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阳光教育的文化意蕴与实践策略

2019-10-07 14:31池丽英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阳光教育文化意蕴实践策略

池丽英

摘 要:办园理念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近年来,在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园以关爱幼儿成长、回归教育本真、体现教育公平为己任,提出了“七彩阳光,惠泽童年”的办园理念,让阳光教育惠泽幼儿心灵,为幼儿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幼儿园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阳光教育;文化意蕴;实践策略

一、理念阐释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是一种用爱心营造的温暖生命的教育,是一种用真情、善意、耐心打造的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包含着对孩子的关怀、理解、信任与激励,是一种使受教育者成为性格开朗、自主自强、合群合作、健康文明的一代新人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个人、幼儿园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阳光”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意向。本义是指太阳之光,代表着自然与健康;寓意: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阳光教育主张“让和煦的阳光沐浴七彩童年,让阳光下的幼苗茁壮成长”,既不虚幻,也不神秘,它表现对幼儿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暗含对幼儿潜能的肯定和重视。阳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幼儿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包含着对师幼关系(亲子关系)、幼幼关系的再认识。阳光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关注师幼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获得幸福。

二、理论依据

1.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阳光教育的哲学基础,其哲学理论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关注:关怀、探索、珍视生命存在的意义;理解、尊重、遵循生命本性的发展;尊重、珍视、挖掘生命主体地位。

2.解放儿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他要求人们要把自己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以“赤子之心去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三、实践策略

2014年,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在龙岩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支持指导下,将莲滨小区配套幼儿园改造为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莲东分园,总园分园成为组团校。总园分园虽然园区不同,但属一个整体。实行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园风、园训、教风、学风一致,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培养目标、幼儿园文化一以贯之,教育教学及幼儿园活动整体规划、课程和师资统一安排。分园吸收、借鉴阳光教育精髓,充分结合園所实际开展阳光教育实践研究。

(一)打造阳光校园

1.阳光文化墙

(1)主体文化墙。莲东分园主体建筑上方醒目地悬挂着园训“追求真 传播善 创造美 爱靠信 业靠勤 成靠毅”和办园宗旨“用爱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从莲东分园门口经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通过视觉刺激向周围的人们传达着分园的精神信仰和教育理想。

(2)理念文化墙。走进分园,门厅外左右两面墙是醒目的文化墙。左边是公示栏和卫生健康宣传栏,右边是‘分园简介与办园理念墙。朴实的文字将分园大体情况作简要介绍,蓝底白字醒目地将“阳光教育”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宗旨、园风园训、课程建构等核心内涵一一展现,方便家长、教职员工直观了解并加深印象;

(3)楼梯文化墙。主楼东西两边的楼梯,也是校园文化的展示角。东边一至四层楼梯展示了孩子们参加各种主题活动剪影,西边楼梯展示着孩子们各种稚拙又充满创意的美术作品,生动有趣的照片与美术作品常令孩子和家长驻足,言语间满是骄傲与幸福!

(4)美术文化墙。四楼美工长廊悬挂着各种名家名画和教师、幼儿手工与美术作品。徜徉其间,既是艺术的熏陶也是精神享受。它们每天以入眼、入脑、入心的方式让孩子、家长、老师感受美、体验美、分享美,获得一种有意义启迪,默默传递幼儿园精神文化。

2.阳光户外场地

为了让孩子拥有充满快乐、探索的户外游戏场地,分园在户外空间设置上,让有限的活动空间层次丰富,充满张力。幼儿园西面的小树林和凉亭是开展钻爬游戏的好地方。在树干之间缠绕麻绳,有的高有的低,高的地方幼儿钻过,矮的地方幼儿爬过或跨过。果树的树枝上系上铃铛,让幼儿双脚纵跳击拍铃铛;在亭子的柱子上悬挂离地面1米左右,高低不同绳子,供幼儿攀援,发展上肢力量;北面的狭长地带,布满了30多个窨井盖,我们利用井盖间的空隙建造了木质梅花桩、弯弯曲曲的沙池、生机勃勃的乐乐农场、不同质地的涂鸦墙,深受孩子喜爱,极大丰富了孩子的游戏活动;东面草地和大型玩具打造成野战区,各种轮胎、皮球、草袋,随时可以打野战,四周梯子、荡桥、钻桶、滑梯等多功能组合玩具让游戏充满趣味和挑战,孩子们置身其中有很强的场面感,情境游戏随即展开;南面是平整、防滑的塑胶操场,孩子们在这里开展早操、体能大循环和体育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主地的奔跑、跳跃、攀爬、摸高、打滚,充满自由自在的乐趣;毗邻莲滨绿地的场地上,设置了篮球区和骑行区,篮球区小球迷不分男女,尽情地进攻、躲闪、投篮;骑行区100多米长的环形车道上,幼儿自由骑行,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转弯、时而避让,充分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孩子们在阳光户外场地中不断发展自我,乐于探索和创造,为培养“阳光儿童”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阳光教师

1.和谐氛围,创造快乐

实施“阳光教育”,就要有阳光般的教师;只有阳光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儿童。作为幼儿园老师,只有热爱幼教职业才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有喜欢自己的工作才会快乐,这就是教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快乐的老师精神饱满,会给身边的孩子们带来无形的感染;快乐的老师斗志昂扬,会给身边的孩子们带来一种无形的鼓舞;快乐的老师催马扬鞭,给身边的孩子们带来一种无形的激励。分园管理者明白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带出快乐的孩子。自开园以来,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老师。对生活上有困难的老师,及时问候、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工作上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真诚帮助倾心带动,用专业学识和人格魅力引领年轻教师规范从教提升业务能力。在温馨和谐的团队中,老师们安心、踏实、快乐地工作,把快乐带给孩子,传递给幼儿园每一个角落。

2.传承爱心,滋养心灵

著名教育工作者霍懋征老人说过: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教师的爱心是阳光,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分园是新建园,教职工非常年轻,开展爱的教育,传承总园爱生爱岗的优秀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两所园集中学习之机,带领分园教职工分批参观总园园史室,了解总园老一辈幼教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的动人事迹,深刻感受什么是爱生如子、爱园如家!邀请离退休老前辈给分园教职工上一堂生动的爱生敬业课:不顾自己年幼的孩子,在幼儿园整夜不眠照顾生病的全托幼儿;为了添置教玩具,加班加点利用废旧物动手制作;利用寒暑假帮助幼儿园修缮桌椅、床铺;自己带头捐款,四处筹集资金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老前辈们在平凡岗位上的闪光点与感人事迹,激发了分园年轻一代传承者的共鸣和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开园以来,重要节点到来之际,组织教职工围绕爱的主题,走上讲台,分享教育实践中爱的故事,感受身边同事的工作态度与精神追求,让爱生爱岗精神成为教职工前进的指引!

3.集体备课,储备智慧

宋代诗人陆游曾教导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诗如此,教师传道授业也是如此。阳光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要追随孩子所需,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需要老师认真备课。分园成立教研小组,每周二、三、四分别组织小、中、大班段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同年段教师围绕主题,分析孩子年龄特点,预设教学内容、交流观察方法、探讨重难点。心透纸背,储备智慧,作有思想和智慧的老师,在孩子面前发射光芒。

4.紧抓培训,助力提升

教师发展是幼儿园的灵魂,是实施“阳光教育”的关键要素。莲东分园建设的同时,启动了师资培养。2014年通过严格筛選,提前招聘了9名教师到总园接受浸润式跟岗培训,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园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带教。开园后,针对分园年轻教师居多的特点,制定了总园分园教师统一参加教研制度,每周三为‘教研日,两所园区的教师一起参加论坛、备课、学术沙龙等活动,共同分享优秀学习资源;分园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名师带徒工作,省级学科带头人带4个徒弟、市级名师带3个徒弟、园级名师带1个徒弟,师徒制定计划,开展教研,随时蹲班,面对面手把手带领徒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创建阳光课堂

围绕阳光课程的实施,分园教师认真研读《指南》,领会《指南》精神,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讨论:怎样创建阳光课堂?首先,把游戏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游戏,游戏中快乐学习;其次,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促进孩子和材料充分互动;第三,教师提高观察和指导能力活动能力,明确教师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合作者,做到教有个性;第四,领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精神内涵,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和社会中尽情地看看、摸摸、听听、想想、做做,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在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第五,引导孩子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体验事物,通过说、唱、画、跳、演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让孩子学有个性,参与活动热情和个性释放,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在上述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课堂改变了许多,从传统以集中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游戏为主的小组、个人、集体等多种学习方式;从教师讲授灌输转变为注重幼儿自主学习,教师观察、指导、提升的教学方法;从老师在前幼儿在后转变为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角色定位,课堂氛围活泼、愉快,幼儿积极主动性高,真正打造“阳光课堂”。

四、办园理念的完善思路

分园在总园的带领下传承与发展阳光教育办园理念,但是文化精神的传承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同时也需要管理层有效的管理策略。反思二年多的工作,分园开展阳光教师专业成长园本教研要根据实际分层开展,专业特长教师、刚入职教师、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等,开展园本教研既要分层又要融合,使教师专业成长更有效;其次,分园要充分领悟《指南》精神与阳光教育内涵,根据分园所处莲东版块功能定位、园所环境特点、周边资源、师资与管理特点等创新实践,开展具有分园特点的阳光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促进分园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邹伦海,教育大变革—全体·全面·全程的阳光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3]雅克·卢梭著;叶红婷译,爱弥儿[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9

[4]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猜你喜欢
阳光教育文化意蕴实践策略
实现“阳光教育”的方法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特色“阳光教育”促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