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患者健康知识、态度和实践的横断面研究

2019-10-08 06:53石美琴沈亚云甫明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耳道棉签外耳道

石美琴 沈亚云 甫明超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术后观察室 上海 200031)

外耳道炎是耳科医师门诊遇到的最常见疾病,由外耳道真菌感染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为9%~30%[1-3]。反复发生会出现耳痛、耳漏、耳部瘙痒、耳内流脓,严重者可导致听力下降及鼓膜穿孔[4-6]。外耳道炎除与患者所在地域相关性较大外,患者所处的环境和不良卫生习惯也是外耳道炎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7-9]。患者依从性差是导致治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外耳道炎的现状调查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普遍,而中国人群研究报道相对缺乏[10]。由于国内耳科门诊缺乏相应的调查数据,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外耳道炎患者进行相应指导,患者可能仍旧坚持错误的外耳道清洁方式,导致极易复发。本研究调查上海地区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炎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了解外耳道炎患者卫生习惯及常见外耳道不适后的处置方式,并探讨这些不良方式与外耳道炎复发的相关性,期望为门诊外耳道炎患者的健康宣教提供指导,减少外耳道炎的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9月在我院耳科门诊就诊的外耳道炎患者526例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患者伴有外耳道痒、痛,外耳道异物,耳鸣,耳聋,外耳道瘘,且电耳镜检查发现干性或湿性菌丝、孢子团块或白色较厚的干酪样物质;或外耳道皮肤水肿、表皮增厚及血管扩张。②患者意识清楚,具有基本交流能力,年龄≤12岁患者有家属陪同。③自愿参加调查[11-12]。排除标准:①慢性中耳炎史;②鼓膜穿孔患者;③外耳道手术患者;④糖尿病患者;⑤结核或其他消耗性疾病。

1.2 方法

1)自制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经济收入、医保类型;中耳炎史、头部外伤史、采耳或洗耳史;耳道式助听器使用史,变应性皮炎、湿疹及脚气病史,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慢性病种类。患者外耳道疾病相关病史采用闭合式提问,选项为“有”和“无”。

2)外耳道健康知识、态度和实践调查表。包括:长时间佩戴耳机习惯(“有”和“无”)、挖耳习惯(“有”和“无”)、日常清洁外耳道方式(“棉签”“挖耳勺”“指甲”“不清理”)、耳道进水处理方式(“棉签”“单脚跳”“餐巾纸”“吹干”“不处理”)、使用棉签存放环境(“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棉签开封后的存放时间(“1周”“1个月”“用完为止”)、耳道内飞进小虫如何处理(“不知道”“自行挖出”“滴油”“用手电筒照耳边”)、耵聍完全堵塞耳道如何处理(“自己挖”“到医院处理”)、是否严格遵医嘱用滴耳药(“是”“否”)。调查表由2名耳科医师和2名专业护理专家审核,医师和护士均有10年耳科工作经验,医师职称为主任医师,护士职称为主管护师以上。

3)资料收集方法。由课题组成员、经过培训的护士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每位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意义、需要的时间、数据保密,征得其同意,以保证应答率和可靠性。儿童和老人需要家属在旁,由护士指导填写。调查问卷有困难者,由调查员询问,并帮助研究对象填写,调查时间为3~5 min。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有无遗漏,有遗漏者补充后收回。共发放问卷545份,回收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所有外耳道炎患者中,女性占52.10%;复发性外耳道炎占65.02%,其中女性占57.02%(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

2.2 复发性外耳道清洁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调查结果 526例患者中,342例确诊为复发性外耳道炎。在复发性外耳道炎患者中,81例有挖耳习惯(23.68%);将棉签放在“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的分别是182例(53.32%)、1例(0.29%)、49例(14.32%)、34例(9.94%),其他76例(22.22%);棉签开封后的“1周”“1个月”“用完为止”的分别是13例(3.80%)、17例(4.47%)、312例(91.73%);耳道内飞进小虫后, 293例(85.67%)“不知道”如何处理、22例(6.43%)“自行挖出”、14例(4.09%)“滴油”、13例(3.80%)“用手电筒照耳边”;耵聍完全堵塞耳道后,67例(19.59%)“自己挖”、275例(80.41%)“到医院处理”; 300例(87.72%)严格遵医嘱用滴耳药,42例(12.28%)不遵医嘱用药。

2.3 外耳道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在526例调查对象中,不同的年龄、性别、挖耳习惯、清洁外耳道方式、外耳道进水处理与外耳道炎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2)。

2.4 外耳道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是否为复发性外耳道炎作为因变量,选取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0.05,β=0.1水平筛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清洁外耳道方式是外耳道炎复发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3)。

表2 外耳道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526)

表3 外耳道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526)

3 讨论

本组患者中,近65.02%为复发性外耳道炎,可见外耳道炎的复发率较高。从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患者的外耳道卫生知识缺乏。接近一半患者将棉签放在非卧室场所,91.73%的患者将棉签使用完后才丢弃。不适宜的存在环境及过期使用棉签会滋生细菌或真菌,导致棉签严重污染,进一步污染耳朵。85.67%的复发性外耳道炎患者不知道飞虫进入耳道内如何处理,直到出现耳部明显症状才到医院就诊,增大了耳道炎的复发率。甚至有患者自行挖出或向耳内滴油,轻则为外耳道异物,重则导致外耳道出血。仍有12.28%的患者不遵医嘱用药。而患者的连续用药是减少耐药,控制真菌繁殖的关键[13]。可见外耳道卫生知识缺乏严重,需要加强宣教,改善患者行为习惯。

调查显示,女性外耳道炎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占比为52.10%。本研究与Aneja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Agarwal等[14]和Prasad等[15]研究结果不同。Agarwal等[14]对350例印度农村外耳道炎患者的调查显示,女性外耳道炎的发病率为43.14%。Prasad等[15]研究显示女性外耳道炎的发生率为37%。外耳道炎发病情况的区域差异较大,也可能是以上2项研究的均为印度农村人群,重体力劳动居多,而重体力工作者尘土污染较重,且均为男性,因此男性外耳道的发病率较女性高。该研究结果还显示,65.02%的外耳道炎患者会再次复发。本研究显示中国人群女性外耳道炎的复发率(57.02%)较高,希望未来可以实施类似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清洁外耳道方式是外耳道炎复发的影响因素。从结果可以看出,“棉签”(59.12%)、“挖耳勺”(19.39%)、“不清理”(17.11%)、“指甲”(4.37%)清洁行为导致外耳道炎的复发率逐渐降低。这与其他人群的研究相同,但清洁外耳道使用的工具却不同,如印度人群采用的主要为火柴棒或女性发夹[14]。本调查研究显示,发生外耳道炎的患者中,使用“棉签”清洁外耳道是最常见的方式,占59.12%,其次是“挖耳勺”和“指甲”。因此需要对初次发生外耳道炎的患者加强行为宣教,告知发生外耳道异物时不应当自行反复使用其他物品进行掏耳,正确的做法是在门诊进行取物,以避免外耳道炎再次发作。该研究仅对外耳道清洁行为进行调查,抗生素的使用和保持外耳道环境干燥是外耳道炎的主要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可探讨这2大因素是否是中国人群外耳道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10]。

除了本文重点关注的患者外耳道卫生习惯外,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游泳、气候温暖、外耳道异物、创伤性接种、免疫改变等,其中最重要的为患耳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有研究[16]显示,游泳者比非游泳者患外耳道炎的概率高5倍,原因在于高温、湿度和水分会导致底层皮肤角质层膨胀,而游泳或沐浴时水分会增加耳道皮肤的浸渍,从而导致耳部保护屏障的破坏,并为真菌繁殖创造适当的条件。外耳道炎发生的频率与气候条件显著相关,尤其在潮湿、炎热、灰尘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且春天和夏天的发病率高于秋天和冬天,主要原因在引起外耳道炎的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较为良好[2]。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耳道炎的复发率较高,而门诊缺乏外耳道知识宣教,针对初次诊断外耳道炎的人群,应该在门诊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预防复发,特别是勿使用棉签清洁外耳道。本研究仅对患者外耳道清洁知识、态度和实践进行调查,尚未对其他外耳道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续研究可以对患者在家自行使用药物情况以及其他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如抗生素的使用和游泳习惯。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外耳道炎影响因素以制订详尽的宣教计划来预防外耳道炎,防止其复发。

猜你喜欢
耳道棉签外耳道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研究△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蚊虫入耳怎么办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如何制作雪花风铃
棉签怎样选购和使用
异物进入耳朵
法国2020年起禁售棉签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