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2019-10-08 04:48马明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家庭环境

马明洋

【摘 要】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家庭承担着教育的导入性作用,学校承担着集中性教育的作用,社会承担着教育的支持性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这几个教育主体联系起来,共同预防和治疗家庭中问题孩子的意识以及行为。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家庭环境;问题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04-01

积极心理学是帮助人们更好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心理学理论。与传统的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的革新理念在于从疾病模式转向健康模式,更多关注和研究最优秀、最善良、最成功人的个性特征,并从中吸取人生经验,帮助大众寻求意义、追求幸福。问题孩子的教育可以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去了解与探索美好特质在问题孩子中培育、发展、保持的过程。

一、从家庭环境入手剖析问题孩子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在家庭环境中,母亲、父亲、家庭格局等均会对孩子的意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1.母亲的作用。

母亲是孩子最先接触的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母亲正确展示、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关系、理解,那么将会对孩子形成正向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产生行为模仿作用。但是,如果母亲对照顾孩子的任务感到不满,并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那么孩子在后续的成长中极有可能在意识和行为上产生偏差。在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阿德勒指出孩子的行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取决于他们从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在调查问题儿童的背景时,经常发现他们与母亲的关系存在问题。虽然在表现良好的儿童中也存在同样问题,但他们的处理方式会更加成功。

母亲在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上承担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那么为什么会有一部分母亲拒绝认知自己的母亲角色,没有承担好照顾孩子的任务?除了母亲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内部以及外部环境探讨,主要有两点因素:一是社会中女性与母亲角色的重要性被低估,女性的养育行为缺乏一定的社会感;二是母亲自身缺乏合作的锻炼,没有与孩子、配偶以及身边的社会系统建立正确的、积极的联系。

2.父亲的作用。

父亲是孩子最先模仿的人之一,在家庭生活里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母亲。最初,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随后,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在阿德勒的研究中描述过,如果母亲无法将孩子的注意力拓展到父親身上,那么孩子社会感的发展过程会严重受阻,其进入社会后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意识和行为,处理不好与周围人或事物的合作关系。父亲在和母亲的相处中表现出的融洽、平等,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感。同时,父亲正确处理与周围环境合作的关系,能够为孩子树立更具有权威性的模版,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但是,在中国家庭教育环境中,父亲往往承担着养育整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因此在角色塑造上过于严肃和权威,使之与孩子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甚至很多父亲并没有参与到照顾孩子中,没有很好展现出父亲的职责与角色。

3.家庭格局的作用。

家庭格局主要是指家庭中的人员数量以及结构构成,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这两种家庭格局会让孩子面临不同的合作问题。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容易受到过度的保护和溺爱,会过分强调自身的个性以及优越性,在与人合作、与人平等相处在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多子女家庭中,研究表明第一个孩子最有可能成为问题儿童,其次是家庭中最小的孩子。第一个孩子在孩童时期需要面临注意力以及宠爱被分散的情况,因此需要被迫进行自我调整。这个变化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家庭中父母没有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合作问题时,这些孩子便学会了反抗和抵制,甚至在所有的环境中都会继续反抗。当孩子失去父母、周围环境的关注,他就会认为自己无法获得任何人的感情,会变得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不合群。最小的孩子是问题儿童中数量第二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通常在于全家人对他的溺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永远也无法独立,他们缺乏依靠自己取得成功的勇气和能力。

从上述的影响分析中能够看出,在家庭环境中,父亲母亲角色的健全以及职能的充分发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而问题孩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不健全、不完善有关系。对此,在问题孩子的预防以及治疗中,既需要改善问题家庭的环境,同时也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等其他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二、明确问题孩子教育的参与主体以及相关职责

在塞里格曼等人的研究中提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就包括对发挥积极影响的主体的研究,如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会组织和整体社会等施加影响的主体。因此,在问题孩子的教育中也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机构从中参与,并明确自身积极教育的内容以及重点。

1.改善家庭积极教育的环境。

问题孩子的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所遭受的问题以及困难。因此,相关社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有关政府部门需要为孩子的父母提供良好的积极教育以及培训的机会,家长需要强调自我学习以及改进自我的意识和行动,明确如何开展积极教育、如何建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清晰认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以及不足,并能够运用正确的、积极的方式方法教育子女。并且,还要有外部的引导以及约束,学校、社区以及社会需要承担一定的家长教育责任,帮助明确如何正确认知并实行自身的角色和责任,如何处理好与孩子、配偶以及周围环境的合作关系。相关教育协会、心理协会与社区进行合作,将积极教育引入到社区教育机制中,为社区中的家庭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工作。因此,家庭积极教育环境的改善,要以家长自我学习和发展为关键,还要以外部教育和引导为突破。

2.加强学校积极教育的建设环境。

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积极教育能够为问题孩子提供更系统化、全面性的教育,帮助问题孩子纠正、完善“个性特征”,并在此过程中建立积极的、正面的意识以及行为。清华大学心理系总结了中国的积极教育实践经验,研发出了“六大模块、两大系统”的积极教育模型。六大模块包括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积极成就;两大系统包含身心健康调节系统和品格优势培育系统。在这种积极教育模式中,不仅明确了学校积极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对积极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相应的介绍,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对问题孩子进行相应的积极教育。其中,积极自我是指在积极教育中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自尊、自爱、自我接纳、自我效能等能力为主要目标,其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正确识别各种优秀的品质和品德,并不断向其学习、靠拢。在问题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产生过度自卑、过度自信等问题,对自我的认知有失偏颇,这是不理性、不客观的。在积极自我教育中,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人员可以从自尊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接纳理论等入手,丰富积极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以及方式提升理论的应用效果。对于孩子而言,相比较直接的说教指导,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积极教育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夸奖的游戏来健全孩子对自我的正面认知。同时,孩子也将逐渐形成自我接纳以及自我关爱的心理,能够成功将教育体验和经验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

在问题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建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以及建设的教育工作,在应用“六大模块、两大系统”的积极教育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问题孩子的特殊性教育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及改进。同时,家校合作的心理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开展积极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让孩子的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认识、了解自我不足和错误,完善后续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亲子相处关系,在亲子的共同教育中不断提升积极教育的效果。

3.加强社会机构积极教育的力度。

在问题孩子积极教育的过程中,社会机构往往能够为问题孩子、问题家庭提供更切实际、更具有实用性的教育方式。在社会机构中,各种教育机构、心理研究机构等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社会意识,为问题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環境以及实践机会。相比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公益性的机构能够为问题孩子提供社会参与的实践机会,帮助孩子在亲身感受以及体验中逐渐重新进行自我认知,在积极正面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产生积极的行为。例如,作为非盈利性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协会定期举办各种志愿者活动,让问题孩子在奉献和实践过程中完善自我。目前,相关非营利性组织在问题孩子的关注和行动力度上还需要不断加强,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理论。

三、结束语

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前,主要通过家庭环境(父亲、母亲以及家庭格局)来建立、发展自己的人格、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但是问题孩子的出现往往与家庭关系以及环境不当有直接关系。对此,在培育问题孩子积极心理的过程中,需要多层次的社会组织进行参与,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家庭中问题孩子的新思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1):149-151.

[2]冯金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问题学生”的转化[J].智库时代,2018(32):256-257.

[3]张迪,董莹盈,曹世林,徐炯炯,郑吉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复原[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3):72-73.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家庭环境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