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就业现状调查

2019-10-15 09:55孙斓桠潘羽茜叶佳佳张若楠周佳倩张弘嘉袁露程周怡宵
文教资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师范院校

孙斓桠 潘羽茜 叶佳佳 张若楠 周佳倩 张弘嘉 袁露程 周怡宵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和网络采访等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该专业在校生的就读状况和未来打算进行广泛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来本专业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前几年已大有好转,然而与师范生相比,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要加强实习锻炼、强化就业指导、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    就业现状    就业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是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生在职业选择上偏向企业文秘、编辑、新闻撰稿人等文字工作者职业,此类职业对于就职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因此一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更愿意转入师范专业以谋求更佳的职业选择。

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开设时间较短,相关课程不够成熟,学校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因此,对该专业的就业及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基于此,本项目主要以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为对象,通过对学生、老师、往届毕业生及社会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采访,以对非师范专业的教学与就业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本专业的大学生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就业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培养提供思路和数据。

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杭州师范大学历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与非师范两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及升学数据。所有数据均以2014年-2018年五届《杭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的记录作为参考,由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与学生处提供,具体信息如下:

由上表可知,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就业率差距在近两年已大大缩小,非师范生的就业情况逐步好转;在签约率方面,非师范生与师范生的差距相对较小,并在2018年超过了师范生。在升学率方面,鉴于非师范生的专业性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所以2014年、2015年、2017年三届非师范生的升学率皆远远高于师范类学生,在2016年和2018年,师范类学生的升学率出现大幅提升,比例与非师范生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师范生的就业情况逐年好转,且与师范生相比核心竞争力整体增强。

三、调查设计及结果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该专业在校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未来的就業意向,我们重点调查毕业生和在校生,针对毕业生的主要调查内容有:(1)就业态度和职业规划,如理想的工作类型、大学期间是否有过比较明确和系统的职业规划、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所持的态度;(2)相关建议,如对改进培养方案、学校强化非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非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的相关建议。针对在校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专业认知程度,如对培养方案的了解程度、改进后的认可度和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意见与建议;(2)未来打算和就业意向,包括是否考取教师资格证、考研或考公,将来选择从事的职业类型;(3)就业相关问题质询,包括影响就业的各类因素、就业服务需求及增强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锻炼。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对求职最有帮助的资源”一问中,选择“专业实习或社会实践”的有29人,在各选项中居于首位,可见学生对于实践锻炼资源的需求最强烈;在“求职困扰因素”一项中,选择“缺乏实习和工作经验”的最多,有30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问中,18人的回答里有13人提到“缺乏实践经验”。

由此可见,非师范生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其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一方面非师范生在入职前的实践锻炼远远不足,另一方面自身并未找到或学校未能提供适当且充分的实习机会。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生欠缺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就业指导。

在针对毕业生的57份有效问卷中,只有6人表示大学期间有明确和系统的职业规划,36人有但回答很模糊,15人则完全没有相关规划。此外,在校生对于“学校应从哪方面入手能更有效地加强非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选择中,选择“增加职业规划相关课程”的有27人,居第三。

由此可知,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都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汉语言文学在校生普遍缺乏对培养方案的了解。

在接受调查的106位学生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培养方案各个模块的内容,甚至有13.2%的学生对培养方案完全不了解;有将近33.3%的学生选择“缺乏主动性”,还有近33.3%的学生反映学院缺乏对培养方案系统的介绍,仅靠自己难以把握该专业的培养方向。

由此可知,本专业大部分学生对培养方案的了解方式都较被动,普遍缺乏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考量;同时,学院在此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

(四)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生受传统师范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束缚较深。

首先,在毕业生对“未来理想工作类型”的选择中,“教师”被选择的次数最多,且在实际就职过程中,选择“教师”的毕业生数量仍然居于首位。其次,106位在校生中,91.5%的学生有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意愿,大多数还是为了就业;关于对在校生未来毕业去向的调查中,52.8%的同学选择了“学校等教育机构”。再次,在即将于师范和非师范的专业分流中做出选择的77位大一新生,有90.9%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师范。

由此可见,学生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深刻,以致其在就业类型上的可选择范围和就业观念始终受到局限。

(五)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生的社会评价与认同度普遍较低。

在政策待遇方面,学校给予同专业师范生一定比例的留杭名额,而非师范生不享有此项待遇。

除此之外,通过对相关教育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采访发现,相关用人单位,尤其是教育机构对于非师范生的评价和认同度普遍较低。如杭州市、温岭市、温州市、衢州市的教育局与学校合作,每年招收的师范生数量远超非师范生,且对后者的招聘要求远高于前者。

在针对事业企业单位的调查中,相关企业在招聘中非常看重应聘者的专业素质,例如新闻传播、广告设计等行业中有关文字编辑的工作岗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专业和岗位契合度较高的应聘者。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虽然机会多,但覆盖面过于广泛,带来专业和岗位契合度不高的问题,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竞争力不强,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强。

四、结论与建议

非师范生在专业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的确面临压力,为了应对压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非师范生的实习锻炼及其他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如学校应对大二、大三的短期见习和大四的长期实习做出更详细且可行的计划。同时,应当鼓励并帮助非师范生积极进入新闻传播、出版传媒、期刊编辑、广告设计等多类型行业。此外,还可以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常用办公软件或新媒体运营系统的操作、专项文案编辑和语言表达训练等,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对非师范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

学校可以为本专业学生增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开设特色就业指导课程,同时适当开设求职应聘类课程或讲座,为中文系非师范生提供在求职方面的各项指导。

(三)调整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提高非师范生的学习质量。

学校应广泛收集部分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对于当前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中的合理化内容融入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此增强培养方案的系统性和专业指导性;需建立以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反馈和就业市场反馈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的机制,进行学科改革和建设。

(四)非师范生应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扩大择业范围,突破就业困境。

非师范生需将注意力尽量倾注于自身专业的特点,充分学习各类办公软件、新媒体运营系统等彰显时代诉求的技术素质;要积极涉入新闻传播、广告策划、文献编辑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相关性的领域,拓宽就业视野。

(五)地方政府应尽可能优化非师范生的就业待遇,疏通就业渠道,提高社会评价和认同程度。

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可適当增加非师范生的招收数量,使更多的非师范生有机会参与竞争;在招聘和选拔教师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人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刘毅佳.对地方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106-108.

[2]张思慧.提升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9.

[3]方忠.略谈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9(4):74-75.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师范院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河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