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古刹美岱召

2019-10-16 09:36云普星
华夏文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蒙古人娘子蒙古

云普星

在内蒙古大青山脚下,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美岱召。说它是城,实则却是寺庙,因为城墙包裹下的美岱召,远看如同军事城堡一般,但进入城内,却是众多佛寺组成的寺庙建筑群。

美岱召,名出蒙古语,美岱意为弥勒,召为寺庙。美岱召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为蒙古右翼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所建。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将蒙古人赶回大漠。败退的蒙古人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其实力削弱但仍为明朝之大患。正德年间,瓦剌部率军南侵,引发土木堡之变。蒙古人寇边入侵让明朝极为惶恐,遂多次修缮长城,加强对蒙古人的防备。嘉靖年间,俺答汗崛起于蒙古草原之上。俺答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之后,为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人坚毅果敢,悉知事理,他经营丰州川(土默川)数年,兵强马壮。他东征西讨,吞并周围大部分部落,将分裂的漠南蒙古又合为一体,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政权。俺答汗在统一蒙古右翼部落之时,也在努力促进与明朝的关系。蒙古与明朝常年兵戈不断,双方损耗巨大,因此俺答汗迫切想要与明朝达成和解。明朝为了解决边防危机,答应与俺答汗通市贸易。在俺答汗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迎来了弥足珍贵的和平。

与明朝积极处理好关系之时,俺答汗对内巩固部落联盟,建章立制,对外扩张领土。俺答汗兵锋指向青海、西藏地区,将其势力扩展至西蒙古地区。因该地喇嘛僧侣较多,佛教氛围浓厚,俺答汗开始崇信佛教。回蒙古之后,决定政教并行,立政教二道,用以治理幅员辽阔的蒙古草原。1572年,俺答汗向明朝求取佛教经典,并请工师五采在大板升城中建立第一座黄教寺庙,到1575年寺庙初具规模,取名为灵觉寺。1578年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相会于青海湖东畔, 在仰华寺举行了十余万众的盛会,正式皈依藏传佛教,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建立起了亲密关系。

大板升城原是俺答汗所建政权的政治中心,因异常重视藏传佛教,遂将灵觉寺修于城中,此后,灵觉寺便成了蒙古地区的弘法中心之一。出于弘佛目的,俺答汗又在蒙古地区修建召庙多处。俺答汗死后,三世达赖应邀前来超度俺答汗,并于此后留在蒙古地区弘扬佛法,期间灵觉寺便成为三世达赖的住宿点之一。俺答汗妻子忠顺夫人三娘子,继承了其夫的政策,先后侍奉两位顺义王。在她的努力下,蒙明边境维持了40多年的和平局面。期间,明朝对于蒙古人笃信佛教的行为极为支持,经常将内地的经文经书赐予蒙古人。明朝方面的支持、外部环境的安定和得道高僧的努力,给藏传佛教重燃蒙古草原创造了条件。藏区格鲁派为了加强与蒙古人的联系,选俺答汗重孙为四世达赖。灵觉寺是四世达赖悟法的地方,该寺因此显得更加尊贵。其后,四世达赖需要去藏区主持相关事宜,蒙古地区缺少一位弘法的宗教领袖,格鲁派将麦达里请去弘法。1606年,阿勒坦汗的孙媳忠义夫人五兰妣吉,为迎请麦达里活佛在灵觉寺加盖了泰和门,门上刻有石匾,匾上刻有藏汉两种文字,藏文为横刻,汉文为竖刻。寺庙此时名字从灵觉寺变为美岱召,原因有二,一是因麦达里活佛坐床,蒙古人为了表示对活佛的尊重,改为美岱召;二是因寺中供奉有银色的弥勒佛,故称美岱召。美岱召只是蒙古地区人民对该寺的称呼,中原王朝仍用灵觉寺之名。

清朝时期,清政府出于统治需要,重视满蒙一体,从历史沿革等方面极力促成两个民族的融合。满族人也非常崇信佛教,因此对蒙古族信仰佛教之举也是大力支持。除了修建五当召等其他召庙之外,对美岱召又进行了修缮与扩建,如大雄宝殿的壁画很大部分是清朝时期重新绘制。康熙年间,赐名寿灵寺代替灵觉寺之名,并新添活佛府(俗称佛爷府)等建筑。庙中现仍立有三口铁缸,缸上印有乾隆年号字样。然而寿灵寺之名只是被官方所使用,附近居民仍然习惯于称呼其为美岱召,以至于附近的居民最终将这个名字变成了村落的名称。

民国时期,因国力衰弱,对该召只是进行小规模修缮。西万佛殿门口立有一个铁钟,钟上题有“美岱召天神堂,民国十一年立”的字样。美岱召在文革时期遭受毁灭,很多古迹被毁坏。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拨款进行修缮与复建。1997年被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以后对寺庙外围进行商业开发,有了现在的规模。

美岱召现有大雄宝殿、琉璃殿、乃春庙、佛爷府、西万佛殿、太后庙、达赖庙、八角庙、宝丰塔等建筑。

大雄宝殿位于寺院的中心线前端,其由三座歇山式建筑连接而成,前面是两层楼的门阁,中间是大经堂,最后是空旷的佛殿,墙上有壁画。大殿门外有听经松,相传是明代建寺时所植。

大雄宝殿西侧为乃琼殿,麦达里活佛曾在此坐床传教,清代改为护法神殿。其后方为八角庙,庙内供奉大威德金刚尊神。其左方为佛爷府,曾是麦达里活佛来本召的临时居所,后因其他原因被闲置。佛爷庙后方为西万佛殿,原为麦达里活佛传法之所。

琉璃殿位于大雄宝殿正后方,殿前两旁为罗汉堂。该殿原是阿勒坦汗的的议事厅,后来改为三佛殿,是召内最精致的明代建筑。

大雄宝殿东侧有太后庙,传说是蒙古女杰三娘子的灵堂。殿内原来放置一座檀香木塔,传说是三娘子的骨灰塔,因此又称为三娘子庙。太后庙后方为达赖庙,此庙单独建一小院,院内有一株500余年的柏树,是为了迎接三世达赖而种的。其后四世达赖也曾居住于此,庙之名遂为“达赖”。该地也曾是乌兰夫早期革命活动地,主殿两边的旁殿中,有乌兰夫、王若飞等人革命时期的事迹介绍。

美岱召背靠大青山,山上修建一白塔名曰宝丰塔。塔内祭有一代枭雄阿勒坦汗的骨灰。

现如今的美岱召,已经是一个集英雄崇拜与宗教信仰于一体的寺院。美岱召在每年五月十三日至十九日都会举行灌顶法会(又名三娘子旅游文化节),纪念俺答汗及其妻三娘子皈依佛教。五月十三在大雄宝殿内进行“活佛摸顶、活佛讲心经”活动。五月十四日,僧侣们念诵吉祥经,上山挂风马旗,洒飞马纸。五月十五日,在城墙内念诵一千遍阎罗护法经,跳神舞。五月十六日,在城墙内进行独勇大威德金刚火供。五月十七日,请财神念招财经、吉祥经和超度经。五月十八日,进行三娘子诞辰纪念活动,在钟金哈屯享堂举办仪式。此项活动每年参加的人非常多,成为美岱召最为重要的活动。

美岱召,是蒙古人精神的象征,在这座城寺中,你可以体会到俺答汗与三娘子草原英雄的人格魅力。它是蒙古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美岱召承载着蒙古地区弘法的重要任务。它更是民族友好的见证,无论是俺答汗还是三娘子,他们都是蒙汉关系的积极维护者。美岱召,它奇妙的历史,蕴含的精神与友谊,吸引着更多的人去研究与探索。

猜你喜欢
蒙古人娘子蒙古
下下签
《蒙古秘史》中的奶食文化研究
蒙古靴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花鸡娘子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三娘子
拍马屁
浅析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情结
喝酒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