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德与法治》平台提升中学生文化自信

2019-10-17 08:41王秀
考试与评价 2019年8期
关键词:提升方法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

王秀

【摘  要】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本文结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从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强文化自信、学科能力培养中树立文化认同、主题探究活动中培养文化自觉三个方面探索提升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程。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文化自信  提升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强文化自信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知,要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彰显着浓浓的文化底蕴。七下第三课《青春有格》中引用了孔子“行己有耻”、朱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底线意识。本课还引用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鼓励学生革除自身旧习,展现人性美德。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素材选取中,我们还儒雅地增加了诸多文化元素,如:第七课《家的意味》中家文化。家在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家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在我们归心似箭的步伐中;家在欢声笑语的年夜饭桌上;家在我们的家规家训家风里;家在“百善孝为先”的传承中;家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中……又如: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生命文化,新授课教学时我们以课前制作的电子相册《童年!你好》为导入,以视频《生命接续的力量》为话题,以《命运交响曲》为背景,帮助学生体悟“作为人类进程链条中的一环,我们不仅接续着前人生命的精华,也应承担起人类永恒的接续责任”。生命的传承是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的血脉关系;生命的传承是用于捐出身体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正义之举;生命的传承是我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大西北、我要回乡发展的忠诚志向;生命的传承是我虽生活在海外、我仍自豪我是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

二、在学科能力培养中树立文化认同

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在教学时限内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生动而鲜明地突出重难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如辩证思维能力、多角度思维、联系思维等,通过活动设计、思维能力锻炼,让学生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我们适时开展了学科能力培养活动。如:七上第七课《让家更美好》教学中,针对“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例如“埋儿奉母”“戏彩娱亲”“刻木事亲”等故事展开讨论思辨活动。学生不断在质疑探讨中得到了以下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亦有糟粕,我们既要继续传承传统美德“孝”的精神内涵“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孝敬父母也要基于民主平等,在当今时代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七下第六课《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中,针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联系的思维分析问题,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应尽己所能为集体发展做出贡献,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这符合古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萬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又如:七上第三课《认识自己》中,老子说:“人贵在认识自己”。我们通过展开“照镜子”活动,引导学生从自我反思、他人态度和集体评价等多角度来认识自己,能全面看待自身优缺点,客观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重视集体的意见,并逐步树立“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的文化认同。

三、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培养文化自觉

主题实践探究辅助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形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秀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广大青少年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汲取博大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赋予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养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在《道德与法治》主题探究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如: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中,我们倡导感恩有三种形式:用心来感觉,用语言来表达,用行动来报答。具体操作为“四个一”,即一件小事:孝敬父母在行为表现为帮助父母。请你通过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为父母分忧;一次交流:与父母交往,应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可以和父母交流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也可以走进父母心灵,了解他们的心情感受;一份表彰:孝敬父母更应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进步,通过努力赢得一份表彰,让父母开心;一封告白:一句赞美的话语,一段真情的告白,请你将它们浓缩在一张精美的卡片上,给父母一份美丽的礼物。在“孝心”转化为“孝行”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文化自觉。又如:第一课《少年有梦》中,开展“少年中国梦 青春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从习主席自身的少年梦发展为中国梦历程,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人生梦想,并邀请老师、家长和同伴提出实现梦想的可行性建议。帮助学生在认知上全面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情感上充满实现中国梦的自信、行为上增强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为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为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能量。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功崇惟志,业光惟勤”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

以上是结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重点挖掘其中对社会责任,包括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尊重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素养的培养。当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割裂的,在《道德与法治》实践中我们将在延续文化自信培养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继续探索挖掘、创新实践,为学生培养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提升方法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