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2019-10-08 04:44韩爱芳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韩爱芳

摘    要: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培养初中生的爱国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精神内核

语文是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现代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初中是人性格、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想道德。因此,寻找正确的方案使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本中存在大量古诗词、古文学习,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古诗词和古文学习方面一些教师更加偏向于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是语文教学过于单一,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2.促进文化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具体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在一定积累之后,培养学生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的阅读量倍增,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课外知识。例如在初中人教版课本中学生需要掌握并背诵的一篇古文《小石潭记》,通过对柳宗元一生经历的了解,学生明白什么叫做“贬谪”及古人失意时寄情山水的情怀,从而更好地将从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爱国情怀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重要原则,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中包含爱国精神,是今天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和价值所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关于爱国的诗句及爱国诗人,例如熟知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在教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应当结合具体文化背景强调对诗人本身的了解和学习,在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融入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的阻碍

在传统文化融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碍,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比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相对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第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第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四,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课程学习方面内容量较大,能力提高较为困难。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1.在分析文化典故中融入教育意义

在古诗词和古诗文中对人物性格和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使学生通过课堂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本身的意义。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通过对邹忌这一人物进行分析可知他是一个善于进谏之人,通过自身故事劝谏齐王对周围人的奉承和夸赞进行辨别,“臣之妻爱臣,臣之妾畏惧臣,臣之客有求于臣”对比齐王的“妻妾、臣子及其他国家”,让齐王明白自身的处境。齐王作为明君,善于接纳建议,政治清明,成为一代雄主。通过这个历史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告诫学生在日常过程中应当学会接纳别人的建议,对于他人提出的问题应当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传统文化在学生性格养成方面的积极意义。

2.在大声朗读中融入思想意义

大声朗读文学经典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论语》的過程中可以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效仿古人,大声朗读重温文学经典。“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明白《论语》的内容。将古诗词朗读作为学生早课的重要内容,不仅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古诗文背诵,而且能够起到课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大声朗读课文能起到记忆作用,相较于现代文学,古诗文中存在较多生僻字,朗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记住这些生僻字的正确发音,帮助学生正确背诵。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文学经典中的思想意义。

3.适当的课外拓展融入文化涵养

传统文化不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涉及方方面面,如古典音乐、古代建筑、传统民俗、交通、食物等。有效拓展课堂内容使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教师可在课前预习任务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前提下提问“你觉得古代桥梁与现代桥梁的区别在哪里?卢沟桥和赵州桥各自的美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了解古代的桥梁文化,激发对传统建筑的学习兴趣。了解课文的同时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

4.借助音乐的魔力滋养文化内涵

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中国风音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机会适时向学生展现音乐的魅力,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情趣,更好地了解古典音乐,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宋词”与《诗经》也是古典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歌唱的方式让学生背诵,了解诗经和宋词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古典音乐能够创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学习中,还可以播放一些以古典乐为背景音乐的诗朗诵,鼓励学生跟读、模仿,还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评选出朗读最好或者背诵最快的学生。

在典雅古朴的古典音乐声中,学生或欣赏或诵读,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涵养。

5.在网络利用中融入文人情怀

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部分初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基础薄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理论教学。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初中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促进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是学校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当下初中生主要为“90后”“00后”,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网络技术熟练程度较高,使用手机、电脑等硬件设施符合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推荐给学生一些网课、网上论坛,例如我们熟知的《百家讲坛》等,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线上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文学社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鼓励建立传统文学社,例如晨读文学社、汉语言社等,使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语文和传统文化学习,也可以鼓励学生去课本中提及的地方游览参观,如范仲淹作品中的“岳阳楼记”。通过参观名胜古迹,学生更好地领略文中的美景,更好地体会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

6.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传统文化的学习都离不开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例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阅读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初中考试的一部分,但是课本中对四大名著少有涉及,利用课堂时间很难使学生有所掌握。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对假期时间合理安排,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增加文学积累。教师应当注重文化水平的提升,增加课外阅读量,必要的时候主动参与相关培训,保持学习习惯,给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样,教师还要扩大学习范围,例如增加傳统礼仪、历史方面的学习,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自然地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理解学习传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学习传统文化,在人生重要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初中老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分析传统文化意义,大声朗读文学经典作品,利用小组讨论、情景教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并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丁守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22.

[2]陈晨.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9(03):30.

[3]李花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07):108.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