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思考

2019-10-09 06:53江雪叶生英侯勃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认知度经济发展

江雪 叶生英 侯勃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人忽视了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的粮食危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不高。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的自给率在逐年下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粮食危机;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却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长此以往,终将受制于人。许多人认为粮食问题只是农民的生计问题,只知道在超市就可以买到粮食,很少有人去考虑粮食的产量和储存问题。在当今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人们很少想象粮食危机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例如,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占消费的比重超过了80%,由于这些进口大豆的价格低廉,严重影响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导致如今中国的大豆已经完全依赖于进口。如果主粮也像大豆这样,自己的饭碗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 产生粮食危机的原因

2.1 粮食安全认知度不高,浪费严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粮食安全问题漠不关心,导致餐桌上的浪费极其严重。人们难以想象当今时代还会存在粮食危机,不知道饥饿是什么状态。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许多人对农业常识一无所知,不同条件下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也不相同,人们肆无忌惮地浪费,而没有危机意识,这是加速粮食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表1可知,500份调查问卷中,对粮食安全关注的人425人,不关注的为75人,即每500人里就有75人毫不关心粮食安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在考虑性别这个变量上,通过计算可得卡方值为0.194,P值为0.660,可见该变量无统计学意义,即性别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关注度的因素假设不成立,具备农业常识的人,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较高,而不了解农业常识的人,通常不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又通过计算P值可知,P值为0.000远远小于0.05,因此具有强烈的统计学意义,也足以说明对农业常识的了解是关注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第三个方面,在购买力这个变量上,明显看出经济能力好的人比经济条件不好的人要更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最后,又对文化程度这个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学文化程度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是64%,初中为81.7%,高中为89.6%,大专及大专以上为92.4,除小学文化程度群体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小于整体文化程度对粮食安全关注度的平均值85%,其余均大于平均值,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高,对粮食安全问题越关注,而该变量P值又远远小于0.05,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文化程度大大影响着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和性别无关,但是对农业常识的知晓度、经济购买能力和文化程度是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关注度的重要因素。

2.2 耕地面積和农业人口减少

2001年以来,全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耕地面积减少必然对应着的是农民数量的减少。2007年以来,在“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下,全国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要求加快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2009年之后,耕地面积依然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田地,进城务工,这样不仅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也加重了城市的负担。还有一部分农民虽然还留在农村但从事的却是非农生产。究其原因,由于农业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收益不高,导致农民不愿意再进行粮食生产。

耕地面积和农民数量的减少,是粮食减产的直接原因,也是最值得重视的一个原因,要想粮食产量得到保证,就必须从农民入手,一切以农民利益为重。

2.3 技术进步的障碍

由于耕地面积和农村人口都呈不断下降趋势,因此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当前的必由之路。但是,没有技术可以在一天内完成,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方面,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即使在某些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推广。加上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难度。

3 解决粮食危机的措施

3.1 提高民众对粮食危机的认知度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知,中国民众对粮食危机所知甚少,甚至有的人完全不关心,觉得不可能没饭吃,这说明唤醒民众的危机意识对解决中国粮食危机尤为必要。要加强人们对粮食危机的认知,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杜绝餐桌浪费现象。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3.2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想提高粮食的产量,解决中国粮食的危机,就必须要保护农民的权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要着力稳定农业生的资料价格,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出台并落实各种惠农政策,使农民种粮有盼头,自愿回归农田。

3.3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是影响粮食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技术方面的障碍,导致中国无法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相比,所以加快技术的创新就更显得十分地迫切和必要。只有加快农业生产方面核心技术的推广,重视高校农业专业,挖掘农业综合型人才,才能切实提高农业的产量。

4 小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生计问题,不仅仅是农民或者农业部门的问题,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当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市场是调节资源的有效手段,但是农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市场要素,我们要将市场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同时提高群众的粮食危机意识。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业补贴,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改善农业生产设备。只有维护农民的权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危机。

[参考文献]

[1] 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2] 康磊,吴佩林.快速城镇化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挑战田[J].经济与管理,2010(9).

[3] 郭玮,赵益平.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政策田[J].管理世界,2003(11).

[4] 刘亮,章元,高汉.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J].统计研究,2014(9).

猜你喜欢
认知度经济发展
护士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