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写作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关注

2019-10-06 13:11张晓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

内容摘要:结构化写作课程具有实践性和交叉性相统一的特点,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很好地契合和体现这些特点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与实践,尤以学生阅读行为和课堂实训项目为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结构化写作 阅读行为 项目教学

在结构化写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有点望而生畏,毫无框架,总觉得头脑空白,不知如何下笔。尤其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每天我们貌似阅读了大量的信息,但真正动起笔来好像又没有可沉淀下的内容。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关注学习者(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形性和主动性。

在结构化写作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学设计的中心更应该关注学习者,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焦点,鼓励学习者选择多种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提倡设计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伙伴,要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应从“讲坛上的圣人”转变为“旁边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导行为要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学习的结果与效率。

一.关注学生阅读行为

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文本是经过慎重考虑和筛选的,一定是围绕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信息的搜集、掌握、积累、整理、思考与消化,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重在学生自身对阅读文本的鉴赏和分析理解。因为个人阅读收获深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格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入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阅读也是同样,“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各人在材料中获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尤其是学生与教师的性格情趣经验各不相同,教师能看到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所能看到的内容,故教师的解读不能替代学生的解读,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教师要努力做到比苏格拉底提到的“产婆”还高明的“助产士”,引导学生“产出”更多知识。

在教学相长中,学习行为是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为直接的控制变量。我们的结构化写作教学是基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布置阅读资料,问题源于阅读,设计起于思考,阅读主体决定阅读取向,所以,教师起到“设计师”的作用。一是问题的提出源于对课程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文本解读经常是多元化视角,如何选取最佳角度或独特角度激活学生思维必须认真考虑,围绕本节课重点,提纲挈领设计问题,备课中教师自主思考与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问题的发现,要确定教学目标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学生通过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明晰重难點,并实行小组共同讨论,分工合作,参照创课里上传的阅读资料及课前任务清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通过课前阅读,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呈现展示结果,整个过程是学生自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阅读的方向,为学生们搭建了通向不同目的地的桥梁。目的地的设置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纲,桥梁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在阅读、品味、思考、交流和展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关注课堂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其最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重在强调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等要素构成,是基于职业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再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能完成一个作业项目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重在体现“以能力应用为本”的价值取向,符合学校所倡导的SCL(Student-centredlearning)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融合结构化写作课程特点,把写作中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训练融入到实际工作或模拟职场当中,使学生的表达写作及思维能力训练和发展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和学习。

结构化写作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点:

1.项目一:确定教学项目

在课堂阶段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解项目要求及任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所带班级学生特点确定项目,并把项目分解为若干内容,制定计划。同时组织学生分组,每组成员5~6人。在上课前2天把设计好的工作任务单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按任务单上的要求查阅资料,找出相应写作文体的写作特点及相关知识,随后由小组讨论生成,回答与此项目有关的问题,以备课堂上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鉴于我校学生社团活动较多,刚好下周学校要举办运动会,因此,活动策划方案的撰写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中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写作任务为“欧亚学院第十七届运动会活动策划方案”,遵循学生兴趣,注重教学项目的科学设置。

2.项目二:进行小组讨论

在结构化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项目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咨询、指导及解答疑难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观察活动开展情况,教师是“引导者”角色。学生在接受活动策划方案写作任务后,各小组根据主题展开讨论,分析完成活动策划方案写作所涉及的知识,文体框架,组员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对教师提供的资料篇章结构特点进行讨论学习。学生是“探索者”角色。在实施中,组长要担负起管理职能的作用,负责本组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小组成员各自的水平和特长,确定分工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挖掘各自的潜力,如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绘图制作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需同心协力,相互协作,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达到自我学习目的,并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3.项目三:实施项目评价

当课堂规定完成时间结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分别把小组分工计划表、活动策划方案稿白纸张贴在黑板指定处。倾听教师讲解知识点---活动策划方案撰写步骤,随之对内容深化理解分析。依据文体结构、语言、内容等评判标准,开展学生成果评价环节,分别为小组自评、互评,教师集中点评、协评等方式。老师尤其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呈现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此阶段项目能让学生灵活掌握活动策划方案的撰写标准与评价标准,并在评价他人作品中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久珍,从个体成功阅读行为到有效的阅读教学——对提高参与式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1(7).96-96.

[2]胡英杰,侯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确立方法的探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10-13.

[3]吕宪军,王延玲.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58-61.

(作者介绍:张晓艳,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改革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