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变化

2019-10-08 07:03韩婷婷
艺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质定位创作

韩婷婷

【摘要】 农村题材电影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电影样式,它的产生、繁荣与发展变化有制度、国情、观念、体制、时代的原因。20世纪70年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农村电影性质定位、农村电影放映不可分割。其中,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是重点内容。它有五个阶段,表现出五个美学特征,即道统特征、伦理特征、写实特征、类型化特征以及多角度的农业文明表达。农村题材电影虽然边缘化,但这一梳理对于了解中国电影传统,推动关涉农村的电影创作,仍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影;性质;定位;放映;创作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题材电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治文化属性的电影类型,不是由电影工业和市场自发形成的。“农村电影”[1]28-31概念的提出最早发生在抗战时期,不过,这一现象在抗战结束后就烟消云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了面向士兵与农民观众的流动电影放映队。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它们为建国后农村题材电影建立与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题材电影正式登上殿堂,获得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中国70年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与农村电影性质定位、农村电影放映不可分割,它们互相作用,筑造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70年农村题材电影的基本性质与定位变化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启了农村题材电影的制度化建构,农村题材电影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这一基本性质始终未曾改变,但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跟随时代发生了变化。

(一)新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制度化确立(1949-1976)

新中国的制度理念、国情、体制与文艺观,决定了农村电影的必然产生及其基本性质与地位。1.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农民的政治文化权益理应得到保障。2.农民占据中国人口大多数,文盲又占了农民人口的大多数。3.新中国“十七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有效维持了农村电影从生产到发行放映的运行。4.文艺观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宗旨,文艺应当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因此,“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的确立与发展势在必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新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题材电影的体制转型与定位困境

这一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农村题材电影的定位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更,逐渐陷入困境。

1.1978年-1984年,農村电影事业在旧新体制交替期获得了短暂的繁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改革比城市改革率先启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文化需求随之增强,农村电影发行放映需求量快速增长,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也出现难得的黄金时代。不过,这只是电影业改革路途的暂时现象。

2.1985年-1992年,农村电影事业陷入体制与观念转型的困境。1984年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基本解散,转换为村民委员会,如此,农村电影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体制基础瓦解。与此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城市电影市场活跃,农村电影走向落寞。电影观念开始转型,电影的娱乐属性与商业属性得到确认,农村电影原有的政治属性凸显尴尬。农村电影的定位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需要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结构中寻找新的位置。

3.1993年至90年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电影市场化改革亦正式启动。农村电影在国家电影业举步维艰的环境下,难以找到生存空间。1998年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通知》,为农村电影的复苏提供了支撑与方向。

(三)21世纪以来,农村电影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并重的新结构中定位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趋向市场化运作。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大格局下迅速崛起,中国电影业转型为电影产业与电影事业并行的新结构。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此,农村电影开始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下发展。

二、70年农村电影放映的发展变化

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题材电影得以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基础。如果没有农村电影放映的规模化存在,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会缺乏观众与市场基础,也不可能持久存在。

(一)新中国“十七年”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建构与成熟

新中国“十七年”建立了庞大而壮观的全国流动电影放映网络。1949年10月-11月,文化部电影局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影发行会议与首届行政会议,会议决定逐步建立全国发行网,发展放映队深入工农兵。[2]2-19自1950年始,电影局开办电影放映培训班;到1952年,新中国电影放映网已扩大到农村。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农村流动放映队获得规模化发展。1960年文化部树立了全国五亿农民平均全年将看到七次电影的指标。到1965年底,全国电影放映单位已经达到20363个,是1957年的2.04倍,农村电影放映空前繁荣。

“文革”爆发后,中国电影制片业受到猛烈冲击,但是电影发行放映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依然存在和发展,“看电影”活动陪伴着大多数中国观众度过疯狂的浩劫。

(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农村电影放映由盛转衰

农村电影放映由盛转衰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3.1984年-1995年,电影市场化改革路程艰难,农村题材电影数量有限,却不乏佳作。

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影主要有:《月亮湾的风波》(1984)、《人生》(1984)、《咱们的退伍兵》(1985) 、《野山》(1986)、《老井》(1987)、《哦,香雪》(1989)、《过年》 (1991)、《秋菊打官司》(1992)、《血色清晨》(1992)、《香魂女》(1993)、《二嫫》(1994)、《被告山杠爷》(1994)、《香香鬧油坊》(1994)、《留村察看》(1994)等。这些影片的取材更多样化,在立意、叙事、人物、风格等方面与传统农村题材电影存在较大差异,文化视野更广阔,所展现的现代与传统的矛盾更深刻,影像更有张力。

4.1996年-2007年,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复苏,数量提升,质量较好,公益微电影形态出现。

这一时期的影片数量较多,主要作品有:《喜莲》(1996)、《男妇女主任》(1998)、《竞选村长》(1998)、《一个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王首先的夏天》 (2001)、《美丽的白银那》(2002)、《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2002)、《美丽的大脚》(2003)、《暖春》(2003)、《诺玛的十七岁》(2003)、《上学路上》(2004)、《花腰新娘》(2005)、《大山深处的保尔》(2005)、《天狗》(2006)、《图雅的婚事》 (2006)、《留守孩子》(2006)、《盲山》(2007)、《落叶归根》(2007)等。它们大多属于主旋律制作范畴,不过由于电影市场化环境的影响和文化视野的开拓,视角与素材更加丰富,喜剧片增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喜剧片类型占据主流,娱乐性与趣味性增强。其中也有发人深省的现实主义力作和唯美的乡村情怀书写,例如《王首先的夏天》借助一个孩童的话语和行动反讽了诸多农村题材电影以农民安身农村为理想归宿的意识。《一个都不能少》反映了农村贫穷与儿童失学现象。《暖春》《图雅的婚事》两部影片描述了在艰难困苦生活中人情的温暖。《我的父亲母亲》表达了对乡村过往淳朴生活与情感的怀恋。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风貌趋向多样化。

5.2008年至今,农村题材电影数量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11年-2012年间达到高峰,2013年之后数量回落,社会反响有限。

2008年7月5日,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这对于农村题材电影创作而言无疑是好消息,但也有评论称这反倒印证了农村题材电影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5]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影片随着国产电影业的节节攀升,数量也明显增多,其中大多数影片仍以政策主导叙事为基本模式,表现“三农”主题的农村题材影片较多,塑造大学生村官的影片也较多,例如《十八洞村》反映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故事。也有情节、立意与风格异于主流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例如《Hello!树先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百鸟朝凤》等。从整体看,在电影以市场与商业为主的环境里,农村题材电影日益边缘化,社会文化影响力缩小,多半只在政府运作层面和农村数字院线中有所反馈。

四、70年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

尽管农村题材电影的内容较丰富多样,反映了时代政策、社会变革、婚恋、传统与现代、科技生产、留守儿童、脱贫致富、村官选举、恶霸等诸多社会现象,风格也趋于多元化,但总括起来,在美学特征上主要有五个层面。

1.农村题材电影的道统特征:政策宣教式现实主义

农村题材电影赖以产生的基础决定了它必然以宣传党与政府的时代政策为己任,传达主流的价值观。因此,农村题材电影在美学上具有“文以载道”的特征,并据此形成了一套叙事与人物设置模式,展现出一种政策宣教式的现实主义风格。按照历史的线索,可以发现农村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阶级斗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脱贫致富、反腐等主题故事。这些影片的创作多以政策为出发点组织素材,编织人物,安排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它们的矛盾冲突通常由政策企图解决的问题而设置,简单地分成支持和反对两个阵营,最终支持方获胜,很少有对政策或现实困境的探究。正如一般剧情片往往走向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类农村题材电影的结尾总是政治伦理的大团圆,忽略了有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所出现的逆行现象。影片所塑造的主人公是政策的代言者、党的代表、主流价值观的践行者,常常缺乏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个体所具有的丰富生动的思想情感与性格特征,属于脸谱化角色。影像风格看似写实,但并非全部来源于尊重和反馈现实,而是政策先行的现实主义。这类农村题材电影在新中国“十七年”已经成熟,观众常常能看头知尾,缺乏足够的艺术吸引力,或可称作政策的电影艺术图解。而且,由于政策具有时效性,创作环境以政治为第一,许多影片过分拘泥于时事政策而降低了艺术的魅力。不过,它们也部分实现了创作的目标——政策宣传功效。

“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典型体现了道统的美学特征,例如《农家乐》(1950)、《辽远的乡村》(1951)、《春风吹到诺敏河》(1954)、《水乡的春天》(1955)、《关不住》(1956)、《洞箫横吹》 (1957)、 《康庄大道》 (1959)、《涧水东流》(1961)、《槐树庄》 (1962)、《两家人 》(1963)、《分水岭》(1964)、《青松岭》(1965)、《红石钟声》(1966)等。它们的中心事件围绕政策构建,拥护还是反对政策决定了人物获得积极还是消极的评价。这些影片在叙事上充分表达了政策的意图,消隐了实际的困境与矛盾冲突,从而让政策式价值观成为主要人物的共同选择与行动准则,而无法认同这些政策的角色沦为批评和斗争的对象。于是,人物往往是政策的传声筒,言行带有明显的形而上特征。“如《艳阳天》中的萧长春是贫下中农的主心骨,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一心为公,从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把家里仅剩的一点小米献给社里喂小马驹,而全家人却只能吃野菜……”[5]与萧长春类似的人物过分抽离了天然的人性,或者抹平了人类天生的情感私欲,令人难以信服。

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影的主线依然与时代政策息息相关,例如《布谷催春》(1982)、《村官难当》(1990)、《香香闹油坊》 (1994)、《竞选村长》(1998)、《这山更比那山高》(1999)、《康家大院的新媳妇》(2000)、《大山深处的保尔》(2005)、《大学生小村官》(2009)、《绿水》 (2010)、《回乡种田》(2014)、《十八洞村》(2017)等,它们的叙事逻辑依然迎合政策主旨,不过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思想艺术观念的改变,电影创作环境宽松,这些影片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农村的真实境况,表现出一种政策式现实主义的转型与进步。

2.农村题材电影的伦理特征:世俗与时政平衡的艺术

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常常冲出了政策的樊篱,自觉或不自觉按照艺术的准则塑造人物、建构场面、安排情节,遵循着生活的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大而持久地存在于农村生活之中,因此农村题材电影的佳作常具有明显的儒家伦理文化特征,并以伦理逻辑高于政策逻辑,或者两者合二为一。政策在这些电影故事中依然是重要的情境,但影片更偏重传统伦理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描绘,人物和事件更富有生活质感,从而获得政府、学界和观众的共同赞誉。这类影片在生活、政策与艺术之间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成为农村题材电影的经典代表,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李双双》(1962)、《喜盈门》(1981)、《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乡情》(1981)、《月亮湾的笑声》(1981)、《咱们的牛百岁》(1983)、《乡音》(1983)等。它们主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影片也为后来的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指明了更广阔的道路。后续的优质农村题材电影大都维持着一种生活与时政的平衡,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例如《过年》(1991)、《一个都不能少》(1998)、《美丽的大脚》(2003)、《花腰新娘》(2005)、《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2012)等。其中,导演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喜盈门》(1981)、《咱们的牛百岁》(1983)、《咱們的退伍兵》(1985) 是这类农村题材电影的代表。

3.部分农村题材电影直面灰暗的写实特征

“十七年”的农村题材电影由于时代的限制很难直面生活的灰暗,遵循一种虚假的现实主义,但也充盈着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理想精神。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影逐渐敢于抒写社会的灰暗,例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反映了偏僻山村贫困、孤陋的物质文化生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刻画了一位阴险歹毒、作威作福的村副支书、大队会计郑百如的反派干部形象,《陈奂生上城》(1982)通过贫穷户陈奂生入城的遭遇折射城乡的差距,《秋菊打官司》(1992)、《血色清晨》(1992)、《香魂女》(1993)、《二嫫》(1994)、《被告山杠爷》(1994)、《一个都不能少》(1998)等表现了农民行为观念的滞后,《天狗》描写了地方黑恶势力的猖獗,《留守孩子》揭示了农村儿童生存现状,《绿水》反映了严峻的环保问题。这些农村题材电影回归于比较本真的写实精神,至少在素材内容上有了一种面向真实的勇气。它们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可能与当时电影商业大潮尚未来临、艺术探索依旧、关注现实、政府支持等因素有关。其中一些影片在中外重要的电影节上斩获奖项,艺术成就较高,代表着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成果。

4.农村题材电影的类型化特征

新时期以来,尤其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题材电影受到市场化、商业化的影响,在制作上呈现较明显的类型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家庭伦理片、喜剧片、爱情片。①农村家庭伦理片的数量较多,经典作品也较多。1981年的《喜盈门》与1983年的《乡音》在创作时并没有明晰的类型观念,但以今天商业类型的角度考察,它们都属于家庭伦理片。类似的影片还有《媳妇你当家》(1998)、《丑汉和他的俊媳妇》(1998)、《康家大院的新媳妇》(2000)、《俊俏媳妇开明婆》(2000)、《酒鬼和他的翠媳妇》(2011)等,只是艺术质量平平。②农村喜剧片数量颇多,据调查显示农民青睐喜剧片。这一创作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显著,例如《月亮湾的笑声》(1981)、《女大当婚》(1982)、《生财有道》(1983)、《来的都是客》(1990)、《四喜临门》(1997)、《公鸡打鸣,母鸡下蛋》(2000)、《乔二中彩》(2012)、《砸掉你的牙》(2008)、《河湾村的喜事》(2009)、《我的钱我做主》(2010)、《巧娶媳妇》(2011)、《就是闹着玩的》(2012)等。可以发现,这些农村喜剧片的娱乐性逐渐增强。③农村爱情片是主要类型之一,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人生》(1984)、《两厢情愿》(1987)、《刻骨铭心》(2003)、《暖》(2003)、《春娥》(2004)、《花腰新娘》(2005)、《图雅的婚事》(2006)、《留驻桃花塬》(2011)、《美姐》(2012)。由于农村特有的经济状况与文化空间,农村爱情故事刻有独特的烙印。另外,《天狗》(2006)、《绿水》(2010)、《心迷宫》(2015)等影片比较贴近犯罪悬疑类型。

5.农村题材电影的文化特征:农业文明的多角度表达

农村题材电影在文化层面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政治伦理化,展现了一幅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理想化生活图景,“十七年”的许多农村题材电影大都是如此。二是对传统文化的多重态度,它又有三个分支:①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精粹的尊重、喜爱和发扬是主流,例如《喜盈门》《百鸟朝凤》;②对传统文化压抑个体生命的负面力量的警醒与批判,具有现代性意识,例如《血色清晨》《乡音》;③对传统农业文明纯美一面的怀恋与歌咏,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三是城乡文化的矛盾化表达。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中、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进程中,农民不仅面临政治经济的重压,也面临着更多文化心理的困境,有的影片展现了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农民自身的特征、矛盾、对抗与变化。例如《人生》《陈奂生上城》。

此外,还有“乡土电影”或“乡村电影”概念,它们与农村题材电影概念有差异,也有重合。后者以政治政策逻辑为主线,前者以历史文化人文逻辑为主线,具有强烈的导演作者的艺术追求,通常划归文艺片。《边城》(1984年)、《黄土地》(1985)、《良家妇女》(1985)、《红高粱》(1988)、《湘女萧萧》(1988)、《黄河谣》(1989)、《活着》(1994)、《山楂树之恋》(2010)等都在此类。它们旨在传达人文历史的思考,与传统农村题材电影相去较远。如果农村题材电影可以扩大内涵与外延,那么它们代表着农村题材电影的文艺化倾向。

70年农村题材电影发展既有辉煌,也有低谷,几多波折。它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制、政策和农村电影放映,立足的根本是农民观众。它有自己的历史特征、意识形态逻辑与艺术结构,在新时期也有扩展与突破。21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影再次活跃,但黄金时期已然远逝,影响力也有限。工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农业格局的改变,都在深刻影响着农村题材电影的生存空间与面貌。在商业片竞争激烈的院线市场,农村题材电影几无觅处。农村题材电影的未来发展依然需要体制与政策的扶持,依然主要在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发行放映,不过适度转换模式或者更迭概念,向公益化、类型化、艺术化前进是可行的。虽然农村题材电影处于边缘,但是作为商业片制作的素材或元素,作为艺术片创作的源泉,可以期待优秀影片的问世,也会激发较广泛的回响。

参考文献:

[1]李元秀.抗战文艺的一支劲旅——抗战电影略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5(03).

[2]李道新.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网:一个历史的考察[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3).

[3]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 中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李焕征.银幕上的乡土中国——新中国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管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李洪涛.投入1亿元启动基金 全面提升农村题材影片质量 长影成为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地[N].中国消费者报,2008-7-9(A04).

猜你喜欢
性质定位创作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Jazz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圆锥曲线“准点”的又几个性质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