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2019-09-27 06:21田佳梅
教师·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幼儿对策

田佳梅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资源共享政策的实施,更多的基层农村幼儿到城乡结合部入园,幼儿入园焦虑普遍加重,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必须齐心合力,科学地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让幼儿及时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114-01

一、家园合力消除分離焦虑的意义

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一站,但在与家长接触和交流中,笔者发现许多家长在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的心理准备方面是空缺的。农村和城镇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给入园幼儿身心带来许多不适。有些幼儿在没有入园时就患有分离焦虑,入园后焦虑心理更严重。因此需要家园合力,帮幼儿调节心理,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二、城乡结合部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

(一)环境、生活方式的差异

幼儿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只对农村生活环境和接触的人有深厚的情感,入园前才跟随父母或爷爷奶奶进城,对城市有一定的陌生感,加之农村和城镇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入园后心理上会对新生活产生一定的抗拒,恐惧与焦虑随时伴随,并有可能加剧。

(二)缺少交往基础

农村的幼儿不像城里的幼儿有很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的长期留守,生活比较单一,也只能跟周围为数不多的固定的人接触,交往很有限。

(三)安全感基础不牢

三岁左右的幼儿出门普遍缺乏安全感,对父母有很大的依恋心理,害怕父母或亲人离开自己。农村幼儿更是如此,安全情感基础更脆弱,焦虑会更直接、更强烈。

三、城乡结合部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消除的对策

幼儿入园的分离适应性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与情感转移,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重筑依恋关系,入园焦虑就不会给幼儿烙下心理阴影,影响幼儿健康成长。

(一)家园共育,熟悉环境和规则

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可以在报名之前建立园微信群,制作幼儿园活动室内外环境、一日生活美篇,家长通过扫码进群,让幼儿一遍一遍地玩转微信,家长随即引导,提前熟悉环境,让幼儿对入园产生期待。

(二)参与游戏,转移情感

幼儿园可以实施亲子教育,在新生入园第一周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看似是亲子参与活动,实际上是几组幼儿一起玩,在玩中幼儿们相互认识和了解,逐渐产生对彼此的感情,建立一定的友谊,从而转移对父母的依恋。

(三)关注幼儿,因人制宜

对焦虑严重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允许他们保留在家的一些习惯。要接纳幼儿面对睡眠环节的情绪波动,对那些情绪反应大的幼儿应先顺应,再陪伴入睡、灵活安排入睡时间等,也可以组织“床上的妈妈”“被子里的小动物”等游戏。

(四)分置小组,重筑关系

入园前教师要提前与家长沟通,了解哪些幼儿相互认识,哪些幼儿住处较近,并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坐,让他们相互照应。给彼此熟悉的幼儿一个生活的小圈子,让他们在这个小圈子内慢慢地成长,焦虑自然而解。也可以按幼儿的意愿,自主结伴,给他们一个固定的交往伙伴,他们就会把心中的焦虑逐渐地转移为对彼此的依恋。

(五)注重交流,助推成长

幼儿入园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家长要在入园前给幼儿灌输上学可以认识新朋友、学本领、做游戏等积极思想,使幼儿对上学产生期待。入园后家长和教师需要多互动交流,用科学的方法帮幼儿缓解各种压力。例如,在每天入园前家长尽量用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幼儿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与幼儿分享快乐,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生活。

总之,在帮扶幼儿消除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家园一定要同步用科学的方式,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教师的陪伴中接纳幼儿园新生活,真正为幼儿后继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少楠.推广亲子教育 促进家园共育[J].河南教育(幼教),2013(4):3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幼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例“分离焦虑”儿童的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