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工业互联网,为造船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2019-10-17 08:28牛岩
船舶经济贸易 2019年9期
关键词:产业链船舶工业

本刊特约记者 牛岩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举措,从安全体系、标准制定、网络推广等不同层面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在日前印发的《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业内专家表示,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化布局,有助于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水平,应对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新风险、新挑战,同时也给船舶行业更好地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遵循。船舶行业本身涉及的生产要素庞大且复杂,发展工业互联网必然助推船舶建造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将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倒逼船舶工业加速转型升级,进而为造船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发展势在必行市场规模明年达7000亿元

在今年8月举行的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推出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直面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需求,融合了工业互联网最新理念、价值、技术、功能、范式和流程,形成了指导国家、社会、产业、企业等多层面工作推进的一套综合性体系框架。该联盟秘书长余晓晖还在解读中表示,当前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各个行业对工业互联网进一步实施落地的需求愈发强烈,现在已经到了融合的拐点,《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发布,将进一步丰富工业互联网认识的理论内涵,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施的指导框架。早在2016年,该联盟就已推出《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用以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应用实践等多层面的合作。此次推出的2.0版本则是在1.0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迭代的版本。

其实,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一直为各界所关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举措,如《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从安全体系、标准制定、网络推广等各层面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这些都对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

2018年,中船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推出船舶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船海智云”,为船舶产业链企业提供设备物联、协同制造等专业的工业应用,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供需对接等多样化平台服务,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的作用。据悉,“船海智云”贯穿船舶海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运营、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形成了覆盖行业产业链的云应用集群,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可支撑船舶行业产业链相关企业间的供需对接、计划协同、制造协同、物流配送等,提升上下游协同能力。业内专家表示,这不仅是我国骨干船企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有益探索,更为我国船舶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石,对推动船舶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乘法效应发展工业互联网任重道远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进而极大地激发生产力。船舶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也不外如此,通过船舶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满足供应链上下产业生产管控透明化、设备远程运维、研发设计协同等核心及共性需求。

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跨领域综合性,有助于推动各类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会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专家表示,这种乘数效应将倒逼船舶行业加速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积极发展智能船舶,打造智能船厂,在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以“船海智云”为例,该平台为分布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上的智力资源、制造能力提供汇聚平台,利用工业软件,基于产品聚集船舶行业产业链上的设计院所、船企、船用设备配套厂商、船东、船级社、物流企业、船舶贸易公司等行业关联单位,将贯穿于船舶相关产品研制生产全生命周期,最终构成以大型船舶总装建造企业为核心的大型工业生态圈。业内专家表示,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够助推船舶行业的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和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建设,帮助产业链相关企业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能力。

当然,发展工业互联网不单单只存在于平台层面。除上文提到的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外,规范工业互联网标准,也是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的重要力量。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了《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导,其中明确提到,《工业互联网船舶对象标识符解析体系通用要求》正在制定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船舶标识编码规范》待制定。由此看来,船舶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也是任重而道远,业内专家建议,船舶行业应抓住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强化科技创新等基础能力建设,持续为推进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猜你喜欢
产业链船舶工业
筑牢产业链安全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船舶!请加速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工业人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