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课外实践能力的研究

2019-10-13 05:24刘延喜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宁阳乡土课外

刘延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说: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以围绕这一发展纲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樣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尤其是乡土历史资源,充分发挥乡土历史的教育功能。我们提倡老师在学生课外,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学生身边感受到“活的历史”,通过体验式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别样途径。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历史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拓展和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我们洸河学校初中历史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从起步到规范,循序渐进,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进入到良性循环进而初见成效的阶段。近年来我们学校初中历史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多,这里介绍的一些活动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的做法是以本校老师主导,以本校学生为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论文写作以及访谈法等多种的形式,了解现如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状况,同时指出本校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对课外实践能力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优化提升。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寻适用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研究的新模式,实现优化和提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指导阅读课外历史书及历史纪录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历史书籍,如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比较浅显,趣味性较强的《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高年级学生可推荐《世界通史》、《万历十五年》等。另外,我们学校还开展了课外延伸服务,利用这一时机,给学生播放《大国崛起》、《东方主战场》等一系列的历史纪录片。这些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和历史教材相印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利用数字历史教室。洸河学校作为全县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说是政府投入巨大,设施较为完善,其中有一个专门的历史数字教室。不仅有大量的历史地图,更有大量的教学模型。如讲到原始社会,让学生到历史教室亲眼看看半坡氏族的生活场景,亲手摸一摸北京人头像模型。利用大量的实用教具,让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解放出来,放飞学生的想象。

(三)编制历史小报。指导学生参加历史课外活动,编制主题性历史小报纸,如以“历史上的今天”、“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为主题来培养学生查阅、收集、概括历史资料的能力。如通过“我们的学校”主题,学生不但知道了我们的学校因位于洸河边而得名,还了解了洸河的历史,据《宁阳县志》载:“洸河即阐水,鲁之名川也,元时设坝置闸,遏汶由洸入济。”并且曾经具备航运能力,成为一条重要水上通道。“洸河夕照”就是“宁阳八景”之一。我们学校的文化内涵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通过这些历史小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对家乡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三)撰写宁阳乡土史小论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通过实地调查、人物采访、资料查询等活动,撰写有关介绍宁阳地方史的小文章,内容可以是村史、家族史、地方革命史等,如介绍以“我的家乡”、“围城打援指挥部”、“宁阳县第一个党支部”等为主题,如学生提出来宁阳在地名中通常以“十八”为名,有“十八临邑”、“十八青川”、“十八黄茂”等,可是现实中没有这么多村呀?根据这一点,我就和学生展开讨论,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的确不存在这么多村,二是可能依据姓名划分,如徐马高临邑可能就是三个村。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乡土化”。前些日子,利用放假学生回家的机会,布置他们写一份他们村的来历。大部分学生能找到村志或是村口的村碑,寻访老人等,积极参与。如堽城镇的一个同学,查了他们村的来历(村名北落星),历史真是悠久啊,竟然出自《春秋》:“鲁庄公七年,鲁西北星陨如雨,与雨偕。”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训练学生历史写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编制参观某地文物古迹的导游手册。要求提供到达地方的交通路线,重点介绍某地的文物古迹、历史渊源、文化名人等。做到版面布局适当,图文并茂,详略得当,史实准确,文字简练清楚,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如“禹王庙旅游”、“鹤山乡土游”、“堡头文化探秘”让学生自己规划,训练了动手能力,又有对家乡的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的老教师,既要不断坚守课堂阵地,又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抓好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不断探索,争取取得更大进步。

猜你喜欢
宁阳乡土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宁阳斗蟋入梦来
最爱宁阳虫
宁阳话浅谈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