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2019-10-15 15:58雷凤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脑钠肽心力衰竭心肌梗死

雷凤

【摘  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于各时间点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采取了急诊PCI术。于术后1h内、发病12、20、24、48h内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临床心功能评估,以48h内的最高浓度为标准,对于大于400pg/ml的患者进入升高组;其余患者自动进入正常组。结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发病20-24h达到峰值,不同时间点的脑钠肽浓度对于诊断具有不同的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钠肽;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95-01

通过运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可以大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死亡率,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这对于患者血运重建后的获益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使其大打折扣。因此,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在恰当的时间窗口内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并果断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后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讨论造成脑钠肽浓度峰值变化的原因,从而发现其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寻找最佳的诊断心力衰竭的时机。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采取了急诊PCI术。入选标准:年龄≥18岁;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12小时;AMI确诊患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AMI诊断标准根据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标准。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意识不清者。选取的所有病例均根据AMI指南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于肺部感染、房颤等并发症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对症治疗。

1.2 临床数据

1.2.1 一般资料 收集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质量指数(BMI)、既往史、再灌注时间、住院期间诊断资料等。于术后1h内、发病12、20、24、48h内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临床心功能评估,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其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

1.2.2 脑钠肽检测 脑钠肽的检测采取免疫荧光法,医护人员于术后1h、发病12、20、24、48h分别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床旁快速检测,浓度记为P1-P5,20分钟内显示结果,测定浓度范围为5-5000 pg/mL。

1.2.3 分组标准 通过检测各个患者的BNP浓度进行分组依据,以48h内的最高浓度为标准,对于大于400pg/ml的患者进入升高组;其余患者自动进入正常组。

1.3 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评价各时间点BNP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以及确定其最佳临界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4例,急性非前壁心肌梗死26例。患者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患者48h脑钠肽峰值分为正常组與升高组,其中正常组36例,升高组14例。

2.1 AMI后BNP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

AMI患者在术后,总体上而言,BNP浓度在5个时间点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通过Friedman M检验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浓度数据见表2。

经两两比较发现,发病20h与发病24h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8h内,BNP于发病20-24h达到峰值。

2.2 各时间点脑钠肽浓度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病后12h,曲线下面积高于0.768,敏感度高于80%,特异度超过60%,数据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后,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坏死等症状,导致了心肌牵张、心率加快及室壁负荷过大,从而造成了脑钠肽的大量分泌,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脑钠肽的含量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心肌梗死的程度,对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钠肽峰值水平的动态演化规律可以提高脑钠肽的临床检测效率,从而帮助医护人员尽可能及时的发现心力衰竭。

本研究中发现,患者脑钠肽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术后1h后开始升高,至发病后48h,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发病24h左右可以达到峰值水平,并逐步下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能与脑钠肽的分泌有关联,普通人体内仅存在少量的脑钠肽,且以前体的方式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前体裂解进入血液,造成了脑钠肽浓度升高。临床上的医护人员应该更加关注于患者的自身症状,避免漏诊。与此同时,脑钠肽的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动态演变,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临床上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时,应当结合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脑钠肽浓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李慧娣,向定成,张金霞,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脑钠肽浓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8(1).

[2]      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0):63-67.

猜你喜欢
脑钠肽心力衰竭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有创机械通气在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