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月饼知多少?

2019-10-08 03:20
董事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礼盒月饼口味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真正的月饼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现代生活中,每到中秋各种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有传统的中式月饼,港澳地区流行的冰皮月饼,当然也有很多像哈根达斯、星巴克为代表的国外品牌设计的新口味月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类国外品牌的新式月饼备受年轻人的追捧。巧克力口味、芝士口味、蔓越莓口味以及各式榛果口味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态。当这种潮流退去之后,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和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博物馆文创月饼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南京博物院月饼礼盒

文創月饼的“用”

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现在越来越丰富,观众已经习惯了参观博物馆之后再到专门的文创商品店选购商品。月饼既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也是馈赠亲友的首选,各大博物馆都开始尝试结合自身特色将文化创意寓于月饼当中。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文创月饼礼盒可以分为一类。他们的文创月饼礼盒在包装的实用性和艺术感上下足了功夫。故宫的文创月饼礼盒以古绣圆盒为容器。红色版以粤绣名品《百鸟朝凤》为主题,绿色版画面出自广绣名品《竹石双凤》。除了以刺绣这种中国传统技艺为主题的设计,故宫还设计了以瓷器为灵感的月饼礼盒。百花瓶月饼礼盒、锦盒月饼礼盒都是来源于清代百花不落地粉彩。瓶子和锦盒的设计丰富了礼盒的包装形式,以百花纹样覆盖,不漏瓷地,既有简约灵秀之感,也有恬淡隽雅之气,与故宫的气质极为贴合。

故宫古绣圆盒

国内另一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的月饼礼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的灵感来源于南京博物院藏品“大雅斋”瓷器,而以“大雅斋”落款的瓷器是晚清慈禧的专用瓷器。它既融入了自然景致的美感,又彰显了皇室的华丽大气。为了突出包装中的实用性,中间的食盒就是仿制院藏“大雅斋”瓷器烧制而成。南京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的文创月饼礼盒都突出了实用性。锦盒、食盒、在吃过月饼之后可以再用来收纳,而花瓶用来插花和陈设都是不错的选择。

文创月饼的“吃”

如果说之前两家博物馆的文创月饼强调“用”,那么苏州博物馆的文创月饼则主要强调“吃”。苏州博物馆的文创月饼是和当地老字号“乾生元”合作而成。乾生元创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以生产松子枣泥麻饼而著名,成为宫廷御用点心。与乾生元这样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多项荣誉的老店合作是苏州博物馆文创食品“可以吃的文物”理念最好的体现。

故宫锦盒月饼

文创月饼的其他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博物馆的月饼也很有特色。像沈阳故宫就以当年皇太极最钟爱的“永福宫”为主题设计了万事永福月饼礼盒。

金沙遗址博物馆则以馆藏明星文物,“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主体图案的太阳神鸟为主题设计了限量月饼礼盒,被网友称作“好看得都舍不得吃!”

文创食品的开发前景

博物馆文创月饼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销量。南京博物院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月饼甚至在9月初就已售罄。博物馆文创月饼的大卖一方面说明了观众的认可,也说明了博物馆文创开发团队开始更多思考观众的需求,从简单地复制文物模型、印刷文物图像的阶段向更深层去开发。

再者,除了月饼这种应节应时的食品,博物馆其实还可以在其他食品种类上进行开发。从目前来看,年轻人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博物馆参观的主力群体,很多年轻人自诩为“吃货”,可见博物馆食品文创的开发很有前景。

当然,食品类文创产品的开发面临着保质期、保存条件、安全卫生等很多难题。这些都是博物馆文创开发者需要慢慢去解决的问题。

紫金文创智库

苏州博物馆文创月饼

沈阳故宫万事永福月饼礼盒

金沙遗址博物馆月饼礼盒

猜你喜欢
礼盒月饼口味
礼盒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一起来做月饼吧!
多种口味
礼盒
欢乐的中秋节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
口味换不停
圣诞彩妆礼盒
口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