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联系策略实证分析

2019-10-12 17:32史迎春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

史迎春

摘要:本文以小学生阅读联系策略实证分析——适性策略促进阅读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结合当下联系策略介绍阅读教学中联系策略教学对策,从遵循规律结合学生需求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强阅读联系策略在阅读素养提升中的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阅读联系策略 阅读素养 实际情况 遵循规律

小学阅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高度注重阅读。教师可以将课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对联系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从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本之中寻找出具体联系,从而不断提升联系策略效果。

一、联系策略介绍

通过对各类文献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出联系策略的价值和内在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联系进行了分析:联系主要是指联络、接洽事物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还表示结合起来的关系。国际上经常使用的十种阅读策略之中,包含的策略一共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对自身已有知识进行灵活使用。阅读人员在阅读文本知识内容时,经常会带着自身存在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阅读人员将会出现不同理解,并且对于不同阅读人员来说难度不同,理解的价值和内涵之间存在差异性。第二,联想。在实际阅读者之中阅读人员可以联系一些经历过的事物,结合故事人物进行联想,寻找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相关人物和事物,从而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反思。概念的介绍主要是因为翻译和专业使用的表达形式不同,就算是教师也无法深度理解,更何况是学生。所以,联想策略和联系概念之间也存在很大的混淆点。联系策略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第一,上下文之间存在的联系;第二,图文之间存在的联系;第三,和自我知识经验的关系;第四,将阅读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第五,阅读和表达以及写作之间存在的关系。前三者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而后两者则是将阅读文本中存在的道理使用在实际生活中,进而将分析清楚的道理灵活使用在表达和写作之中。

二、阅读教学中联系策略教学对策

在全面掌握阅读文本内容、阅读联系对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形式进行合理改进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第一,从学生方面入手,教师要提升学生使用联系策略的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之中自主学习、阅读理解、感悟语文知识和迁移内容等,通过反复阅读语文知识和联系策略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寻找阅读文本之中存在的使用规律,学会举一反三,感受学以致用的喜悦和乐趣。第二,从教师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策略教学的自觉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善于使用联系策略,使得学生意识到各个教学步骤之中存在的内容。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阅读策略学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遵循规律,结合学生需求

在联系策略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特征,注重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对阅读知识进行自主感悟和学习,注重循序渐进。教师一定要避免成人化、教条化的灌输形式。在阅读期间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逐渐积累经验,激发阅读兴趣。此阶段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对文章进行详细阅读和学习,深度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尝试体会联系策略的合理使用。第三学段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善于使用联系策略,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从学习之中不断体会联系策略。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从中获取真实感受和体验,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进行感悟,从而发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下一阶段内容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加一加”和“减一减”等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则可以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多基础知识,从而在学习之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形式,针对文章学习创设不同情境,刺激学生眼球等,使得学生可以自觉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替换偏旁部首进行学习,感受不同偏旁组成的新字,掌握更多新字,将学习的新字进行组词或组成顺口溜等进行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对于学生理解和巩固语文知识具有一定价值,通过反复学习,学生自我知识经验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和丰富,学生联系策略感悟和使用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所以,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阅读条文内容进行教学,将文本阅读分为不同目标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建议。第一时期,联系文本内容和实际生活经验对文本中出现的字词进行了解和掌握。第二时期,不但要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字词的意思,还要结合联系策略体会文本知识中关键句展现内容的真实含义和作用。第三时期,联系策略的使用注重辨别词语表达的真实情感,体现其在文本之中表达的真实效果。

2.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教学方法

对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阅读,自主對知识进行感悟学习,从中提炼出策略,再通过练习掌握基础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学生亲自尝试运用,一直到对整个文本有效了解和掌握为止,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学习期间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和学习,从中圈画出问题的答案。遇到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研究,小组成员相互借鉴,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将所有成员的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最终的答案。在学习之中注重联系上下文内容,从对文章词语理解入手,当掌握所有词语后,再对句子进行分析,最终对段落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不断强化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在学习期间,教师要联系上下文学习形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等进行分析,结合语文基础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之中掌握联系观念和思想,从而善于使用联系形式对文章进行学习,强化巩固知识。教师要善于基于学生的理解基础对文章进行拓展和延伸,所有学习都需要结合感知、理解、运用和掌握等基本阶段,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引导,拓展学生文本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要意识到联系策略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情境,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联系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再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在阅读实践之中加以拓展和学习,再结合合作学习形式,提升了语文文本阅读质量和效果,提升了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为未来学习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娟,马雪梅,杨丹丹.信息载体影响小学生文本阅读的实证研究——以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比较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21-23.

[2]陈灵桑.以词汇联想策略提升小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7.

[3]王成.小学生习作能力测查与推进的实证研究——以中段对话描写能力为例[J].教育视界,2018(6):15-17.

[4]李亚娟.小学生诚实发展及诚实教育实证研究思考——以南京市小学生诚实品质调查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2017(4):40-44.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
PISA测评框架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运用符号,玩“活”低年级阅读教学
结构化推荐,课外阅读多姿多彩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
以绘本阅读提高幼儿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