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2015-2018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19-10-14 07:14于树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6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个案月龄

于树清

225600扬州市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扬州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疫苗和机体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该反应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难以避免但可以控制[1]。为了解AEFI 分布情况并为疫苗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现将我市2015-2018年AEFI 监测数据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个案信息来源于全国AEFI 监测管理系统。疫苗接种资料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2015-2018年高邮市统计年鉴。

分析方法:将2015-2018年个案Excel 文件从全国AEFI 监测管理系统导出,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2]。

表1 2015-2018年高邮市AEFI疫苗分布和分类[n(%)]

结 果

个案报告情况:高邮市2015-2018年通过AEFI 监测系统累计报告个案422例,各年报告个案数分别为100、85、98、139 例。在422 例中,一般反应315例(74.7%);异常反应104 例(24.6%);偶合症3例(0.7%)。

流行病学分析:①监测指标:全市2015-2018年共报告个案422 例,年均发生率为0.6%。24 h 及时报告率、48 h 及时调查率、个案调查表完整率、异常反应规范处置率和AEFI 分类率均为100%。②报告地区分布:全市14 个预防接种单位2015-2018年间均有个案报告,报告覆盖率为100%。报告前5 位依次是高邮镇(81 例)、高邮城区(45 例)、送桥镇(45 例)、临泽镇(42例)、卸甲镇(37 例),占报告总数的59.2% 。

人群分布:在422例中男229例,女193 例;2 岁及以下儿童351 例(83.2%),其中0~1 岁组194 例(46.0%),1~2 岁组117 例(27.7%),2~3 岁组40 例(9.5%),3~14 岁60 例(14.2%),15 岁以上11 例(2.6%)。在0~1 岁组中,发生AEFI 较多的是8月龄、6月龄、9月龄、5月龄,分别报告64 例(33.0%)、35 例(18.0%)、26例(13.4%)、22例(11.3%)。

时间分布:在422病例中,每年3-9月报告病例数最多,为331 例(78.4%);1、2、10、11月报告病例数均较少,共91 例(21.5%)。422 例个案中,发生在接种后1 d 内397 例(94.1%);2~3 d 20 例(4.7%);4~7 d 1例(0.2%);15 d以上4例(1.0%)。

AEFI 与疫苗的关系及分类情况:2015-2018年全市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27种,累计接种680 126人次,共收到病例报告422 例,总的报告发生率为62.1/10万,涉及所有27种疫苗。报告发生病例数排在首位的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29例(30.6%),见表1。

AEFI 报告发生率最高的5 种疫苗分别是23 价肺炎疫苗,595.0/10 万;麻风疫苗,323.8/10万;EV71疫苗,250.0/10万;Hib 疫苗,223.3/10 万;乙脑灭活疫苗,211.2/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前5 种疫苗分别是麻风疫苗,238.1/10 万;EV71 疫苗,62.5/10 万;Hib 疫苗,55.8/10万;二价脊灰疫苗,42.0/10万。

临床诊断分布:在422 例个案中,一般反应315 例(74.6%),为发热、红肿、硬结,其中发热(腋温)≥38.6℃117 例(37.1%);局部红肿(直径)>2.5 cm 81例(25.7%);局部硬结(直径)>2.5 cm 37例(11.8%)。异常反应107 例(25.4%)。异常反应中主要是过敏性皮疹74 例(17.5%),其次是荨麻疹15 例、过敏性紫癜2 例、卡介苗接种引起的局部脓肿1 例、血管性水肿1 例、其他过敏反应1 例。

讨 论

从发生特点来看,2015-2018年全市AEFI 发生主要集中在≤2 岁的儿童,占报告总数的83.2%,发生的比例和儿童免疫程序年龄一致。AEFI 全年都有发生,无明显季节高峰,6、7、8月偏多一些。个案发生时间间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0~1 d(94.1%),2~3 d 发生4.7%。个案报告疫苗以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A 群流脑疫苗和乙脑减毒疫苗等疫苗和狂犬疫苗为主,共占总报告数的66.1%。

从发生原因和临床诊断来看,高邮市报告发生率为62.1/10 万,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构成比为74.6:24.6:0.7。一般反应占AEFI 报告数的74.6%,以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占AEFI 报告总数的24.6%,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异常反应报告总数的69.2%。病例以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无严重异常反应、死亡病例及预防接种事故发生,与江苏省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与疫苗特性、剂量、针次、接种技术、接种部位、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极其密切的关系[4]。发生AEFI 的疫苗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最高,因为其佐剂含铝成分,吸附颗粒较大,容易引起红斑和硬结,若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接种操作不规范等则更增加了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异常反应占总反应数的25.4%[5],最常见的为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占异常反应的83.2%,这与2007-2008年全国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6]。

目前各地AEFI报告率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AEFI报告的标准不统一,而对AEFI的定义、分类、划定报告标准也是基础[7]。因此,针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①加强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正确掌握AEFI监测要求,严格规范进行疫苗采购、运输、储存、管理及接种的操作,降低AEFI的发生率。②继续加强AEFI监测和报告质量。③重视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家长课堂、电视、报刊等形式让公众对AEFI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及时发现AEFI并正确对待,减少纠纷。④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对AEFI的应急处置工作,搞好与外界媒体的沟通,减少因AEFI发生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⑤加强督导,通过定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完善工作方案,提高监测质量,更好地为免疫规划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个案月龄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