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9-10-13 05:24吴艳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吴艳

摘 要:将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音乐课成教学为切入点,对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优势

1、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小学生的一大特征,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如果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颖的感官体验,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想必是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意义的。基于此,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特点使之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来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呈现在课堂之中,无疑对于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有一定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刚开始时播放一些有助于理解新课知识内容的音乐或者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来,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

2、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是学生的配合,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力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听讲之上,并相应地产生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实践研究来看,课堂中的口述式教学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精神,甚至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更不用说表现音乐的魅力和特点。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到更加直观、生动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带来多元的视听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顺势完成对教学主题的升华,帮助学生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共鸣

1、明确课堂教学主体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明确自己所设计的一系列音乐欣赏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情感参与的,如此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所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绝不应该仅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情感体验。音乐课程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要求“美”为第一感受,教师要认可且尊重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而引导其由初次聆听到大胆想象,最后形成对作品的内涵感知和创造,整个过程应该是丰富、强烈且印象深刻的。这其中不乏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加上教师自身的巧妙引导,真正将听觉的充分体验发挥到极致,使课堂变成一个充满音符的音乐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品味音乐作品的同时促进其审美素养和音乐鉴赏素养的提高。

2、音乐情感的需求

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个性与共性等方面,会产生的不同情感需求,更要尊重所有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表现出情感需求的差异性,这既是满足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期待,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同一音乐作品的审美期待一定是存在差异性的,受课堂时间、教学把控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虽然学生的审美是个性化的,但也并非毫无共性可言,从教学实践来看,有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儿歌或童谣,如果让他们一味地反复练习,一定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易理解,情感内涵过于丰富的音乐作品,反而会引起学生的不解和抵触,也同样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二者对于小学音乐教学都是不利的,也就很难促进学生审美体验的获得和审美素养的发展。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上述的音乐作品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使原本不符合学生期待视野的作品变得符合其期待视野,进而满足学生的课堂情感需求。例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教师要考虑到这是一首小学音乐课程中的经典欣赏曲目,但就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生活阅历而言,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歌曲背景中所要表现出的情绪和情感,在以往的教學中,仅以播放录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曲目欣赏,学生们的表现往往并不活跃,如果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一些长江的宏伟图片或是截取一点《话说长江》纪录片的片段在《长江之歌》的欣赏课上穿插播放,学生们则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长江和黄河的雄伟壮观,对其中所反映出来激发人们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更深的感触。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模拟演示,通过直观地画面呈现来让学生对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性知识变得清晰可见,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变得更加轻松了,而且也使得教师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例如,在二声部合唱教学当中,作为小学阶段音乐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就在于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全面照顾到整体的演唱和谐。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对声部的认识不够,音准不好,那么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每个声部的清晰发音,还可以用小动物的声音来代替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模仿和记忆。比如小鸟的高亢嘹亮、老牛的低沉深远等等,这些动物的叫声其实就是在传达不同声部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发声技巧,多者的和谐使之融为一体,令学生在视听感官上受到直接刺激,进而明确划分出各个声部的发声方法,产生合唱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无论是从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等不同角度来看,信息技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这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丹.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23.

[2]李杨.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0):197-19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