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师生共长的“起点”处
——听“认识三角形的高”一课有感

2019-10-14 05:05罗超海李利娥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顶点起点线段

◇罗超海 李利娥

教学片段一:

大屏幕出示图1。

图1

师:图中画的是什么,你们见过吗?

生:见过,这个像农村房子的屋顶。

师:这种屋顶所用的梁,我们把它称为“人字梁”。人字梁的屋顶之所以做成三角形,就是因为三角形在众多多边形结构中最稳定、最牢固,而且这样设计,更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师:如果要测量这个人字梁的高,你认为应该从哪里量到哪里?实际上就是测量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同桌可以轻声讨论一下。

生1:就是量中间最长的那条线段。

生2:就是从这个人字梁上面那个顶点到下面这条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三角形及其高,标上直角标记,并在所画线段的旁边标出“高”字。然后指出: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在图中写上“底”字,指名学生回忆刚才画高的过程,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接着,教师出示“小试牛刀”。如图2)

图2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图2 第二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时,教师展示了几幅学生作品(如图 3)。

图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辨析时,一生高高地把手举起,并示意老师叫他。

生1:老师,我发现画三角形的高,其实与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有个知识差不多。

师:哪个知识?

生1: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你看,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其他两条边忽略,留下底,跟这个底相对的顶点就是上面这个点,过这个点画下面底的垂直线段,就是这个底的高。

生2:不对,这个垂直线段的垂足不在底上。

生1:这个底可以延长啊,把它看作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我刚刚在作业单上画了, 你们看。(如图 4)

图4

师:那你能到前面来一边展示一边讲给大家听吗?

生1:我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外画一个点A,过这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再在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BC 当作三角形的底,将点A 分别与B 点、C 点连起来, 这个三角形就像老师给的左边那个三角形。我在这条直线上再取一个点 D,把 A 和 D 连起来,那么三角形 ACD 就像右边这个三角形。我刚刚画的垂直线段就是这两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师惊喜地问其他同学:你们听懂了吗?

……

【启发与重建】

本案例中,教师根据教材中测量“人字梁”的高度这一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在练习设计上,教师认识到作高特别是作指定底边上的高是一个难点,所以有意延伸,除了教材上作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还补充了一道题,作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外)。反馈交流时发现,学生要么没找着顶点就画, 要么搞不清谁是底边,要么画得不够垂直(如图3)。究其原因,教材中高的定义比较难理解,在教师的“细致”讲解过程中,学生对什么是对边、如何向对边作垂线等问题,可能是越学越糊涂,越练越混淆。而生1 发现和采用的方法,巧妙地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即画高时可以“忽略”其他两条边,按照之前已掌握的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技能操作,这样“顶点”“对边”自然呈现,难点迎刃而解。

受此启发,笔者对“认识三角形的高”进行了教学重建。

教学片段二:

1.在作业单上按要求画一画。

要求1:过A、B 两点画一条直线。

要求2:过直线外一点C,画出点C 到直线AB 的垂直线段。

要求 3:连接 AC、BC,用彩笔描出三角形ABC。

图5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三角形是怎么形成的, 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明确“边”“顶点”概念的同时,告诉学生这时线段AB 又叫作三角形的底,从顶点C 到AB 画的垂直线段又叫作高,从而抽象出“底”和“高”的概念。

3.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有高吗? 你觉得BC 边上的高应该怎么画呢?从哪个点出发?AC 边上的高怎么画呢?(学生交流后独立完成,展示评讲)

4.过点 C 画直线 AB 的平行线 l,在直线 l 上取一点D,围成直角三角形ABD,讨论AB 边上的高该怎么画。

5.在l 上取一点E,围成钝角三角形ABE,讨论辨析AB 边上的高该怎么画。

6.观察作业单上锐角三角形ABC、直角三角形 ABD、钝角三角形 ABE 中,AB 边上的三条高,说一说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并基于此展开教学。

整体统揽,把握起点。教师要把握好学习的逻辑起点, 除了需要具有较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还必须读懂教材的编排体系。在教学一个知识点前,教师应弄明白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 以后还要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述教学片段一中,教师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没有联想到四年级上册学过的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个知识点,只是照本宣科,缺少精心预设。

适度整合,二次开发。作为一线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真实起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度调整,合理开发。比如“认识三角形的高”,教材给出的只有作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即高在三角形内, 那么直角三角形的高和钝角三角形的高要不要涉及呢?笔者以为,高在三角形外这种情况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巧妙设计,不但能降低知识点的难度, 还能在对比和辨析中强化高的意义以及高的各种情况之间的联系。 如教学片段二中,利用四年级上册学过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让学生感知无论是什么三角形,作AB 边上的高都是从与它相对的顶点出发作垂线段,这是它们的相同点,所不同的是有的垂线段在三角形内, 有的与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有的在三角形外。这样设计,将原本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让学生见木又见林。

反诘自我,提升教学力。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但不可能亲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学预设对学生的起点定位有所偏颇,不能“面面俱到”也是能理解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足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同时有效利用、及时调整预案,关注知识的生长点,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正催化剂”。课后,教师还需要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把精彩的生成充实进自己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自己读懂学生、处理教材的能力,探寻自身教学力提升的生长点。

猜你喜欢
顶点起点线段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六月·起点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疯狂迷宫大作战
观察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