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添加豆粕和活性肽的比较试验

2019-10-08 11:13贺国强吴尚军胡晓艳赵海康邓德江魏金康
食用菌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养料黑木耳豆粕

贺国强 吴尚军 胡晓艳 赵海康 邓德江 魏金康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朝阳100029)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加入一定量豆粕、黄豆粉、麸皮等含氮量较高的氮源物质,虽可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黑木耳产量,但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活性肽(biopeptides)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是蛋白质中20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也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1]。活性肽可以由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喷雾干燥制备,其成分较为复杂。经微生物发酵后豆粕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地降解,发酵产物中小分子蛋白肽显著增加,同时发酵产物中蛋白酶活性和益生素含量显著增加,制得的肽产品具有较好的生理特性和加工特性[2-3]。前期的试验表明,在PDA中加入活性肽,黑木耳菌丝萌发快,菌丝生长速度快而且浓密,但有关活性肽在黑木耳栽培料中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用活性肽部分或全部取代黑木耳培养料中豆粕栽培黑木耳试验,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培养材料

黑木耳黑29,引自黑龙江省微生物所。活性肽为豆粕微生物发酵液喷雾干燥制成,由北京菇友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豆粕为生产用商品豆粕粉。培养料配方:以桦木、柞木木屑为主料,麸皮、豆粕等为辅料,按照木屑86.5%,麸皮10%,豆粕2%,石膏1%,石灰0.5%的配方配制培养料,然后装袋。栽培袋规格16.5 cm×36 cm,装袋后料柱高20 cm。

1.2 试验方法

用活性肽部分或全部取代豆粕,共设4个处理:处理①,培养料中仅加豆粕(添加量为培养料干重的2%),处理②,培养料中仅添加活性肽(添加量为培养料干重的0.3%);处理③,培养料中既不加活性肽也不加豆粕(CK);处理④,培养料中添加豆粕(添加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及活性肽(添加量为培养料干重的0.15%)。每个处理3次重复。以干料计算,投料约600 kg。拌料装袋后,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发菌。开口出耳时各处理随机排列。

1.3 考察内容及方法

发菌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包括菌丝日均长速、菌丝满袋所需时间、菌丝长势、菌丝颜色。

菌丝日均长速的测定方法:待菌丝由接种部位长过袋肩部时,用笔划线标记菌丝生长位置,并记录日期;当菌丝快长至菌袋底部时再次用笔划线标记菌丝生长位置,并记录日期。两次划线的间距除以两次测量的间隔天数就得到菌丝日均长速。

催芽时,观察记录耳芽形成时间、耳芽整齐度。耳芽形成时间是从开口催芽起,至有耳芽开始形成的天数。耳芽整齐度指开口第20天,形成耳芽的孔数占所开孔数量的百分比。耳片适采时,测定记录耳片的鲜耳长度、鲜耳宽度、鲜耳厚度,并统计每袋的鲜耳产量、干耳产量。称取一定量晾干后的干耳,用温水泡发过夜,沥去多余水分,称重,计算泡发率。计算公式为Y=m1∕m。式中:Y为样品泡发率;m1为样品湿重,单位g;m为样品干重,单位g。

每个处理取200 g干耳,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可溶性总糖的测定用硫酸蒽酮法;粗蛋白:采用GB 5009.5-2016测定;粗脂肪:采用GB 5009.6-2016测定;灰分:采用GB 5009.4-2016测定;铁:采用GB 5009.268-2016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活性肽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黑木耳菌丝生长最佳为处理①(培养料中添加2%豆粕),日均长速为0.34 cm∕d,较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菌丝粗壮、浓密;从菌丝满袋时间来看,最佳为处理①,满袋时间为40 d;其次为处理④,满袋时间为44 d,显著快于其他处理。综合可知,处理①为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最佳试验配方。

表1 添加活性肽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添加活性肽对黑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见,出现耳芽时间最早为处理②,现耳芽时间为11 d。耳芽整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④>处理①>处理③。从鲜耳朵长度来看,最佳为处理④,达4.22 cm,但与处理②差异不显著;从鲜耳朵宽来看,最佳为处理③,达5.32 cm,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从鲜耳厚来看,最佳为处理②、④,达1.74 cm、1.72 cm,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差异较为显著。

表2 不同处理黑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

2.3 添加活性肽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几个处理的平均每袋鲜耳产量、平均每袋干耳重顺序为①>④>②>③;产量最高的为处理①(培养料中添加2%豆粕),分别为312 g、53.2 g;最低为处理③,分别为195 g、34.2 g;二者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因此,培养料中不加活性肽和豆粕都会影响黑木耳产量,而且添加豆粕的效果略优于活性肽。

表3 不同处理黑木耳产量及泡发率

2.4 添加活性肽对黑木耳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从表4可知,各处理黑木耳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②>④>①>③,最高为处理②,为33.1 mg∕g;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②>④>①>③,最高可达14.4%;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②>④=①>③;灰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④>②>③>①;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②>④>①>③。

表4 不同处理黑木耳主要营养成分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肽可以部分替代豆粕作为培养料的辅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最佳氮源添加比例为0.15%活性肽,1%豆粕。

添加活性肽可以加快黑木耳菌丝生长,缩短菌丝发满袋的时间,但其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不及添加豆粕。添加活性肽的黑木耳菌丝长势更佳,菌丝浓密、洁白,这与PDA加入活性肽可促进菌丝生长结果一致。

辅料是在栽培基质组成中配量较少、含氮量较高、用来调节培养基质的碳氮比的物质。如糠、麸、饼肥、禽畜粪、大豆粉、玉米粉等。活性肽含氮量高,粗蛋白高达24.3%,总氮4.55%,C∶N比为7.17,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可以作为辅料(氮源)添加物使用。

试验表明,添加豆粕或活性肽,均可以显著提高黑木耳的产量,添加2%豆粕效果优于添加0.3%的活性肽。但活性肽的成本(每袋0.03元)仅为豆粕(每袋0.1元)的30%。

活性肽和豆粕混合使用增产效果优于活性肽单独使用。单纯使用活性肽的作用不如豆粕,表明活性肽不能完全取代豆粕。研究表明,黑木耳栽培培养料中氮源偏少会影响黑木耳产量和品质[4]。试验表明0.3%活性肽添加量与添加2%豆粕相比,培养料氮含量稍显不足,因此影响了黑木耳产量。

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子实体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5]。添加活性肽处理组的黑木耳产量虽低于豆粕,但试验获得的黑木耳除灰分指标外,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铁含量均随着活性肽的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表明添加活性肽可以改善黑木耳的品质。

猜你喜欢
培养料黑木耳豆粕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会“变身”的黑木耳
草菇出菇为何怪
豆粕:新疫情恐拖全球经济,国内豆粕需求或延迟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德江黑木耳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