;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依从性不良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做好饮食指导、及时补液等。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帮助其分析发病因素,为其讲述吞咽障碍发生的因素、讲解康复成功的案例等,提高其思想上认识的同时,降低其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对其病症造成进一步影响[1-3]。(2)基础训练。护理人员使用沾有冰水的无菌棉棒,对患者的舌头、软腭以及咽后壁进行刺激,让患者的在刺激下能够条件反射的进行吞咽;训练患者的舌肌,通过指导、演示的方式,让患者掌握舌头向着上下左右前后的伸展,反复练习,让患者保持舌尖紧抵上颚、上下齿龈以及左右嘴角;三餐进食前后,训练患者的面部两侧肌肉以及咀嚼肌肉,让患者将腮部鼓到最大,并进行最大程度的咬合训练;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完成发音训练;为帮助患者建立起防御机制,每日练习吸气、憋气、咳出动作,让患者进行咳嗽练习[4-7]。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效果、不良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以此判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护理效果评定标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以30 mL 温水的饮用完次数评定恢复吞咽障碍康复等级,一次饮下为Ⅰ级;两次饮下,且未出现呛咳为Ⅱ级;一次饮下但有呛咳现象为Ⅲ级;饮用次数≥2 次,有呛咳为Ⅳ级;多次饮用仍然无法饮下为Ⅴ级。显效纳入Ⅰ级患者;好转纳入Ⅱ级患者;≥Ⅲ级为无效[5]。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不良情绪,分数越高代表不良情绪越重[6];采用ADL 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分数越低代表质量越差[7]。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17.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中无效1 例,有效率97.06%;对照组中无效12 例,有效率64.71%;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对比结果

表2 所示,研究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具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的特点,发病原因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出现破裂、阻塞,血液无法正常供应到脑组织中,从而发病[8]。由于发病后,脑部血液无法正常流通,神经细胞不能正常的得到血液的滋养,出现萎缩,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神经症状,比如: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不仅为患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其家庭也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9-10]。近些年来,针对脑卒中病症的研究愈发深入,有研究结果显示[11],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针对于患者功能所需开展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出现的吞咽障碍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表征[12]。在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安抚,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烦躁、紧张等情绪对康复效果造成的影响,也是为提升患者护理期间依从性打下良好的铺垫,然后对患者的开展每天一定次数、一定时间的功能训练,通过刺激患者的舌头、软腭以及咽后壁,指导患者伸展舌头等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康复机制,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时间、训练强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对比结果(分,)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对比结果(分,)

综上所述,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也存在显著价值。

猜你喜欢
障碍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