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宫颈癌临床特点及发病趋势的研究

2019-10-15 08:52李永霞杨永秀王欣胡丹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鳞癌年龄段甘肃省

李永霞,杨永秀,王欣,胡丹

宫颈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高居第二位的女性恶性肿瘤,超过85%的宫颈癌患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2],也是严重危害我国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略有增高趋势并趋于年轻化[3-4]。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宫颈癌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尤其在农村地区仍较高[5],其中北京市17年间(1993—2008年)宫颈癌的发病率以每年19.58%的速度增长[6];深圳市宫颈癌的发病率从2005年的8.03/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4.97/10万[7];陕西省咸阳地区及重庆市的宫颈癌患者也出现增加趋势[8-9];刘玉琴等[10]研究提出,2013年甘肃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2.18/10万,与全国平均水平(270.59/10万)基本接近[11],而宫颈癌发病率(11.36/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7/10万)。

本研究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是基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在2007—2017年确诊的甘肃省宫颈癌患者,旨在研究并了解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分布状况、年龄变化、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与发病趋势等,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收集200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筛选出户籍为甘肃省、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宫颈癌且未合并其他部位肿瘤的患者,最终纳入1 023例。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于我院初次确诊的时间、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组织学类型(以患者在我院行术前宫颈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依据)、疾病分期以及患者户籍所在地等。仅有4例患者缺失临床分期资料,其余资料均齐全,资料可用率为99.6%,病例资料基本完整,因此,1 023例病例资料全部用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为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状况,将年龄作为分类变量,以10岁为间隔,共分为7组,即:≤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以及≥70岁。病例由高年资的病理科医师用石蜡切片确诊分类,组织学类型根据2014年宫颈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以及其他组织学类型;宫颈癌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期和Ⅳ期。由于部分病例临床分期不明确,故计为不详。其中,临床分期以入院时常规妇科检查以及术后病理报告为依据,若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则以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为准,而确定组织学类型以病理报告作为金标准。此外,为研究不同时段的发病特征,将整个时间序列分为2007—2011年和2012—2017年2组数据,比较其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发病年龄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患病人数的年际变化情况。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患者的分布情况与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纳入甘肃省15个地区的患者,其中患者最少的为敦煌市,仅9例,最多的为天水市,共173例,各地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图1为2007—2017年在我院确诊的户籍为甘肃省的宫颈癌患者的分布情况。由图可得,我院就诊患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东南部,而甘肃省西北部的患者很少。近11年我院确诊的患者总数超过100例的地区分别为天水市、兰州市和陇南市,其中天水市患者最多,为173例,其次为兰州市,为168例,与之相比,患者例数较少的地区主要有敦煌市、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均不足20例,其他地区的患者总数介于27~95例之间。

表1 2007—2017年兰大一院确诊的甘肃省各市宫颈癌患者人数 [n(%)]

图2为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总人数和各地区患者人数的年际变化特征。由图可知,我院近11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年平均例数为93例,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为121例,其次是2015年,为120例,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仅45例,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际变化率为6.98例/年,自2011年以后,除2014年为95例外,其他年份的患者总数超过了100例/年(图2a)。从空间分布来看,我院确诊的我省宫颈癌患者均呈增加趋势,同时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域特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兰州市,为1.33例/年,其次是定西市,为1.15例/年,紧接着是陇南市,为0.70例/年,天水市增幅最小,仅为0.02例/年;而甘肃省西北各市的患者人数变化相对较小,年际变化率不足0.50例/年,变化最小的是张掖市,仅为0.07 例/年,其次为敦煌市,为 0.15 例/年(图 2b)。

图1 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甘肃省各地区宫颈癌患者的空间分布

图2 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甘肃省各市宫颈癌患者人数的时空变化趋势

图3 我院确诊的甘肃省不同地区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其平均年龄的变化趋势分布

2.2 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特征从图3得出,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62岁,患病年龄的变化范围介于45~56岁之间。整体上,甘肃省东南部患者的平均年龄略高于西北部。平均患病年龄大于50岁的地区有:嘉峪关市(56岁)、金昌市(52.36岁)、庆阳市(51.99岁)、陇南市(51.58 N N岁)、兰州市(51.48岁)、定西市(50.52岁)和敦煌市(50.22岁);相反,平均患病年龄最小的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仅45.97岁,其次是酒泉市(46.04岁);绝大部分地区患者的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尤其是酒泉市、金昌市以及白银市,增加率均大于0.70岁/年,其次是定西市和陇南市,增加率大于0.60岁/年,而张掖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嘉峪关市的患者平均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特别是张掖市,变化率达-0.80岁/年。

图4进一步分析了我院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人数及占比变化情况。由图可得,中年患者较多,青年和老年患者较少,其中40~49岁的患者最多,为410例,其次为 50~59岁,为 308例,再次为 60~69岁,共144例,而≤29岁的患者和≥70岁的患者都很少,不超过3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占比情况来看,40~49岁与50~59岁患者逐年所占比例较高,30~39岁和60~69岁以及20~29岁和≥70岁这2组患者逐年所占比例非常接近,其中第一组患者每年所占比例较大。从每个年龄段患者人数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来看,20~29岁,30~39 岁和 40~49 岁的患者均呈减少趋势,特别是40~49岁,其次为20~29岁,而30~39岁的患者减少最小;与此相反,50~59岁,60~69岁和≥70岁的患者占比均增多,其中50~59岁之间的患者增加最多,60~69岁的患者增加较少;其他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

2.3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类从表2可以看出,1 023例患者中,Ⅰa期104例、Ⅰb期169例、Ⅱa期232例、Ⅱb期432例、Ⅲ期74例、Ⅳ期8例,另有4例资料缺失;鳞癌967例、腺癌44例、腺鳞癌12例。此外,临床分期不同,所对应的发病年龄也不同:Ⅰa期、Ⅰb期高发年龄段均为40~49岁,占比分别为50.96%和45.56%,其次为30~39岁;Ⅱa期的高发年龄段也为40~49岁,占41.81%,其次为50~59岁;Ⅱb期和Ⅲ期的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分别占比36.81%和45.95%,其次为40~49岁;而Ⅳ期由于样本数量较少,得到的高发期年龄段为40~49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所有病理类型中鳞癌占94.53%,腺癌占4.30%,腺鳞癌为1.1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以鳞癌为主,腺癌和腺鳞癌的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分别占全部患者的1.96%和0.68%,其次为50~59岁,占全部的1.08%和0.29%,同时,与这两个年龄段相差越大,患宫颈癌的概率越小。见表3。

图4 不同年龄段患者人数的分布和各年龄段患者逐年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表2 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n(%)]

2.4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变化情况为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将所有患者根据2007—2011年和2012—2017年这两个时段分组。由表4可得,2012—2017年的患者例数多于2007—2011年,2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2—2017年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虽略高于2007—2011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在两个时段的变化情况[n(%)]

3 讨论

2007—2017年间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人数在甘肃省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态势,其中天水市最多,占16.91%,敦煌市最少,仅占0.88%,各地患者平均年龄介于45~56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最小的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大的为嘉峪关市。整体上,位于甘肃省中部和南部的患者年龄略高于其他地区。我院确诊的甘肃省宫颈癌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年际变化率为6.98例/年。自2011年以来,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各地区患者均呈增加趋势,特别是甘肃省东南部,其中兰州市涨幅最高,每年至少增加1例患者,而西北地区的患者例数变化较小,不足0.30例/年,出现这种分布的可能原因是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由于酒泉、嘉峪关等地人口较少,距离兰州市较远,交通不便,因此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较少,而天水市、兰州市的患者距离我院较近,故患者较多。此外,我院确诊的患者仅张掖市、临夏市和嘉峪关市呈年轻化趋势,其余地区患者均呈大龄化趋势,尤其是酒泉市和金昌市以及白银市。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变化情况,将宫颈癌患者以10岁为间隔共分为7组进行对比发现,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高发年龄为40~49岁,患者呈减少趋势,其次为50~59岁,患者呈增加趋势,年轻患者(<40岁)和高龄患者(≥60岁)均较少,这与Li等[12]和丁贤彬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发现,Ⅰa期、Ⅰb期、Ⅱa期的高发年龄段均为40~49岁,Ⅱb期和Ⅲ期的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以鳞癌为主(共占94.53%),这与世界上80%~95%的宫颈癌病理类型为鳞癌[13]的结论一致,腺癌和腺鳞癌的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通过比较2007—2011年与2012—2017年2组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发病年龄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4]。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我省经济发展普遍较缓慢,且患者的健康意识薄弱,未能在疾病早期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致确诊时患者年龄较大,主要为 40~59岁,占 70.19%(718/1 023),且Ⅱ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最多,占所有患者的64.91%(664/1 023),发病较晚;②宫颈癌的筛查,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无论筛查水平、筛查力度还是筛查的覆盖范围都远远不够。相关文献报道,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6,15-17]。而本研究发现,近年来不同类型的宫颈癌患者均呈增加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从2007—2011年的(49.01±9.98)岁增加至 2012—2017年的(50.18±9.64)岁,并未出现年轻化趋势,且以50~59岁患者数量增加为主。相关研究表明,加大筛查力度的同时使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及危险因素[1,1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南部,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呈大龄化趋势;Ⅰ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Ⅱb期和Ⅲ期患者以50~59岁为主,这些年龄段患者均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此外,由于医院数据管理系统的更新,本研究仅收集了近11年在我院确诊的甘肃省宫颈癌患者资料,时间序列较短,样本数量并不非常充足,同时缺少甘肃省其他医院的宫颈癌患者资料,但获取不同医院的患者数据非常困难。因此,基于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情况,为了解甘肃省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院的患者来源和分布状况。故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收集更全面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鳞癌年龄段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