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2019-10-08 07:56端木传毅
时代金融 2019年19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

端木传毅

摘要:普惠金融自2003年提出以来,一直深受业内人士关注,不仅全国性商业银行轮番出台政策、亮出“招数”,中小银行也非常重视,力求分一杯羹。而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促进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大众化,使其更具创新力,一直是业内非常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社区服务 创新发展

自从2003年由联合国首次提出以来,普惠金融所倡导的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理念,深受金融消费者欢迎。到目前为止,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超过10个年头,从最初的小额信贷,发展为包含存款、贷款、理财、结算等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模式。近几年,随着新常态下金融结构性改革,普惠金融凭借广阔的覆盖率、海量的使用率,在社区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笔者以自己多年来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新常态下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路径的建议。

一、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投入量并不小,但是因为自身战略布局、上级监管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原因,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普及力度不够

从目前各大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自助服务设施量、开卡量、网络支付使用量等方面的数据水平都较低[1]。普惠金融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领域更应充分发挥其便捷性的优势,以上三类主要数据量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链末端便捷性的体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在离行式自助设施的投入量都偏小,网络支付的使用量无法与当今现实生活相接轨,必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更深入地进行普惠金融社区化服务。

(二)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电子银行推行速度低

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要尽快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各大城市商业银行为顺应时代潮流,也都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资源打造自己的电子服务平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户量都较低,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在大数据席卷全球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皆未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较大建树。而运用互联网优势是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进一步开展的重要手段。

二、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困境分析

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国家大事,有利于国家扶贫政策开展、有利于金融产品扁平化,而社区服务又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解决问题就必须先分析其成因,通过长期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之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有效的法律政策,社区服务可持续性不强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政策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护,这不仅仅体现在社区服务方面,对小微贷款、农业扶贫影响也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领域的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并没有一套完全适用于本国国情的普惠金融法规。而银行主要业务如发放贷款、理财投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等,都需要一系列的立足于本土实情的法律、法规保护。尤其是在目前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银行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电子合同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同时国家也没有完善的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准入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在现实生活中滋生了许多骗贷、非法融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金融产品过于老化

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在实施普惠金融政策时都将营业网点设置在城市的繁华(主要)地段,而较少深入到街道社区,因此居民想要到银行办理业务时,往往处在“步行偏远,驾车难停”的尴尬境地,并没有实质上为居民们带来便利,并没有打通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从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来看,金融产品与服务更新速度较慢,依然以传统金融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汇款业务作为主要服务内容。创新力度不强导致居民对普惠金融的认可度不高,使用率自然也不高。

三、对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的建议

国务院曾于2015年12月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可知普惠金融在经济新常态下是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应好好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打好攻坚战,做好惠普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工作。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要想提升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水平,以此获得更广的客户群,就必须扩宽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的发展路径,总体来说,应当做好、做强以下几点。

(一)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服務过程

普惠金融的重点应当在“普”与“惠”上,应当让普通大众从内心感到方便、实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服务对象所处的行业、产业、身份等特点,有针对性的、适时的对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不能走老路,要做出一系列让普通大众真正满意、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2]。应当做到还款期限、还款额度、还款方式的灵活化,完善金融产品的类型。除此之外,要让普通民众真正感到方便、实在,还需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下功夫。众所周知,经济新常态就是“新”在化繁为简。想要发展普惠金融、扩展普惠金融的用户量、提升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就一定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优化贷前调查、排号填单等事前程序,简化贷款过程,大力推行电子移动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真正做到使普通大众不出社区也能享受服务。同时还应该建立金融服务过程标准化模型,使得金融产品得以标准化、产业化,提高产品落实的效率,减轻用户使用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使用量。

(二)扩宽普惠金融宣传渠道,大力推进普惠金融进社区服务

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普惠金融,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线下以银行网点为中心点,增大辐射半径,力求实现对周边社区的全覆盖,依托各类公益宣传,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知识进社区等,辅之以金融产品宣传,尤其以信用卡、小额贷款为重点,面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溫度”的服务,强化金融服务体验感,从而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线上主打电子银行、手机银行,注重电子账户的推广,加大主流社交、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的宣传力度,并加强与平台合作,通过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强化金融服务获得感,让更多的“素昧蒙面”的人为银行点赞。

(三)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防范策略

银行本身就是在经营“风险”,普惠金融必然面临风险,但这种风险与银行传统业务中大企业、大公司存在的风险不同,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自身风险难以预估,承担风险能力也较低。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在推进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风险防范策略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监管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以个人客户为主要对象的风险防范制度,业务规程,例如《理财产品销售“双录”实施细则》。

二是强化监督措施,建立信贷风险的月度、季度盘点机制,形成对全行授信风险的条块化的持续监控。按月对不良生成率、新增逾期率等重点领域实施组合预警管理,及时应对。

三是施行信用等级分级管理措施,对于普惠金融而言,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等级划分尤为重要。根据用户的不同信用等级,施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这样能够降低自身风险,同时还能激励客户提升自身信用等级,并辅之以配套的信用等级激励政策,那么对于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方面的风险防范就有更大的帮助。

四、总结

总之,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时,要在自我提升、技术运用、宣传覆盖、产品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才能抓住机遇、稳中求进,在自身获益的同时也不断推动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籍.城市商业银行推进普惠金融的对策探析——以富滇银行为例[J].2018(03).

[2]罗宁欣,颜铭佳.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6(5).

(作者单位: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