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2019-10-08 05:31马志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9期
关键词:无线电人防工程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市场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的技术发展模式也开始在中国市场中得以涌现。无线电技术开始在人防工程建设中进行广泛应用。本文从人防工程无线电通信体系的特征、价值、构建问题以及应用措施几个方面着手,来探究现阶段人防工程中无线电应用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无线电;人防工程;应用

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也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当中,先进技术由此而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而无线电通信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一种应用形式。无线电手段的引入能够满足人防工程实际的应用需求,提升信息传播以及接收的速率,从而大幅度提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成效,推动国防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的健康、稳定生活。

一、人防工程无线电通信体系特征

无线电通信技术在人防工程建设中的引入带来了以下几点优势:第一点,能够加强防空设施之间的有效联系,便于信息的接收以及及时传输。第二点,能够保障人员隐蔽以及物资保藏。第三点,能够促使相关人员全面统筹以及规划整体的抗灾方案,从而实现科学指挥,有效避难。第四点,能够增强物资、医疗等具体工作内容的交互。

总而言之,无线电技术的引入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以往的人防工程之间信息交互不畅的问题,实现不同设施资讯的实时传输,从而提升人员安排与物资运输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尽可能地降低运送过程中的种种风险。无线电的通讯方式是人防工程通讯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线电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仅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还能够帮助建立起良好的高频体系,从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作开展效率。

二、完善人防工程无线电通信体系价值

人防工程无線电通信体系价值是从它的工作职能中得以体现的。相关人员需要在通信体系建设以及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技术手段以及人员管理体系,以有效实现预先设置的工作目标。防空防灾是我国社会职能当中的重要内容,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重视防空防灾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并不断革新技术手段来满足国家安全防护的需求。在无线电技术运用的背景下,以往需要较长传输时间的图像、语言等信息都能够迅速转化为电子信息模式,进而完成高效传送。这种传输方式极大地节省了资讯交互的时间,从而保障了人防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了服务效率。而无线电通信体系的构建使得人防工程建设的相关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也为抗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无线电传输还大幅度减少了信息传输的风险,巩固了我国的基础性技术力量。且满足了当下我国社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军事、文化和社会安定性需求。

三、人防工程无线电通信构建问题

(一)无线电通信硬件

虽然无线电通信体系的构建有着种种的优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它也呈现出了一些构建障碍的问题,从而对人防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无线电技术的引入过程中,其通信硬件的具体细节操作存在着大量的障碍。当前我国的无线电技术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准,因此展现出较多的局限性,还无法满足制度规范化的使用需求。不同地区的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各不相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部分人防设施的建设资源不足,因此会出现硬件设施、设备缺乏的情况。而部分人防设施现有的通信设备却无法满足该地区的通信需求。此外,部分地区的通信设备过于落后,缺乏及时的升级与更新。这些问题都直接阻碍了通信效率的提升,并影响着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车载短波以及超短波电台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以上两种技术都需要随着技术水准的提升而不断升级。否则,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信息交互效果就会大大降低。这会导致在自然灾害产生时,人防工程的基本服务无法到位。

(二)无线电通信软件

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离不开对内部软件全面了解的保障。但在现阶段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无法有效把握软件应用的实际需求以及它们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影响着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在人防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不足,专业素养无法达到应有的需求,加之人员之间存在着认知差异,因此呈现出种种问题。无线电通信系统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监管以及信息传播。但目前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明显的专业素养低下的情况。这使得软件应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技术更新不及时,而信息交互的效率与质量也进一步下降,不利于抗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人防工程无线电通信应用措施

(一)关注人防工程中无线电技术平战结合

在技术工程体系的支持下,建立人防无线电的技术通讯支持,能够满足我国实际的国防工作需求,进而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一份技术力量。在人防工程中具体应用无线电通讯技术,需要关注到具体的体系工作战备需求。而在关注此点需求的同时,也应当梳理清楚人防工程在我国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的实际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层级,也意味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迈入了新的领域。无线电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完成监督和管理和平年代社会发展情况的目标,避免因为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而在抗险救灾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根据自然灾害发展与扩散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结合地域情况以及人们的分布情况来安排抢险部署,使用无线电通信设施来进行有效交互,为物资的运输以及医疗设备的运送打开绿色通道,进而实现人防工程在国防工作当中的具体价值。

(二)配备先进无线电设备

先进的无线电设备的配备是完善无线电通信系统构建的基础,也是推动抗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先进硬件设施的支持下,技术人员能够运用通信设备来进行及时高效的信息沟通,从而更加科学、全面地统筹与规划抗灾方案,完成有效部署,展现出人防工作的重要价值。如果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操作人员就无法进行合理的抗灾安排,而处于不同位置的人防工程区域就形成了一个个孤岛,无论是物资的运输还是人员的疏散等等工作都不能有效推进,从而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在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从而在危机情况下为人们开辟出一条安全的救援通道,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安全通道的开辟也有利于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及时提供相应的协助,以增强救援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展现出现代人防无线电设备运作的科学安全价值。

(三)培养无线电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是进行无线电通信设备操作的一线人员,因此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人防工程服务的质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大高校都需要关注对于无线电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育,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来构建出现代化的人防工程工作体系。在现阶段,各个行业竞争与发展的核心都需要依托于人力资源。高素质人才的输入不仅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想要保障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顺利构建与有效运用,就必须培育并引入高素质的无线电人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满足行业发展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专业人才的加入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与设备的整合,以及满足人才管理的基本需求,提升人防工程的建设与服务质量。在自然灾害来临之时,人防工程会发挥出重要的价值。而若要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那么在不断优化技术,更新设备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有效的专业人才的培育。

(四)统一人防工程无线电应用技术标准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国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人防工程属于国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人防工程体系的构建不仅仅能够保障战备资源的有效整合,还能够推动国家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完善人防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必须准确认知到资本投入的价值。现阶段的资本投入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理论与实践经验匮乏。而为了完成资源的合理应用,就需要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统一人防工程的无线电应用技术,建設优化人防工作目标具体要求的工作细节,极大地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优化,并为自然灾害突发环境中的高效信息传输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建能够为人防建设服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使无线电技术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在硬件和软件的双重配合下提升通信技术质量。

(五)强化人防专业队伍建设

确定人防专业队伍的编组数量、类别、和规模,是建立人防专业队伍的基础。可根据需要建立抢险抢修、防化防疫、医疗救护、通信和交通运输等专业队伍。不同的区域需要根据地区发展以及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队伍建设,以使得人防信息传输的速率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在危机情况发生时,通信专业队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通信设备的顺利运行,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需要及时抢修,以推动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无线电技术的引入能够为我国的人防工程建设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助益。国家部门需要对无线电技术人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设立专门款项来及时配备以及更新硬件设备,优化软件设施,以促使信息内容能够通过无线电手段进行高效、安全、稳定地传输,从而使得抗险救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并为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炜航.浅谈人防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J].中国住宅设施,2019(05):97-98.

[2] 宋昱.新技术下的人防通信网络建设探析[J].建设科技,2017(10):82.

[3] 苏德雯.论人防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171.

[4] 张哲宇. 基于无线通信的人防工程支持维护检测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作者简介:马志成(1979-),男,青海西宁人,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无线电通信设备设计人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通信工程专业。

猜你喜欢
无线电人防工程应用
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析Frequentis VCS3020X 7.0系统在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的应用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