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社火民俗的文化内涵研究

2019-09-28 07:12王雅蓉
艺术大观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王雅蓉

摘要:社火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庆典民俗活动之一,多在北方地区举行。在民间有“北方社火看山西”的说法,本文以山西太原社火为例,从主要的民俗活动形式中探究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太原社火;文化内涵;民俗保护

山西厚重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山西地区上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社火就是其中一项。社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它包含了多种的传统表演项目,可以说山西社火这一文化空间涵盖了大部分当地人民智慧和精神追求,不仅是表演艺人的自我才能展示,更有流传上百年的手工艺、道具、彩灯、架火展示等,可见其内涵丰富。本文以山西太原社火为例,探究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山西太原社火的历史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春节中的民俗活动之一,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社火民俗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北方地区,部分南方地区有这样的活动仪式。社火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信仰,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祭祀活动中要进行敬神娱神的活动,包括舞蹈、祭火等。《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社火最早见于宋《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二十四日,灌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南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十三《上元纪吴中物徘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并注有:“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因此可知社火在宋代基本成完备形式。在明清时期社火民俗活动形式丰富盛行。流传至今的社火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近年来为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当地旅游资源,一些城市文化馆或公共场地也展开大规模的社火表演活动。

山西的社火表演活动有上百种表演项目,晋北地区有踢鼓秧歌、原平凤秧歌、神池八大角秧歌、灵丘云彩灯、大同小灯会等;晋中地区左权小花戏、太谷秧歌、祁县瓦瓮灯、阳泉迓鼓、榆次架火等;晋西地区汾阳孝地秧歌、岚县明龙灯、柳林盘子、孝义挑椅子等;晋南地区有名的威风锣鼓、新绛花敲鼓、襄汾转身故、河津转灯、曲沃任庄扇鼓等;晋东南地区屯留瞪眼家伙、武乡顶灯、长治斤称锣鼓等,其中有一些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太原社火,当地方言又成为“红火”,有民谚这样讲:“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闹红火”,“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耍红火,闹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从反复提及的“红火”二字,可看出当地人民对社火的重视程度,同样也体现出它是老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达与体现。

二、山西太原社火的内容特征

太原的社火主要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各地区特色鲜明。又在此基础上分为两大类:白天社火和晚上社火,这两种社火表演时间没有明确划分,常是交叉循环表演。太原社火的主要表演项目内容是:太原锣鼓、太原秧歌、舞龙、火流星、高跷旱船、背棍、清徐铁棍、大头娃娃、二鬼摔跤、古交踩街秧歌等等。以下着重介绍主要几种民俗表演。

太原锣鼓常见于农村地区演奏的《流水》等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是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至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且曲牌套路丰富,场面火爆激烈。表演形式分“单一二五”“双一二五”,曲牌有《五点子》《七虎下山》《十三排》《唐王点兵》《单刀赴会》等等。常见喜庆之日,两队在街头比拼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时急时缓。这种两军对垒的形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它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构成了太原锣鼓声色雄壮的地方特色,也奠定了太原锣鼓在太原民间社火习俗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太原民众的团结精神。

棍艺是太原社火传统民俗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铁棍、背棍、抬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表演形式。铁棍的表演者固定于台架上,有八个中青年人抬着前进,行进时舞步轻盈,伴着腰晃动,使长的抬杆上下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其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肩背一种特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上固定着一个五到九岁的小演员(多为女孩)。背棍人跟着队伍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小演员根据下面男演员的舞步,稍動腰肢,甩动两袖,手中的红绸随着舞姿飘扬,如空中芭蕾一般。(棍上的小演员因一天的表演,无法进食,正月里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因此表演者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受罪,现在表演的越来越少。)抬棍,又称抬阁。抬杆比轿杆略长,有弹性,中间是方形抬架。架上表演者,多为十岁左右俊美儿童做戏剧人物扮相,抬者通常为十六人,另有喝令(根据令子走)一人,压杆一人,踩着齐走或丁字步等步伐,颠闪地往前走。演员也随着甩袖等动作表演。抬棍的特点是华丽、精彩、惊喜。两个表演演员的年龄差距,用满腔的热情来阻退正月冬末的寒冷,正是反映了社火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一代代传承的力量。

清徐架火是典型的南庄架火。南庄架火始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其工艺独特,有许多令人惊叹之处。架火,由描龙绘凤、金匾高悬的数十成层殿宇楼阁顶架而成,形如古塔,气势宏伟,颇为引人注目。架火有平年与闰年之分,平年架十二层,闰年架十三层。这些殿宇楼阁,层层飞檐高挑,铃铛垂吊,从底到顶足有十三米开外。塔顶,城斗高矗,旌旗飘扬,别具情趣;塔身,彩炮成串,幡缀相连,五彩缤纷;塔底,人物山水和牌坊亭台相衬托,主次分明,恰似一座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架火上悬挂着数百个彩炮,外饰以精致的彩色图案,全部用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和瓦金纸裁成细如发丝的纸条编织而成,图案各异,风格奇特。图案有八卦、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①

二鬼摔跤是一种民间道具舞蹈。表演者在表演时将木质摔跤道具绑在背上,双腿全蹲,双手倒穿布靴,用两只胳膊扮演对方的两条腿,在乐队的伴奏下,手足并用,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场面。其动作诙谐幽默,很有震撼力。二鬼摔跤是一种传统满族民间舞蹈。由此可在传统民俗活动中找到民族融合的影子。

三、山西太原社火的价值

社火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将农耕民众的生活、娱乐和心意信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情态,也是原始人类的意象记忆与艺术表达的生活化的再现和传承。社火作为山西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動,承担着延续传统文化的文化功能。同时也丰富了春节和元宵节这两大传统节日的内涵。社火活动这一文化空间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承续和记载了当地的自然、社会人文的各个领域,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另外,社火还形成了每个村落特有的文化资源,成为现在乡村旅游、乡村体验的“活招牌”。

社火承载了娱神与娱人的双重功能,把社火的功能概括为祭神祈福、娱乐喜庆、德行教化、文化交流、调控关系、艺术教育六个方面。社火活动中的表演项目是具有强烈情感和内涵的民间艺术,它能够使其流传至今,并盛行不衰,魅力仍存,除了社火承载的文化功能,还有它的民族性质。而它的民族性又通过当地地域的约定俗成使其融入所依赖区域的每一个人的心里和行为中。

四、山西太原社火现状及保护

社火演出时间是正月里,现在人们的娱乐手段方式多种多样,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逐渐不再冒着寒冷去观看社火表演;抑或者现在人多追求视觉观感,而社火活动的演出服装道具大多比较陈旧;以往可以看到的有代表性的社火表演项目因表演难度大,表演艺人年龄过大在慢慢减少;城市化的影响,大多青年人在正月里回家待不到几天就离开,导致社火表演缺少表演者、观看者,传承者也寥寥无几。

社火作为一项民间民俗活动,因发挥自身特色解决问题。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文章《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中:通俗地说:‘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我们在保护社火民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随意性的理解“泛文化空间”概念,要认定是“每年固定周期性地在固定场所举办的具有规模的民间传统综合文化活动”。可以把社火民俗作为旅游招牌,但要注意不能脱离其特定的“文化空间”,一旦打破演出时间搬上舞台则会破坏其原有的文化内涵,这是得不偿失的。

太原社火民俗的保护可多鼓励社区举办,组织学习,这样既解决传承无人的问题,又可解决社火艺人的生计,同时丰富社区生活,在寒假孩子们不仅是在空调房里补课,更重要的强健身体。当地文化馆、文化中心可以适当空出场地,避免因寒冷受冻的问题,部分社火表演可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进行展演。对于社火表演的观感问题,可以在征得老艺人的经验后适当改良服饰、道具,使其符合更多人需求。

五、结束语

探究山西太原社火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我们是保护其文化基因、文化内涵,增添并焕发其内在生命力。这需要当地文化部门、文化政策、专家艺人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参与,以有效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04):117-121.

[2]赵德利.和谐的节庆狂欢——论关陇社火的文化特点[J].文

艺争鸣,2011(06):126-128.

[3]曹斌.论社火的功用——以关陇社火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5):50-53.

[4]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

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01):98-100.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文化内涵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