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2019-10-16 04:38冯存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华历史素养

冯存祥

摘 要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日益迫切和重要。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以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精神的寄托,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孕育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课堂不该仅仅是一条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线,而应该是一个面,有血有肉,有精神,有信仰,有思想。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教师才是合格的,也就能主动地在历史课堂上中引入传统文化,使学生的历史知识丰满立体。

1通过价值观引领,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教材中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探讨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价值观的引领,如果能列举乡土史的例子则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比如我曾经给学生们讲述“为保家卫国而光荣牺牲”的英雄人物郭洛罗·海龄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印象尤为深刻。通过阅读海龄的档案,让学生在多角度探讨海龄的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联系到我们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就是“和”字。它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核心,而海龄正是得其精髓,在国家危难面前,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在无形当中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注重启发,将历史和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中渗透的一大难点是,由于初中生对什么是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加上又是历史课,而不是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致使学生们很难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时,必须加以引导和启发。比如在学习活字印刷时,教师就不能只是依据历史课本一语带过,对于这样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教师必须要告诉学生为什么是活字印刷而不是别的什么有资格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教师要结合古代印刷技术的背景,从活字印刷技术推动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促进文化发展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启发学生认识和思考:为什么活字印刷这样一项在现代人们看来非常落后,费时费力的发明,在古代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学生们从活字印刷技术发明之前以及发明之后,我国文化交流和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惊叹活字印刷的巨大价值时,学生门才能真正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地位。对于指南针,火药术,造纸术,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也要按照这样的方法启发学生。

3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目标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三大基本目标。试想,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担当和道德品质,人类在探究某个历史现象和调查某个历史事件时,其往往会受到利益的诱惑而不能坚守底线和约束自我,从而发生见利忘义之事。历史道德是学生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契约精神,那么就会变成只会背书、而不会成长的机器人。在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时,我没有将思路局限在课后习题作业中,而是让学生以“哭泣的长城”为主题作一次探究,即针对近些年来游人在长城随意涂抹、刻字、乱扔果皮纸屑等现象和行为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文章主题鲜明、逻辑清晰、观点新颖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我布置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各个小组还要记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各自的学习态度等事项,以便我清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是可以让学生分工协作地搜集资料,在探讨问题时形成较为亲密的联系;二是可以让他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自己的历史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三是可以让其在阐明自己观点时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4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隐藏在历史之中。由于很多历史教师文化修养的不足,一方面是难以发现,一方面是即使历史课本中出现一些明显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当成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给学生造成传统文化不重要,或者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附属,没有多大价值的错觉。比如在学习明清文化时,对北京紫禁城的教学,教师总是从历史事件出发让学生们认识紫禁城,而对紫禁城的建造背景,布局特点,文化含量视而不见,即使课本已经在小字上对紫禁城的文化特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也不能引导学生去阅读,致使很多历史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就这样被埋没了,非常可惜。有鉴于此,教师就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兴趣,只有这样,历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才能更好地履行其自身使命。

紧密结合传统文化研究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渗透整合,进一步开发完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获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学科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整合的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注重深层挖掘、重视熏陶感染和情感的体验。

5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重而道远。在中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师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历史作为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一定要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闫科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山海经,2018(18).

[2] 姚德健.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3] 杨启慧,罗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乱象及其破解[J].教学与管理,2018(22).

猜你喜欢
中华历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