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10-14 12:15李曌妍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传统文化

李曌妍

摘 要:传统文化课程是传媒类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不准确、课程学习与专业培养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僵化、考核形式单一、评价标准片面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教学改革应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活动,注重过程性考核,解决传统文化课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传媒类专业

随着国内外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国家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以新闻、编导、广告、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传媒类专业正迅速崛起。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传媒类专业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大多数院校开设的传媒类专业当中,基本都设置传统文化类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不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名称等方面略有不同,但大多属于“文化素质类”课程群,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群相互配合补充,旨在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传媒类专业学生对文化素质类课程重视不够,存在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素质课的现象,甚至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文化坡脚”现象。因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

一、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媒类专业旨在培养在传媒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高素质、全媒化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全方面培养,学生具备传播学、语言学、文学等专业知识和传播、策划、编辑制作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备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传播、运营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文化素质类的课程对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互融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共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代表的文化素质类课程是传媒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指导。传统文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科学合理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地传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目前,以往的文化课程在传媒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考核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课程学习与专业培养脱节。

在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类别和属性并不相同,有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专业、不同属性的传统文化课却在教材、教案、教学范围、培养方式等方面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以艺术生为主,但部分教师没有采用给中文系学生上传统文化的模式,教学大纲、课时设置、教材选用等都没有考虑到艺术学生的文化功底薄弱、接受文化课的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1].盲目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而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造成学生接收消化的内容有限,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文学、哲学、史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在有限的学期和课时安排下,讲解和介绍所有传统文化内容既不科学又不现实。如何将传统文化课程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连接,显得尤为重要。部分传媒类专业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割裂了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与传媒专业核心技能之间的联系,使文化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脱节,造成学生难以意识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其专业发展和人生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难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目前,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课认识不到位,认为传统文化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发展和工作需求关系不大,甚至存在只注重专业课学习,忽视文化和精神层面学习的错误认识。

(二)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僵化。

传统文化课在教学中以教师理论输出为主,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多是被动接收信息,鲜少主动探讨研究。专业技能课因在短期内就能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或者技能,获得一定的成效,而备受青睐。相反,文化课由于课程性质,并不能获得实效,加上教学方式常规化,使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2]。兴趣缺乏,再加上课堂教学手段老化,纯理论“填鸭式”教学输出,使学生以往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受到影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教、学双方难以产生共鸣,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形式单一,评价标准片面。

当前,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单一,多采取期末试卷考试或论文作业等方式进行测评,成绩构成以期末考核结果为主,平时成绩只占相当小一部分。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忽略平时学习与知识积累,只求在期末通过考试或完成作业,平时学习漫不经心,期末突击复习参加考试,或者从网络借鉴引用大量内容敷衍应付期末作业等。另外,以往的试卷考试或期末作业等考核形式,既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又难以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吸收运用于专业实践的能力,考核结果相对片面。考核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极为重要。目前单一的考核方式和片面的评价标准是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鉴于目前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學情况,笔者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传媒类各个专业在设计安排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在普及基础性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针对各个专业的特色专题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效穿插,指导学生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实践中,提高专业创作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具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具备较强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责任,为其从事文化传播、播音主持、节目策划、网络运营、文化创意与管理等各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课教学目标与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不背离,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學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基础。

首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基础理论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普及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属性,设计一定的专题教学,在调整学习难度和深度的同时,尽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结合学生兴趣,设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专题,或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后设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专题。

其次,“以赛促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程知识运用于专业实践中。如指导学生参加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中国风海报设计大赛,中华诗词朗诵比赛等。指导学生运用各自专业技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策划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拍摄微电影,设计海报,编辑公众号文章等。以A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学生创作拍摄瓷文化纪录片、中华礼仪宣传片、重阳节宣传片、“传统文化知多少”街采节目等视频,将传统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既拉近传统文化与个人实践创作的距离,又在实践创作中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纠正文化学习与专业发展相脱离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

以往的文化课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纯理论输出。授课老师虽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和案例,但课堂教学仍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期传媒类专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需要。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综合运用任务式、课题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实践环节,丰富课堂展示活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期伊始,笔者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及学生个人意愿,指导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经过讨论为自己确定一个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名字,并在课堂展示介绍组名的含义。取名释义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进行梳理探讨的过程。以B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某小组取名“绿竹朝雨”,阐释其含义为:《诗经·淇奥》中以“绿竹”起兴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朝雨指早晨的雨水,代表着朝气和活力,各位组员希望自己始终做到朝气蓬勃品行高洁。顺利分组并命名之后,每小组按照要求拟定一项中国传统文化课题,围绕该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团队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研讨,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设计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汇报。以C班(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学生围绕“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礼仪”“中国传统服饰”“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传统戏曲文化”“中国书法文化”等课题进行团队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在整个课题学习和小组活动中,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各个小组均在课堂上展示出系统全面的学习成果,并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实践成果。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媒类专业传统文化课程,除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要重点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将对学生文化认知力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融入考核中。为了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以更灵活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外在表征及内在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解决学生忽略平时学习,期末突击复习参加考试或者敷衍应付期末作业等问题,笔者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力度。除了常规的考勤、作业等成绩以外,加大对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小组课题学习情况和汇报展示情况的考核力度,从选题立意、资料整理、学习态度、成果展示、团队协作等方面对学生的课题探究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自觉运用于专业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蓉辉.“项目式”教学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以传统文化课程群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5(2):106-109.

[2]熊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探研[J].电影评介,2014(22):9-11.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传统文化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