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人离职告白话语的影响

2019-10-15 07:16顾杰钰索士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性

顾杰钰 索士心

摘要:本文对2000年-2017年间83位媒体人的离职告白文本进行文本分析,在新媒体崛起、传统媒体面临困境的背景下,已公开的媒体人的离职告白文本从私域话语逐渐转向公共化,离职告白文本不仅透视了行业的发展与变迁,并对公众、行业以及从业者的内部圈层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离职媒体人;告白话语;公共性

2017年尾声,传媒头条对2017年离职的30个媒体人进行盘点,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新京报社长戴自更、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等来自广电、纸媒、互联网等不同媒体行业的媒体人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渠道公开或低调地宣布离职。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和离职媒体人的“自带光环”,他们被公开的离职告白文本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等内部检索工具搜索并筛选出83个有效样本,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博客、微博、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通过对传媒人的离职告白文本分析,试图解读这些离职告白文本公共化对行业乃至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媒体人的离职告白文本,学界已有研究将其定义为“告别话语”。白红义认为,本文所讨论的离职告别话语属于“职业话语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此类话语的出现与新闻业的剧烈变动有关[1]。姜琳琳将我国传统媒体人在十几年内经历的几次大规模离职概括为三次离职潮,认为传媒圈正在经历千禧年之后的第三次离职潮。[2]根据本研究统计,有72%的离职媒体人具有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媒体从业经历,并且也出现了大规模离职的现象,因此本文认为,告白文本不仅仅是行业间的人才流动,更是媒体人在经历社会和行业同时转型时的自我求变与转型。

变革的暗流涌动,这些文本从私域话语逐渐转向公共化,除了引发热议,也对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产生了影响。从媒体人发布离职话语的渠道来看,媒体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博客、微博等一系列网络媒体,将自己的离职话语进行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使其具有公共性并一定程度上引发舆论关注甚至是公众热议,从而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中的一些话语建构,如新闻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对比,传统媒体衰落与新媒体兴起的对比等等,更是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一、对公众: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公众形象

中国的传统媒体曾有过一段辉煌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以《焦点访谈》、《南都调查》为代表的一系列新闻报道都还具有严肃性特征,揭露社会真相、引导社会发展,折射着媒体人的新闻热情和新闻追求。新闻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从业人员也肩负着舆论监督、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从而也逐渐树立起了在公众心目中的专业和权威地位。

这些公开的离职文本便揭开了媒体行业中黑暗的一面,记者们在自己的离职告白中用一个个事实向公众强调一些媒体的腐败。由于政治和商业力量的侵入,传统媒体在管制和市场的夹缝中生存。一方面,媒体限制记者的自由发声;另一方面,一些媒体为了生存逐渐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甚至为了利益进行敲诈勒索。如翟明磊指出自己的稿子由于批评了南京政府而被撤;黄哲斌直接点出“业配新闻”的现象,这些新闻占据正常的新闻版面,使记者的努力付诸东流,并控诉这是“欺瞒读者的,违反专业伦理的,破坏社会信赖的怪物”[3];付涛也在离职信中控诉,媒体若不能成为真正的“公器”,也不应该在市场带來的压力下妥协成为一部仅用来赚钱的“私器”[4]。

当大量媒体人对自己所处的这个行业表达失望,表示这个行业不值得托付,指出行业的现状使自己与原本的新闻理想越来越远,他们不愿与自己起初的目标背道而驰而选择离职时,媒体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变得腐败不堪、衰弱无能,这颠覆了原本在公众心中专业权威的印象,公众曾信任的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坍塌,原有的公信力也一点点被消解。

二、对从业者:对职业意识的打击

“职业意识,包括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角色、媒体功能、伦理道德、工作自主性和满意度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和评价,是新闻从业者的观念体系和新闻价值观,也是影响乃至决定其新闻生产的内在因素。”[5]陈敏、张晓纯曾对 52 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进行内容分析,指出新闻人在离职告白中构建“自我角色认知”,认为离职告白文本虽然以个人为主体,但文本丰富程度不仅于此。[6]大部分的离职文本中,都会包括离职媒体人如对当下传媒行业问题的揭露、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对自己职业困境的抱怨、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思考等内容,像被提到频率很高的社会地位不高、薪资微薄、体制禁锢导致无法自由发声、新闻理想失落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自然会对在职媒体从业者造成一定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对自身情况进行审视和思考,而后使一些人产生了共鸣。

由于从众心理与其他外在压力,这些告白文本让本不想离职的人做出离职的决定、或是让一些心中一闪而过的离职的念头被放大,从而形成一种集体的反抗,由私下走向公开,小范围逐渐变成大范围,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传媒行业生态继续恶化。

根据对离职媒体人的去向分析,在确认离职去向的69位媒体人中,无论是“跳槽”还是创业,约有68%的媒体人选择投身新媒体和互联网领域,这似乎暗示着在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下,传统媒体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的崛起,在职业环境发生变化的动荡期间,大部分媒体人在公开的离职文本中都传达出了一种不健康的职业理念,这些负面情绪更是在大范围的传播中被放大,对其他从业者的职业意识造成冲击,从而会对新闻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媒体人对自己所处的媒体行业的信心被动摇。

三、对行业:传统媒体发展受到挑战

传统媒体一直受到政治和经济两大力量的争夺,受到双方的捆绑,这导致传统媒体很难保持客观中立,更不用说对政治权力、商业权力进行监督,而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传统的经营模式使许多媒体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逐渐与新闻专业主义背道而驰。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离职出走,而发表离职告白并引起关注的媒体人往往是行业精英、行业中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在离开时,往往不仅仅会表达自己的离别情感,还会对传统媒体经营模式进行反思并指出行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媒体行业的发展方向。何超在离职时称自己仍“愿意给这个行业贡献我最后一点力量”[7],在离职告白中说道:“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最本质的变化实际上是技术不可逆转的变革导致了信息传播方式不可逆转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习惯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习惯的不可逆转的变异导致了信息生产和输出方式不可逆转的革命。”[8]

在互联网创造的新的生态系统中,新媒体兴起,他们若是行业内转型,也往往会选择去新媒体开拓发展空间,开始做视频产业或者创办自己的公众号,做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于是,大量的媒体人的离职引起的是大量的人才从传统媒体往新媒体的流动、转移。

记者王晓亮就直接在离职告白中指出:“我相信网媒拥有一个职业媒体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纸媒已衰,新闻不死,媒体人不死,只不过从纸张转向网络后面的云端。”[9]范卫锋也曾在撰写的《新媒体十讲》一书中对媒体行业的未来进行预言并发出号召:“当今中国的新老媒体人,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目前,正处于新媒体创业的历史性的机遇窗口期。”[10]不论是前文提到的媒体人对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的揭露,还是行业精英对行业发展的预测,都使得传统媒体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人才的“只出不进”会导致传统媒体的存活空间缩小,发展受限,同时过多人才涌入新媒体可能造成负荷,使得个人发展空间缩小。

四、结语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许多媒体人选择将自己的离职告白在网络空间中公开,他们不仅仅是在集体展示媒体环境的恶劣、表达新闻理想的幻灭,也不仅仅是通过这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书写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更是希望通过赋予离职信公共性的方式引起公众、行业以及从业者的足够重视,并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传统媒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却也面临着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若能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并抓住机遇进行正确转型,打破传统规则、进行创新发展,使公众能够重新给予其足够的信任、从业者重新培养起健康的职业理念以及职业认同感,传统媒体便能逐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白紅义.《“下个路口见”:中国离职新闻人的告别话语研究》,http://www.doc88.com/p-9465205731173.html

[2]姜琳琳.当下我国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黄哲斌.《乘着喷射机,我离开 <中国时报>》,https://www.19lou.com/mip/board-123456 800982486-thread-183701362939570687-1.html,2010年12月17日.

[4]《<财经>记者付涛致联办的辞职信》,http://finance.ifeng.com/a/20091110/1448418_0.shtml,2009年11月10日.

[5]张志安.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5):50-53.

[6]陈敏,张晓纯.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J].新闻记者,2016 (02):16-28.

[7]何超.《离别前,写给还在传统媒体奋斗的兄弟姐妹》,微信公众号“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2014年6月19日.

[8]何超.《离别前,写给还在传统媒体奋斗的兄弟姐妹》,微信公众号“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2014年6月19日.

[9]王晓亮.《我为什么离开<华商报>》,http://www.sohu.com/a/14244822_154047,2013年11月15日.

[10]范卫锋.《我要做内容的“看门狗”》,http://www.sohu.com/a/40491269_255669,2015年11月9日.

猜你喜欢
公共性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完善建议探析
“物”化的空间
从“多元治理主体‘公共性’管理模型”探索中国红十字会
突破官僚制:电子政务的愿景分析
对抗碎片化:后现代体育的哲学批判及其公共性旨趣
“公共性”管理框架与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