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9-10-13 05:24钟立
学生之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

钟立

摘 要:“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隔代监护;心理辅导;耐心细致

所谓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监护其生活和学。在我任教的班级,就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是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六、七岁前被外出打工的父母留在老家随祖辈生活,六、七岁甚至八九岁才从老家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随父母一起生活,并进入我们学校学习。这部分孩子身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和父母有一定的感情隔阂,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做事磨蹭,行为习惯差,不合群,有的孩子还有小偷小摸行为。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当作业过多时,就不断地吵,性格懒散;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喜欢随心所欲地玩耍。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有部分孩子会撒谎,与同学交往困难。平时沉默寡言,遇到有同学主动和他交往时,显得不知所措。

4、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亲人、老师的关怀,希望得到老师、同伴的肯定和鼓励,却羞于表达。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我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

1、隔代监护导致的溺爱过度。祖辈对孙辈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缺乏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他们做,甚至连整理书包、抄作业等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出于内疚心理,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们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由于父母外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大文化低,孩子的功课无人辅导,留守儿童的成绩一般都不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三、耐心细致,热情帮助,对家长和孩子进行教育引导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监护人的溺爱、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他孤僻、不自信的性格。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1、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通过个别谈话、电话交流等方式,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鼓励他勇敢战胜疾病,让他接受必要的挫折教育。

2、通过“结对子”、“心理咨询法”、“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帮助这些孩子确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其能融入集体,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为了让这部分孩子在学习、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主要进行了以下辅导工作:

(1)与他们交朋友,经常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热情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2)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和“班级主题队会”,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鼓励别的同学和他们交朋友,使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并以最高的热情投入集体活动。

(3)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指定小干部、小组长做他们的小老师,主动关心、耐心辅导他们的作业,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学习更有动力,进步更加主动。

3、讲究教育的艺术,对个别行为习惯差、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热情,通过做孩子和家长两方面的工作,不断肯定、逐渐强化其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

班上有个叫志鹏的孩子,入学前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成天忙于工作,父子俩聚少离多,孩子生活能力很强,自己能够洗衣做饭,但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撒谎、小偷小摸、脾气暴躁、爱动手打人。对这个孩子的转化工作,我给予了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关心。早上发现他饿着肚子到了学校,给他买早点;课堂上发现他走神、搞小动作,通过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不動声色地提醒、纠正;课间和同学发生纠纷、和同学打架,除了请来家长帮助教育以外,还多次和他交流谈心,用朋友的方式和他订立“君子协议”,不断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帮助他提高自控能力。

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希望通过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迷人的天使!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百度文库).

[2]《儿童心理学》鲁道夫.谢弗.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聋生就业前心理辅导和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