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2019-10-08 04:44许晓静李艳鲁晨阳刘爱春陈媛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辅导员高职院校

许晓静 李艳 鲁晨阳 刘爱春 陈媛

摘    要: 为探求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特点,编订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对10所高职院校的382名辅导员进行调研,发现现今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水平不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学历、学校类型、编制类型、职称、工龄上具有显著差异;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认同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辅导员亦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角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对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依据心理测量学理论与技术,编制适用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量表,探究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特点,为未来相关研究和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10所高职院校的382名辅导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研究者借鉴李寅寅[1]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同时参考开放式问卷和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访谈结果,遵循心理测量学要求,自编《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此问卷共有28题,分为4个因子:物质认同、情感认同、发展认同、角色认同。问卷运用Likert5点记分,选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分—5分。经检验,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4,分半信度为0.817。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此外,使用LISREL8.80考查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x2/df=2.96,RMSEA=0.064,NFI=0.94,NNFI=0.96,CFI=0.94,IFI=0.92)。上述数据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4维度模型划分合理。总之,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探测工具。

(三)研究程序

主试依照问卷的标准化指导语实施团体测试,对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总体特征

经描述统计发现(如表1),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总平均分为3.42,表明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水平不高,与蓝冬玉、龙秋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4个因子发展不均衡,具体看,物质认同(M=3.54)分数最高,情感认同(M=3.25)分数最低。按照各因子得分均值排序依次是:物质认同>角色认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对所得数据做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极为显著,具体表现在专科学历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高,本科居中,硕士研究生最低。从4个因子看,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这两个因子上,学历差异显著。经过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上,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的高低排序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校类型差异

T检验分析表明(见表4),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学校类型上具有显著差异,从平均分对比发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高于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五)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编制类型差异

从T检验结果发现(见表5),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编制类型上有显著差异。平均分对比表明,高职院校在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非在编辅导员,和刘世勇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

(六)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职称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6),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职称上的差异非常显著,高级职称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高,中级职称次之,初级职称最低。具体从职业认同的4个因素看,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因素上,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职称差异特别显著。通过进一步多重比较(LSD),发现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这两个因子上,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七)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工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如表7),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工龄方面差异显著,工龄在5年以上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最强,其次是工龄3年-5年,最后是工龄1年-2年。具体到职业认同4个因素方面,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上,工龄差异尤其显著。多重比较(LSD)表明,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排序是:5年以上>3-5年>1-2年。

四、高职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况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研究显示,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不高。可能与当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的发展路径受限有关。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为严格,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一线人员充当着“保姆”“救火员”,辅导员被认为只要管住学生,使学生遵守纪律即可,而没有真正把辅导员当作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航人看待,令辅导员在学校里的地位较低。另外,一些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中心,辅导员被弱化,发展路径不畅,加之辅导员每天被烦琐的学生工作事务缠身,使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不高。

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各因素的对比看出,物质认同>角色认同>发展认同>情感认同。由此可知,辅导员对高職院校为其提供的物质条件较为满意,认同度最高,说明当前高职院校加大投入力度,为辅导员建立较好的物质保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不明显,说明高职院校男、女性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旗鼓相当,从侧面印证了高职院校对男、女性辅导员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这是女性教育的进步体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步的反映。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非常显著,具体体现在专科学历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高,本科居中,硕士研究生最低。从4个因子看,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上,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的高低排序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可能是因为随着学历的增高,个人对职业的期望会越高,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生源、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导致学历越高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越低。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学校类型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平均分对比发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高于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究其原因,可能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胜过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拓展空间和薪资待遇等,使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高于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五)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编制类型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编制类型上有显著差异。平均分对比表明,高职院校在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非在编辅导员。主要因为:传统上普遍认为在编比非在编更稳定、更有利,虽然二者在职期间同工同酬,但是退休后的待遇差距很大,编退休后的待遇比非在编更好,致使非在编辅导员在职期间易产生心理落差,甚至衍生自卑心理,使其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在编辅导员。

(六)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职称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职称上的差异非常显著,高级职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最高,中级职称次之,初级职称最低。具体到职业认同的4个因素,发现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高职院校,随着辅导员职称的提高,輔导员的工作待遇越高,职业价值感越强,职业发展空间越大,故其职业认同水平亦会相应提高。

(七)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工龄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工龄方面差异明显,工龄在5年以上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最强,其次是工龄3年至5年,最后是工龄1年至2年。具体到职业认同4个因素方面,在物质认同和情感认同上,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排序是:5年以上>3年至5年>1年至2年。这是由于:刚入职1年至2年的辅导员正处于工作适应期,且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对于新手辅导员来说,往往自感焦头烂额,职业认同感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3年至5年的辅导员逐渐掌握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律,工作上慢慢得心应手,职业认同感稍有提高,但是此时进入职业倦怠期。工作5年以上的辅导员,对各项学生工作熟稔于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和方法,同时度过职业倦怠期,职业认同感最高。

参考文献:

[1]李寅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以云南省五所高校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蓝冬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分析与应对——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14-19.

[3]龙秋麟,刘竞一.高职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现状及提升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1):75-80.

[4]刘世勇,李娇艳,王林清.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1):178-18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2017年度“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425)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辅导员高职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