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平台

2019-10-08 04:44崔佳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将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内容中,突显日常性活动的关注点;在形式上,融合新媒体新话语的兴奋点;在行为上,把握不同主体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载体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①。随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的印发与推进,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化、常态化,特别是如何使培育过程真正有效、真正入脑入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认同及接纳,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扬与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③。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凸显出他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同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落实指明了现实的路径,即从平常处、细微处,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与教育元素。“日常生活”即在新时代条件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视的现实平台。

一、日常生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载体

(一)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的活动场所,意识形态以日常生活为始源,人的“个性的统一性总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为日常生活所建立”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获取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只有被大众普遍认同并自觉转化为行为实践,才能真正成为“兴国之魂”,真正决定并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日常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路向。日常生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寓所和土壤,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告别宏大叙事,积极涉入丰富多元的日常生活世界,融入大学生日常消费、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生活方式中,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一)当前信息化背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客观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刚刚走出家庭关爱和迈入大学校门,成为渐渐步入社会的过渡性知识群体。一些学生,为各方面知识和信息吸引,但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从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走进高等学府,虽思想负担较少,但带有较强的学校和家庭影响;富有想象力,但对社会缺乏深刻体验;对自由有强烈追求,但缺乏相应的公共秩序意识;具有旺盛求知欲,但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具有敏锐观察力,但不善于从多学科角度认识问题。习惯于情感式的生活环境,自立能力不强,缺乏主动担当精神,是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转型期的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消费符号化,对其思想政治状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影响。由于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发生了改变。特别是现代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融入,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陷入新的“异化”。对广西某高校3387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法存在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强调单向灌输,而对受教育者主体的自身体验关注较少。从国家层面说,价值导向主要通过教育宣传、社会舆论等途径进行“说服”。而从个体讲,大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日常生活世界,探究互动式灌输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日常交往、校园活动等多元化生活方式中,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三、日常生活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从大学生日常关注点出发,密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思想产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可避免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间距。调查显示,大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热点、学业就业、恋爱、与同学关系、家庭、旅游、国家大事等。如何将价值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日常关注的热点有机结合,将宏观抽象的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提高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增强教育效果的要旨所在。

(二)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琐事出发,寻找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因素。若说“50后”大学生为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学习,“60后”“70后”大學生为了理想而学习,那么“80后”“90后”“00后”大学生则主要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每代人的奋斗目标,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崇尚成功、强调价值的今天,单纯而奉献式的敬业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在学习动机上,他们日益趋向务实化;在生活中,消费结构多元化,储蓄观念淡薄,休闲生活娱乐化。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生活交往方式、消费主张等日常生活细微处入手,寻找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强化引导、经常性灌输,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现在高校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高校的基本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活动是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课堂在社会中的延伸,但在对以上教育活动培育效果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不满意的是“形式”。在访谈中,一些学生谈到,现有价值观教育从形式数量上看比较丰富,但是采用的教育模式、话语表达方式仍然陈旧单一⑦。只有把三者充分结合,落到实处,才能全方位从根本上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正面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直接的形式,而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融入则是一种不断巩固和增强培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专业课教师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是学生接受“润物细无声”教育的有效形式。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与组织活动开展。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中,结合办学宗旨,规划建造高雅的校园人文景观,努力让每一栋校舍、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花草都体现出教育的意义,体现蓬勃向上的大学精神,使学生置身于儒雅的环境之中获得激励。另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团组织的活动中,经常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主题班会等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

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要树立实践育人思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性与经常性。在实践中注重养成教育,即要求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感动心灵,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四)融入新媒体新话语新思维的新表达方式。网络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与活动阵地。近年来,价值观教育在网络上掀起了热潮。但网络教育仅表现为教育载体、场所的变化,话语体系、表达方式等还是老一套。这种简单的形式更新一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价值观教育形式的更新,应包括话语、媒介的内涵更新,要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惯于使用、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性的、口号化的单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喜欢的,甚至是无厘头的网络话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注释:

①“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凝神聚气,强基固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8-07(05).

②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3).

④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⑤[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7):57.

⑥崔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398.

⑦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9):193.

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CDIO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工程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2017JGB428)、2015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项目《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化体系研究》(2015LSZ021)、2014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研究》(YJ141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