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维度下的当代闽剧作品艺术语言探析

2019-10-14 15:43陈晓卉
艺海 2019年8期
关键词:闽剧艺术语言革新

陈晓卉

〔摘 要〕闽剧是一种具有地域色彩的古老戏曲体例,经过漫长的演变,积累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新世纪当代文化环境的包裹中,内外部艺术氛围悄然发生变化,也对闽剧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陈靖姑》和《红裙记》为代表的传统作品旧貌换新颜,更具人文气息;在《战金山》《林则徐复出》《北进图》等历史人物类新作中,着重刻画了英雄志士不为人所熟知的内心情感与品性。现代戏《别妻书》和《生命》等作品,尝试借鉴其他戏曲艺术的革新方式,将闽剧的题材范畴进一步扩充,也产生了更具现代精神的审美气质。色彩多元,内容丰富的闽剧作品艺术语言促使这一戏曲样态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奏响美妙的乐章。

〔关键词〕闽剧;创作;当代文化环境;革新;艺术语言

闽剧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一种用福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其风格高雅清丽,唱腔圆润优美。在程式化的手、眼、身、法、步结合中,以优美的舞蹈姿态和戏剧化的表演方式诠释人物,揭示剧情内涵。传统闽剧剧目《开封府》《珍珠塔》《杜十娘》《孟姜女》等近千部作品涉及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民俗故事等多个领域。精彩纷呈的内容令人目不暇接,在福建方言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广为流传。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闽剧的发展虽然受到各种外力的不断冲击,但自身发展也日益强大。除了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活态传承领域也不断有新作品或改编作品问世。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日趋成熟,传统闽剧的商品属性明显增强。新近创作的闽剧剧目在审美品位、题材主题、戏剧矛盾推动方式等方面,均注入了更为丰富和具有时代性的新元素。这不仅使闽剧艺术自身得到升华蜕变,也促使其在福州方言区域中的传播扩散保持了旺盛的势头。

一、对传统剧目进行革新化整理改编

对于传统闽剧剧目的改编整理和复排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成为艺术家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社会文化推崇怀旧与复古的大势所趋下,传统闽剧曾经出现过一次集群化的新编创作高峰。基于对社会文化剧变的反思和“不适应”,通过改编传统剧目的方式,闽剧艺术领域随诸多传统曲艺类型向现代音乐发起过猛烈的回击。这一思潮中充满了对文化哲理和艺术追求的深深思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批判色彩。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崭新一页翻开时,随之而来的是虚拟互联网生态对艺术创作及欣赏方式的全面颠覆。对于传统闽剧题材的新编风潮今非昔比,创作的重点与审美趣味也一同发生了剧烈改变。面对新的文化市场诉求,闽剧编创中的文学深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社会受众对艺术作品的功利性、感官刺激性、娱乐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逐渐在审美层面抛弃那些晦涩难懂或意境抽象的作品类型。一些在学界被认为文学造诣高深的优秀作品,在投向市场之后却常常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任何创新都是从传统中来的, 不是从半空中掉下来, 应从传统成功的唱段中吸取营养” ①。因此,剧作家与导演也开始思考在创作中如何主动投合市场情趣,在兼顾主题立意和闽剧传统精神的同时,多运用一些易于感知的显性创新元素,加强幽默感与舞台视觉冲击力,提高观众的欣赏热情。这一方面显现出些许无奈,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生存选择。

《陈靖姑》是传统闽剧中的一部作品,主人公是福州本地的一位民间女子,其生活的时代距今有一千六百年之久。她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帮助了许多穷苦人。在一次抗旱救灾的义举中不幸身亡。当地群众为了歌颂她的品格与功绩,立祠建庙,将其如神明般供奉,成为庇护这方人民的保护神。有关陈靖姑的故事,在戏剧领域被浓墨重彩地表达,将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组合拼接在一起。在20世纪之初形成了闽剧连本大戏的形态,其间所涉及的故事纷繁离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传统8集的连台戏,现当代剧作家曾多次进行简化改编。但从实际改变效果来看,相互之间存在许多雷同之处,由于过度纠结于陈靖姑的形象塑造,造成故事内容繁冗拖沓,立意不够清晰明确。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书记周长赋另辟蹊径,将陈靖姑的神性弱化,体现出其人性质朴的一面。在新剧本中,讲述了陈靖姑为了除妖推迟婚约学法。她有着如常人一般的理想和生活追求,并与丈夫互敬互爱。为了拯救百姓的300名婴儿,她不顾“有身孕不能施法”的告诫进行祈雨,在追缴妖怪的过程中牺牲。与传统剧目和其他改编剧目的立足点有所不同,周长赋的改编增强了人性化色彩,使觀众看到有血有肉的陈靖姑形象。将虚态转为实态,容易为观众所认同。此外,在舞台表演方面,特意邀请到闽剧名家林颖饰演陈靖姑的角色。其表演韵味地道纯正,在唱念做打方面均体现出全面深厚的舞台功力,再加上当代舞美效果的烘托,整部作品在视觉、听觉、感觉层面均新颖脱俗。

另一部传统闽剧《红裙记》取材于清代福州本地的故事。这部作品问世已有百年时间,其间有多种改编剧本,也是闽剧演员日常训练中的经典剧目。各个时期的闽剧艺人以传统剧本为蓝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王仁杰再度对《红裙记》进行改编。在此前的原始版本和几个改编版本中,故事的主人公讲述的是王达官如何街头卖饼,帮助母亲分担生活困难。而在新版本创作中,王仁杰选择了以其母柳氏为核心人物。用细腻的文笔刻画了一位女性忍辱负重,身兼重担的精神品质。这一对剧情整体内容大刀阔斧的修改,促进了戏剧内容的连贯性,也与“红裙记”的剧目名称相得益彰。新作品分为“借裙”“投水”“教子”“会子”“鉴别”“追夫”六唱戏,紧紧围绕柳氏这一人物展开。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这一版本的新剧改编并没有加入直观的现代元素,反而以古朴简洁的舞台设计和严守闽剧行当规程的约束性进行演绎。音乐唱腔中地道十足的“闽”味,可视为创作者对传统闽剧的尊重与致敬。而重新调整之后的主题方向则兼容了古今共通的品质观念,具有随时代共进的艺术特质。

对于传统闽剧作品的改编,不仅可以兼顾本身的受众人群,使其常看常新,同时也增加了本地中青年群体对于这一母语剧种的审美兴趣与关注度。新的编创视野更为开放、深入、自由、包容,并有效提升了舞台表演进程中的节奏感与戏剧张力,博得观众喜爱。

二、在历史人物类题材领域推陈出新

在数以千计的传统闽剧剧目中,有关古典文化的挖掘可谓层次多样,创意多元。神鬼传奇、历史典故、仁人志士、生活轶事都是创作中钟情的对象。如此丰富的题材类型不仅可以引领观众扩充视野,得到知识教化,同时也在代际传播中促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在当代新剧的创作中,秉承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执念,作品题材仍在古典文化领域中寻求着精耕细作,将古今文化济济一堂,唤醒新时代的共鸣。

首先,一些新創作品对传统旧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解构,将其中的精粹部分独立成剧,进行更为细腻的刻画表达。比如,关于女性题材的闽剧作品在传统剧目中相对较少,当代创作中力求弥补这一缺憾,彰显女性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敢精神。新创剧目《战金山》根据传统作品《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改编而来,这一折戏此前在京剧舞台上曾有过演绎。剧情描写了宋高宗年间,金兀术统兵来犯,韩世忠奋勇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陷入重围。其夫人梁红玉施以妙计,亲自在金山之巅的妙高台擂鼓指挥,大败金军。创造了以少胜多,逢强智取的经典战例。传统闽剧注重唱腔、对白和舞台表演,刀马旦行当的武戏并非主流。但为使新创的《战金山》更具舞台视觉冲击力,刻意选择了用刀马旦的方式对其进行刻画。剧中的梁红玉身着红色大靠,分量十足。头戴七星额子,体现出威武稳重的气质。由陈莉莉饰演的梁红玉将圆场、提巾、掏翎子的一系列程式化动作行云流水的表现,使观众感觉到女性人物不多见的威严与从容。该剧的唱腔和台词并不多,重中之重在于“击鼓”表演。这不仅是整个故事事件的高潮,也是将人物精神升华的最重要节点。演员内心的潜台词通过眼神、动作和身段淋漓尽致地表达。随着鼓声大作,营造出一种扣人心弦的气息和磅礴的气势。《战金山》不仅在戏剧内容方面推陈出新,加强了写实感与深刻性,同时也在闽剧表演技巧上精心设计了“大靠出手”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将传统技艺中的“打出手”活学活用。

其次,在历史人物类戏剧题材的“再创作”中,选择更为深刻的文化立意进行提炼,使闽剧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福州被誉为“海滨邹鲁”,具有2200年的文化历史,这里曾经诞生过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是严复、林觉民、林旭等名人的故乡。在20世纪末期开始,有关林则徐的故事就在闽剧舞台上相继出现。《林则徐充军》《林则徐与王鼎》《林则徐复出》等剧目着眼于这一英雄的生平经历,体现其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民族气节。其中,《林则徐复出》一剧分为新旧两个版本。90年代创作的原始作品围绕“事件”展开,紧紧依托禁烟的主题,将大众所熟知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节奏明快。而在新世纪伊始复排该剧时,主创团队认为“禁烟”的话题相对陈旧,且无法引发新时代的审美共鸣。于是加强对人物精神的提炼,以抽象的“担当”精神作为新版的内容主线。这一变化用“四两拨千斤之力”加强了作品的时代色彩,更容易为观众所理解和领悟。在创作中,还尝试采用当代戏剧舞台表演的方式,对舞台布局、服装造型、背景音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力求打破传统宫廷戏的俗套,增强现代感。为使情节衔接紧凑,幕间的换场采用不闭大幕,用灯光管控的方法,并引入了幕间音乐元素,使情节连贯,一以贯之。

此外,在对英雄人物的描述方式上,当代作品不再选择一味平铺直叙的歌颂,而是以戏剧事件为媒,对人性和情感进行深入剖析,避免落入程式化套路。当代人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人物与事件的对应上,即便对事件过程有所了解,但是很难形成对人物理性的认识。传统戏曲创作中大多以史料和民间传说为凭,缺乏深入挖掘或创新编排能力。当代戏剧创作逐渐走向专业成熟,从文学创作和表演思考方面更具人性解构能力,也不再拘泥于流于表面的浅尝辄止。新创闽剧《北进图》便是21世纪以来福建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作品围绕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的关系展开演绎,没有将重点放在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上,而是感情充沛地书写了一段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对父子行为、关系、情感的书写,影射了明清王朝交替之时社会的复杂多变,以小见大地阐释了民族主义的文化主题。从表演层面来看,王羚所饰演的郑芝龙和江忠岩饰演的郑成功惟妙惟肖,英气逼人。该剧中有大段唱词,并在举手投足间留有许多隐晦的画外音。演员的表演举止得当,没有过分夸张的表现,使这一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得到彰显。

当代闽剧创作虽身处全新的文化氛围,但却不忘初心,保持着传统创作语感。结合社会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用具有创想力的编创方式精致刻画历史人物,使他们的形象变得更为生动饱满。与此同时,闽剧在剧场舞台中全新的历练,也使其获益良多,逐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制。

三、现代戏创作中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中国戏曲艺术在经历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发展高峰之后,进入到衰落和被边缘化的困境中。一方面由于外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于传承创新能力难以维系。传统戏曲所关注的文化主题大多历史性有余,进步感不足。缺乏对时代新貌的表述和针砭时弊的批判性,而这或许恰恰是现当代观众所需要和喜爱的。改革开放以来,京剧、豫剧、越剧等领域相继尝试排演现代戏,并利用广电媒体制作戏曲电视剧或戏曲电影,这也对闽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变革思路。“现代戏无法用古装戏的程式来丰满人物。只是用艺术的方式将生活的常态呈现在舞台上,它无套路可言,只能根据演员的经验积累与随机应变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②。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为核心的创作群体,转变创作焦点,先后创作了几部脍炙人口的闽剧现代戏作品,拓展出新的题材领域,也使闽剧表演形态随之得到更新。

闽剧《别妻书》刻画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以英雄主义的侠肝义胆,为革命理想舍弃家庭的崇高精神。当代戏剧舞台上对于“与妻书”的创作形态多种多样,从各种戏曲体例到歌剧和话剧等形式,层次多样。闽剧《别妻书》不甘于重复已有作品的套路,选择了以心理描写为主的切入点,提炼出“爱”的主题,并由此管窥其民族大义。作品以正叙的形式,从林觉民赴日留学开始讲起,分为“隐瞒真情”“觉察隐情”“点破实情”“倾诉感情”四个章回进行详述。戏剧将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为表现林觉民的“小爱”与“大爱”,细致拆分为“灯下看妻”“江边送别”“公堂抒怀”等几个重要节点,将英雄志在“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呈现在舞台之上。虽为现代戏作品,但是主创团队在演唱和音乐层面牢牢抓住闽剧传统风貌,体现出浓郁的“虾油味”。在剧中“灯下看妻”和“我俩生死不离分”等唱段中,唱腔借鉴了福州“评话调”的吟唱方式,使其地域性特质得到显性表达。在乐队配器方面,除了传统闽剧的特色伴奏乐器以外,为适应大剧场的演出效果,刻意增加了交响乐队织体,使音乐大气厚重,历史感强烈。简约现代的舞台歌剧借用了福州本地“三坊七巷”的民居背景,并采纳福建磨漆画的着色方式点缀,使地域风情凸显,韵味十足。

另一部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的现代戏作品《生命》,于2018年首演。作品以长篇小说《走出硝烟的女神》为蓝本,讲述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期间,女队长“陈大蔓”带领50名怀孕女军人突出重围,以牺牲整个警卫连为代价,保住了50名孕妇和新生儿的悲壮故事。作品格局宽阔,以点状描述的方式,将“陈大蔓”“刘雪鸣”“孙红莲”“李大脚”四个出身和性格不同的女性形象在对比中生动刻画,从而推动整个戏剧进程向前推移。这部戏曲作品表演的精彩之处,是将生、旦、净、丑等多个行当进行细致分工,使戏剧内容变得世俗化,真实化。尤其增设了“李大脚”这一丑角角色,在表演中利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口语化的台词表达,使凝重悲壮的戏剧主题增加了轻松气息,也使观众摆脱了对传统革命题材戏剧作品的审美印象。与此同时,作为实践尝试,这部作品可谓一部纯粹的“女性”作品。编剧和导演均为女性,戏剧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敏锐细腻,使作品中添加了许多惊艳之处。比如“染指甲”“22块伤疤”“说胎语”,这些精妙的创意构思都体现出女性创作者和表演者先天的感知优势,为宏大的战争题材增添了一抹柔和清新的气息。作品以“剧诗”为基调,使演员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预留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也便于真情实感的流露交融。

结 语

纵观当代戏剧舞台上闽剧作品的全貌,可以感受到这一地方剧种的勃勃生机和一众戏剧艺术家为之所付诸的心血。无论是在传统旧作的改编、历史题材作品的新创或现代戏的实践尝试方面,均厚积薄发,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和思维革新。在外部文化环境纷繁复杂的条件下,闽剧艺术家们用平和、沉稳、恭谨的工作态度凝神静气地构思编创。对于新时代戏剧的编创来说,既要兼顾历史又需求新求变。优秀的闽剧作品应启发观众共鸣,具有强大的文化覆盖力,能够感染心灵,激励奋进。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将闽剧打造为福建的“文化名片”,以传统韵律滋养当代人的审美情感,使古老的城市文化历久弥新,润泽众生。

注 释:

①郭祖荣. 从闽剧音乐角度谈闽剧唱词的创作[J].福建艺术,1997(03).

②闽剧现代戏《生命》中的丑旦表演艺术[J].艺苑,2019(01).

本文為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闽剧艺术融入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探究》(项目编号JAS17079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闽剧艺术语言革新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尊重生活感受 丰富表现内涵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