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走进生活的途径

2019-10-07 08:40周拯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榴语言文字课文

周拯宇

美国教育家华特很早就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以下笔者就语文教学如何紧密联系生活谈若干看法。

一、语文教学,引导生活

怀特海曾经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语文教学应力求将知识成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去经历生活的一切,去创造生活,学会感受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不断领略并获得生活的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语文中,汲取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教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语文知识去探索生活的奥秘,发现生活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并实践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的生活世界不断充盈。而学生在用语文知识引导生活的同时,也是语文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可是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总之,我们应当把生活引进教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更多,让语文教学走进他们生活。

二、查访结合,了解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物由于和学生的生活时空差距太大,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学时,我常常组织学生到图书室以及上网去查阅相关资料,或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不够了解,很难理解和体会到当时将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入大海时,世人的难分难舍、悲痛欲绝之情。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信息。同学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动分组进行,然后纷纷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呈现了出来,有感人的故事,有隽永的诗词,有动听的歌曲,有活生生的记者采访录……在共享资源,了解邓爷爷丰功伟绩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内容,不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当时的悲壮场面,体验到了生死诀别的痛楚,而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留心事物,观察生活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在教学时常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石榴》一文,石榴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校园的花坛里的石榴树,每年都开了满满一树又一树火红的石榴花;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上,成熟的石榴也随处可见,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石榴的任务,并在课后精心指导学生观察石榴树叶子细细密密、郁郁葱葱的特点;观察石榴花独特的小喇叭形状,热烈奔放的火红颜色;并用了很长时间观察到了石榴果由青绿色,进而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的成熟过程。学生在观察、描述石榴的同时,内化并且运用了文本中语言文字;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的课文内容仅仅从语言文字层面来体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观看相关的影片等方法,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我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容,准备利用文本本身就是独幕剧之便,再现当时的生活情境。我先组织他们分别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服饰、生活状态、社交礼仪等。准备好道具,自行编排之后,让他们相互比赛表演、相互评判。并组织了一个记者团,采访参与表演和观看的同学,请他们谈谈对本剧中各个人物的看法。学生不仅从中初步了解了独幕剧的表演艺术,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情境,对当时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语言语气、品行都有所感悟。情境演绎在文本与学生的切身感受间架起了桥梁,为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五、创意设计,想象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幸福生活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想象,善于创造的人们。”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生活充满想象的。由于这类题材的文章大都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给学生的理解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學生对生活的想象,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大胆地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通过绘画、叙述等形式记载下来,将文本中的抽象文字具体化。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生活的憧憬。

总之,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令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石榴语言文字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石榴红了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