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翼三变

2019-10-18 09:28行湘
西湖 2019年10期
关键词:蜃景鹭鸶风暴

行湘

因为那是有形世界的最小部分。

——博尔赫斯《环形废墟》

据我所知,景是在遇到大蝴蝶的第三个黄昏出发的,随行的只有她的影子。前两个昼夜她都将自己锁在屋里翻阅各类古旧典籍,查寻有关梅花、蝴蝶与星辰运行的记载,试图猜解这个终于向她闪耀的幻相世界的普遍谜题:不寻常的蝴蝶指示了唯一的静止所在。第三天黎明,她寂然跪在地板上,无限感恩命运及时的谕示。现在黄昏来临了,她穿过草木衰颓的北城门,沿着青石板路往河边走去。途经一个分岔的路口,向左通往城里的“电影院”(只是当地一个徒有其名的称呼,那里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电影院),狭窄的街道两旁有小贩支起烧烤的炉架;她往右走,远远望见船系在树边。月亮出来了,她解缆绳时发觉,那株难以合抱的树木浑身刻满眼睛,于是重新想起蝴蝶鳞翅上的奇异花纹。起初的印象只是一些散乱的线条与色彩,经过回忆那不确定的变形、聚合与提炼,最终从一片混沌里浮现出稍有规则的图案雏形。蝴蝶的整片右翅覆有连绵奔逸的曲线,好像一排垂落的打着无数细结的绳子;巧合在于左翅,其上散布的几何图案,在她的想象里,仿佛两只明硕的眼睛上下相叠,密密环缀着唇痕,从千百个不同角度看去,似乎可以拼成千百张不同的脸,或者一张脸的千百种不同表情。她在对那些潜在表情的构形里,感到一种无可避免的悚然。

天上传来水鸟的鸣叫,景与她那颀长的影子乘着船只,顺着河流往前漂去。在河流上,影子首先发觉昼夜在颠倒。原本她们从黄昏启航,天色却逐渐明亮,两人度过一个心事重重的白天,捱到破晓,望着天边的云霞逐渐暗淡,那之后,夜晚终于如期降临。最初的这个夜晚,她刚一睡着,立刻卷入一个富于暗示的梦境。梦里一张高阔的脸,如同一个山崖立在她眼前,不停变幻着贪嗔喜怒的表情。倏然从半空中涌出海水,舌头一般,灵巧一舐,将种种表情一并抹去。她在一张脸的空茫里骇醒。第二天一直下雨,第三天、第四天都翳满阴云。到第五天,天气晴朗,她将整个拂晓用于心斋,天黑以后,群星毕现,她通过北方玄武星象、一面小圆镜子、一枝芦苇、几句银亮咒语来祝祷神灵,卜问梦境的深意。结果只得到一些晦涩难辨的征象。

第十二天的时候,景诧异地发觉蜿蜒的河道或长或短,每隔一段就出现驼峰般的耸起;水流却不回旋,托着航船仍然向前奔涌不歇。同时影子注意到,她躯壳的褪色现象似乎迟缓下来:踏上河流之前,景的右肩胛骨、肚腹左侧以及右脚脚趾都已经透明,现在半个月过去,只有左耳耳垂部分褪色,宛如一只晶莹的耳环。影子的猜测因而是,症状的缓解与马鞍形河流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作为一个幻像,景在开始面对褪色的普遍宿命时,偶然在河岸边遇到大蝴蝶,不得不说是一种珍奇的幸运。依循蝴蝶的指示,她们有望抵达变幻世界的唯一静止所在。第二十五天夜里,景再度坠入有关脸的梦境。那张疏阔的脸(或许是另一张脸,她记不清了),这回铺成一片麦田,不知哪儿飞来一群蓝孔雀,将四散的所有表情都衔走了,挂在远处树林的枝条上晾晒、吹风。她醒来,仍然不明所以。

但梦境的迷离很快得到现实解释。第三十三天,小雨,她们抵达一个洞窟,仿佛远古时期的画廊,四面都是奇异的壁画。循着朴拙的画面,历历是麋鹿浮海、鲸鱼扶风、鹳鹊衔珠、鸟人跳舞,种种色色,构成太古万物的一个投影。奥秘在于,一切事物都绘有某种花纹:无数表情的线条。有时是怒的半撇眉毛;喜的一角嘴唇;或者哀愁的一只泪眼;或者只是情绪平平的鼻梁弧线。在鲸鱼尾、麋鹿角,甚至云雾里、水波里,到处可见表情惘然的形迹。拂晓了,景在昏暗的洞窟里踱来踱去,竭力思考蝴蝶的线索、梦境的启示与洞窟的壁画之间可能的关联;灵光一闪的瞬间,她轻盈地被摄入壁画,就在影子面前,变作画里一个简笔勾勒的小人。扁平的空间里,她用同样朴拙线条的眼睛望向临近那匹线条朴拙的枣红马,镇静地知道自己正面临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抹除事物身上所有的表情花纹,要么仔细甄别、采摘并收集起来,如同收集秋天的浆果。于是壁画以外,影子看见她比出一个安抚的手势,然后小心地摘下枣红马鬃毛上的一对苦闷的眉。

事情的进展似乎并不如预估艰难。景成为线条人物以后,仿佛也同时拥有一种辨认线条的天赋,或称本能。她善于捕捉那些最为隐匿的表情纹理,连鲸鱼牙齿缝里的唇吻也能找见。此外,她还(很不好意思地)拔取了一些枣红马鬃毛用来将采集的表情碎片串起来,搭在肩上,一路听到仿佛窃窃私语的声音。壁画世界里的时间是无法计算的。她在线条构成的万物之間自由行走时,仿佛能隐约感到此处时间如同某种稠密的松脂,介于将凝未凝之间。她一边择下麋鹿角上一只喜悦的眼睛,一边疑惑这是否可能就是蝴蝶指示的静止所在。但她立刻就看见那只蓝孔雀,在麋鹿上方不远处一株古木下,第一眼几近确认,就是她第二个梦境里那群蓝孔雀里的一只。她对蓝孔雀衔走表情印象深刻,奇怪的是,之前在壁画以外仔细观察过,那时似乎并未发现有蓝孔雀的踪影。这只仿佛随其抉择而浮现的蓝孔雀,铺展开梦境里始终合拢的尾屏;不是想象里的绚丽,却是整幅壁画唯一一片彻底的空白。她感到一阵甜蜜而酸楚的战栗,梦游一般走到那片近于虚幻的空白前,将那只喜悦的眼睛镶嵌上去。霎那间,她看到微光荧荧,有如一个不再沉默的答案。

将所有表情缀满孔雀尾屏之后,景看见了那扇虚掩的门,遍覆蓝翠的羽毛,中央门环处两只似曾相识的明硕的眼睛,一只慈悲,一只怨怒。金黄的光线自门缝涌出,她透明的右肩胛骨熠熠闪光。她此时不再是线条的了。在一种隐约的觉知里,她以颤抖的指尖推开了门,发觉自己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镜廊。两侧廊壁交错地布满形状各异的镜子,镜子里摇曳着无数烛火的倒影,以及倒影的倒影。她在左侧一面镜子里看见跟随在后的影子,影子透过右边另一面镜子看向她:她们的虚像在镜子里面面相觑。但她与影子同时看见了更多。镜中火与影的跳跃之间,景看见了一枝海棠、一座雕像、一个想象的吻、一些无法抵达的过往。在一个由镜像、记忆与渴念组成的世界里,她倏尔洞察自身这样一种事实:她对于一瞬虚有的执迷,如同一个赌徒,缘于潜藏的无法面对幻像身份的焦虑。她潸然泪下时,影子微眯着眼,凝视镜子里一种晦暗的可能。

沙漠等候在镜廊尽头那扇门外。景与影子双双都是一副惘然的眉眼,望着来时的镜廊以匀称的扇形逐渐消失,别无办法。起初她们满心疲顿,在沙丘上四处张望,胡乱揣测这从天而降的沙漠的可能意味。影子有一刻怀疑景在壁画里作了错误的抉择,暗示她或许更应遵照第一个梦的启示。景试图分辩,一切梦兆殊途同归,沙漠与蝴蝶之间理应存在某种隐秘联系,结论是,她们仍在正确的追迹路上。尽管表面如是声称,她却心知肚明线索在此断裂的事实——在沙漠里追寻一只(也许从未来过的)蝴蝶的影迹纯属谵妄。这一天,她们待在原地,各自眺望一个方向。黄沙茫茫间,她们萧索得像一对逗号。拂晓的时候,她们观赏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华美落日,暂时愉快起来。有平铺的沙漠作背景,落日看去无限浑圆。景想到镜廊门上那只慈悲的眼睛,影子则说更近怨怒的那只,毕竟更圆。

事实证明,她们跋涉沙漠的努力一如预想,确是一场困顿的徒劳。一些争辩之后,景与神情冷淡的影子商议好同时寻找蝴蝶或出路(看看能先找到哪一个)。景提议利用原始但简明的办法,按照北极星的璀璨指示向北行走,以防迷失在沙漠的迷宫里。于是她们整个白天在炎阳底下睡觉,黎明时分出发,夜晚则不时辨认天上隐形线团的线路,披着刺骨的寒冻瑟瑟前行。这样不知走了多久,她们一路上不辞苦倦,反而错过了某个异样的讯息,等到惊觉的时候,似乎事态已晚,白昼的大半部分已遭到黑夜的侵蚀,最终的隐没看来无可挽回。现在她们只有无尽的夜晚了,仿佛置身在巨龟一团窈暗的肚腹里。最初月亮都不见,聊作安慰的只有满天旋转的星辰。缘于某种隐秘的影响(猜测为磁场或引力),景无法施行卜占之术,也难以踏入藏有兆示的梦境。夜长无聊,她的趣味只好在于,从各个角度以虚线连接星辰,组成不同图案,照此想象某种动物或器具,她谙熟如何发明新的星座。在永夜行走,其间她们遇到过两次沙尘暴,凭借动物骸骨(大概是骆驼)才勉强不被卷走,还遇到过一次响尾蛇,三次蝎子,一些橘红翅膀的胡蜂,好在毒物对幻像幻影都不构成威胁。但影子终于忍无可忍。她看到单一质素如沙粒或黑暗的无限弥漫,她们困在其中有如钟形玻璃罩里的可怜昆虫。这一始料未及的处境揭示出一种双重迷失。面对饕餮般的没完没了,她说不清是更无望,还是更厌烦。滞碍之际,月亮出来了。永夜的月亮圆且硕大。影子徘徊在沙丘阴影里,天上的银河宛如一条绮丽的长蛇蜿蜒向前。景在月亮底下,感到一种隐晦的惊怯。——蝴蝶无处可寻。

影子决定往南返回,至少消弭一种没完没了,同时探索消弭另一种的可能。景也只好不安地跟随在后,一路自言自语有关蝴蝶、永夜与响尾蛇的种种猜想。果然走不多久,白昼就重新逃逸出来,抑或她们逐步回到了白昼还未遭蚕食的地方。尽管精疲力竭,但总算重新拥有一个正常交替的日夜。她们试探着继续往南行走,密切留意夜晚的时间刻度,按照有时显现的对称原理,她们怀疑南行可能遇到一个永昼。与永夜相比,毕竟永昼更符合通常对于出路的想象。天气愈发炎热,途中有次下雨,雨滴只落到半空里就化为乌有。但是预想的永昼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蓬勃芜漫的红柳树林。夜晚她们在树林里度过,愉快地想象着藏匿的水源,在皎洁的月光里却察觉到周围逐渐起了幻变:红柳树干枯槁成鳞皴的石雕,花叶变作深彤浅绯的长鸟羽纷披在枝条上。风吹起来,满林的参差仿佛鸟雀起飞的循环。随后,幻变波及到她们。她们感到自己成为两个油彩面具,扣在飘拂的丹羽里,整个夜晚被隐形的鸟喙笃笃敲啄。在敲啄的痛楚里,影子梦见一只浑身雪白的老虎。白虎从她梦境的豁罅处跳了出来,四爪轻捷地落到景的梦境里。树林的圆月照得两个梦境一样明朗,影子依稀看见景卡在一扇石頭窄门里。庞大的白虎从她头顶一跃,就跳到窄门另一边去了。

第二天天亮,她们从面具恢复原状。影子留心发觉景的褪色重新剧烈起来,有如不怀好意的藤蔓,透明从脖颈往下伸展直到盘踞大半背脊。她清楚地看到景的骨骼在烈日底下闪耀,同时感到惊惶与快意。而景似乎无法从面具的变形里清醒过来,开始出现颠倒错乱的症状。她常常以为自己仍是一个油彩面具,不同的是,现在她想象自己沉在海洋深处,随着潜流四处漂荡,遭到鱼群的咬啮,那只怨怒的眼睛远远地在海面俯望着她,有时是那只慈悲的眼睛。她在每个幻觉里恳求那只眼睛宽宥她,甚至号啕大哭。鉴于红柳树林的诡谲莫测,影子带着迷狂的景往东行走。她利用自身的特性,根据太阳来判断方位。在观测太阳、沙丘与影子时,她每每感到沙漠形态的万般变幻都归于一种漠然的了似:这座似变非变的迷宫特以一览无余来达到混淆的目的。一天黄昏醒来,影子发现黄沙上有庞杂的蹄印,似乎是马或牛,据此推测夜间大概有巨兽群经过。再往东走不远,她们第一次见到沙漠蜃景。并无想象里的亭台楼阁,蜃景里一道长河逶迤流远,两岸森森然,云气苍茫间,仿若矫龙自在游走。景还执意声称自己看到一群不知是仙鹤还是天鹅的青碧色鸟类飞过河流。在这以后,蹄印与蜃景持续出现。影子很为蹄印焦虑,有几个晚上一刻不睡,警戒那些夜间经行的巨兽群,最终却一无发现:那些庞杂的蹄印仿佛凭空而来。景却只顾沉迷在蜃景里,终日絮叨那群不知是仙鹤还是天鹅的鸟类。影子听了异常躁怒,好像积郁已久的火山骤然爆发,不住地叱责昏蒙的景。事情仿佛无限滑向幻灭。

过后重新回想细节的枝枝蔓蔓,影子觉得解谜过程近于一个背谬的玩笑:清醒者因其清醒困于惘惘的谜面,而迷乱者以其迷乱通往明悟的谜底。谜底的揭示从一场暴雨开始。首先,忽如其来,一场天降暴雨足足下了两天,在沙丘的低凹处形成了小片积水,景很高兴地玩水。随后,月亮首次出现在蜃景里。景看到蜃景里的月亮,硕圆明朗,以为是那只慈悲的眼睛。那只眼睛现在从蜃景里俯望着她,她的错乱陡然发作,啼哭不已。接着,蜃景持续数个小时,直到黎明时分,沙漠里的月亮也出来了。沙漠里的月亮却是那只怨怒的眼睛,原本逐渐平静的景一下子又歇斯底里起来,用喑哑的嗓子呜呜咽咽地咆哮。她像只野熊在黄沙中打滚。最后,她蓦然看到了第三个月亮,那个水里的月亮。(月亮在积水里的倒影,不知从何所来第三只眼睛。)她怔怔地在蜃景的月亮、沙漠的月亮与水里的月亮之间来回张望,起初觉得难以理解,但混沌的一团很快明晰起来,仿佛持续有闪电划过天际。景想到了蝴蝶。在窈暗的记忆里,她分明看到散乱线条形成的花纹图案逐渐从眼睛变幻为月亮,上下相叠的两枚明硕的月亮,在蝴蝶奇异的左侧鳞翅上。环绕的唇痕,焕然为星辰。她迷离惝恍地醒悟了。

随后的一切都自然而然,仿佛有个隐形线团引着景走往迷宫的出口。她梦游似地朝那片积水走去,想触碰月亮的倒影。手指触及水面,涟漪散乱了月亮;手指离开水面,月亮又恢复原状。她一再重复,观察月亮不断消散与聚拢。现在有四个月亮了:蜃景的月亮与沙漠的月亮,消散的月亮与聚拢的月亮。她忽然在水月亮里看见影子倒映的脸,一张与她纤毫无爽的脸:关于月亮的答案浮现在她半明半暗的心里。下一刻,从月亮圆影里裂出两扇巨蚌壳来,将景如瑟瑟的鸟雀一口吞入。影子在犹疑的最后一刻捉住景的透明脚踝,一起跌进巨蚌内部的黑暗里,同时不无懊恼。在漫长的坠落里,她们窥见那颗圆润皎洁的珍珠,如同另一个月亮、一个摹仿、一个杳杳的回想。——醒来时她们发觉自己重新回到了洞窟里,石壁上那只蓝孔雀此时高高地栖息在树上,合拢的尾屏无限优雅地垂落下来。景与影子都觉出一种异样。洞窟以外赫然是沙漠蜃景的真实景象:那道明亮的长河奔涌不歇,两岸森森然,与当时的幻境如出一辙。她们在过往的蜃景里,望到天边另有一个蜃景:现在是沙漠在那蜃景里了。远远地,一群缥碧色骏马从飘渺里腾跃而出,掠过黄沙,轻疾的马蹄仿佛踏在云端:蹄印的来历至此水落石出。但很多天以后,当景试图在船舷上刻画一只鹭鸶时,从鸟的姿态里豁然明朗一个混淆的误解。原来河流与沙漠的秘密被误解的偶然掩蔽了,即使秘密自身早已平静地显露在青碧色鸟群身上。

异样远远不止如此。她们从沙漠返还,起初都未发现洞窟壁画的左右翻转。(跳舞的鸟人面孔原来若向左,此时就转向右了,原来若向右,此时就转向左了。)但很快即以切身方式明白这一颠倒的事态变化。景与影子的身份互换了:影子变成主人,而景变成影子的影子。甚至景大多时候只能仿照寻常影子在地面滑行,如同一段灵活的蜥蜴尾巴,少数时刻(每天半个到一个钟头,但时间不固定)可以暂时恢复原状。影子曾在镜子里窥见的一种可能结成现实,她挣离附属地位的隐秘野心终于如愿以偿。作为独立主体,那个关键问题现在掌握在她的手里了:是否继续追寻蝴蝶。无疑,河流有助于缓解景的褪色症状,她现在像是一张米色斑纹的豹子皮,影子的考量却在于,她暂时得到的主体身份是否也依附于这一特殊的条件。她回溯了迄今为止的整个追寻,构想着种种章鱼式的假设,但所有的理性推断最终指向一个结论:她们踏上的是一趟无法反悔的旅程;因为幻像(影)固有的局限在于,得到以后就难以忍受失去的可能了。于是,她佩着她的新影沿水气迷蒙的河流行走,直到发现另一艘船,一只哑默的鹭鸶单腿栖立在船尾。她们继续河流上的航行,日夜又有了新的变化,重新日归日,夜归夜,黎明日升,黄昏日落,同时夜晚排在白昼之前。对此种种,降为影子的景,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匪夷所思的平静。她似乎无察于影子的背叛,也无谓于自身化形的拘碍。她驯顺地、缄默地,扮演一道真实的阴影。唯有目光熠熠,仿佛仍然在沙漠里观看月亮的倒影;这被影子判定为失势者处心积虑的伪装。

尽管有心日夜防备,势焰嚣嚣的影子却很快另有麻烦。一天从夜晚起始,她疑心自己遭遇一种诡谲的双重生活。随着降临的暮色,不知哪儿来的含混音声四处弥漫。她闷了两个晚上,到第三个夜晚,再难抵御音声的蛊惑,从泊船一路追寻到森林尽头的山丘。月亮底下,她看到山丘上有个人在跳舞,两手各挥动一枝流苏的马尾,一边手腕还裂出一张嘴,一张嘴唱歌,另一张嘴念咒,织成一片郁郁森森的瑰艳。她正看得迷醉,山丘忽然摇撼起来,变作两只虎爪将那跳舞的人捉住了。她从爪隙间奋力一跳,惊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然变成一只蹼趾青蛙。她只好一路呱呱跳回泊船,在船角瑟瑟發抖,直到天亮。在疲惫不堪的整个白天,影子反复猜疑夜晚的游历是否属于普通梦境,问题在于,离开泊船到回归泊船的逻辑行为与梦境实质相悖。另一种梦游的可能也在她旁敲侧击的探询里遭到明确否定。景在昨天夜里曾有半个钟头恢复原状。她无所事事,感到对自己躯壳的陌生,好像羽化的新蝉重新伏在蝉蜕里。于是她蹲在船尾观察鹭鸶沉睡,开始在船舷木板上刻画一只简明的鸟。她证明影子始终在泊船里,甚至睡容相当平静。影子将信将疑。傍晚音声又开始到处弥漫的时候,她杯弓蛇影地在船边铺满芦苇。深夜她犹疑着睡去,发觉自己又循着音声离开泊船,变成一挂鹿角在森林里游荡,后来遇到一群牛角决斗,就慌不择路地逃回泊船。

第二天天亮,影子严密勘查,证实船边铺着的芦苇上不见任何踏痕。她似乎只能将所历种种归于逻辑讲究的奇特梦境。相比影子终日疑惧,景找寻到新的乐趣,开始探索从影子的视角观察万物。比如她用普通影子的眼睛能看到事物表面稠密的漩涡,有一种万物时刻汹涌的错觉。她兴味盎然地与鹭鸶谈论物象的特征、形态与细节。(鹭鸶长时间的单腿静立在她看来是一种无言的鼓励。)在想象里进行勾勒,等到恢复原状的间歇,就将收集的闪烁印象契刻到船舷木板上。不久之后,整个船舷里侧布满缭绕的线条、鳞片、爪印、尘埃、音符等等记号,随着船行仿佛不停在流移弥漫。她满意于自己作品一种独特的真实,进而在摹拟的刻痕间重新构想万物的解释。影子却越发乖戾,她怀疑景的刻迹是一种巫术符咒。她危坐在曲线鳞爪编成的网里,忧怖一个想象的被缠成蚕茧的结局。后来的夜晚,哑默的鹭鸶发出第一声啼鸣,影子记得自己离开泊船,满森林寻觅一个结在树枝上的蛛网。终于她看到那个透亮的蛛网,仿若由扇形弦琴四面层叠而构成,无限细分的乐音流转在相互平行的蛛丝上。在重复对称的结构表面,她同时感到一千零一种绚美光彩的变幻。月色昏黄,她迷醉在色相往复的涟漪里,偶然省思自己奇异的观察角度,发现自己原来是蛛网上的一根蛛丝。她来不及惊诧或迷惘,另一个念头随即攀逐而至;梦境的假象背面,她醒悟自己灵魂逃逸,躯壳化形漫游的全部事实。

现在影子肃然审视自己的处境:她已无力羁束自己的灵魂。夜晚与音声的混沌里,灵魂随时跳出躯壳,游验一种不被规约的生活。她惶怖地感到世界与自我的双重威胁。面对昼夜并行的两种经验,她无法辨别真实的所在。茫然里,她记起景银亮如响的额头,记起她不再谈论蝴蝶与静止,怀疑她早就猜到真相的苍白面目:缘于本质区别,她们通过静止保存自我的愿望必然落空。林间雾气逐渐凝结成露水,她游弋的灵魂以蛛丝的形态颤栗。至于后来怎样回到泊船,她无所觉察,只是仿佛看到鹭鸶飞来。

影子在得而复失的幻灭里表现出殊途同归的疯魔。她经历蛛丝的变形以后,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用绳结扣住景的透明脚踝,将她像一只风筝那样放飞到天上。她镇日在船上跳舞,手执两枝簌簌的芦花,在鹭鸶无动于衷的凝视下踏着回旋的舞步。她意图在回旋里混淆躯壳与灵魂的两个自我。她的野心不能承认,自己近于隐喻的存在无可逾越,始终只能虚指一个另有所在的真实。另一方面,迷蒙的景如同靛青的斗篷飘在半空里,四面的风将她吹得猎猎作响。她起初观望影子怪异的舞蹈,很快厌倦了,开始琢磨鸟类的飞行技巧。她沉浸在如何假装有一双翅膀的思索里,直到下午才逐渐注意到周围弥漫的音声。那些音声在明耀的日光底下微弱而稀薄,如同细丝在空气里游漾。她将自己从两边卷起来,摹仿海螺的形状,试图捕捉一些音声来玩。越是迫近黄昏,音声越是浓郁起来,景奇特地发现,无数泡沫在空气里形成、流漫。不时还有泡沫涌过她透亮的额头,她捕捉到一些稍纵即逝的画面。在随后的十五个黄昏,她一再看到宫殿、庙宇、历史、歌笑歌哭的人,谎言与念想历历流转在泡沫里,成住坏空,循环往复。经历无数泡沫的清洁,第十六个黄昏,她仿佛升腾到另一种明醒的境界。景发觉自己已然长久忘记了蝴蝶。那个意图追寻静止的自我,她知道,已然停留在了沙漠观看月亮倒影的瞬间里。她现在愿意只是钟爱蝴蝶,愿意有一个幻影的快乐,纵使必须面对褪色至虚无的普遍宿命。然后第十七个黄昏降临,她听到鹭鸶的第二声啼鸣。

落日在天边与水里熔炼成金。景感到所有音声在某个瞬间迟缓下来。寥寥的空寂里,她听到蝴蝶纤敏的振翅声。她静候一种预感的实现,在心里默默数了九百遍蝴蝶;最终却并未等到与大蝴蝶重逢。在飘来的灰蓝泡沫里,她窥见一个人遇到蝴蝶的栩栩瞬间。不寻常的蝴蝶在皎洁的回忆里翩跹:她试图确认蝴蝶左边的鳞翅花纹,那些线条色彩却重新游散、流易与幻变,不再像是眼睛或月亮,而仿佛两团并燃的火焰,四周环绕着粼粼的波纹。她反复比照蝶翅上两团火焰的形状,回想鹭鸶两次啼鸣的启示,在音声重新流转的刹那,领悟到图案潜藏的真实涵义:花纹实际呈现一团火焰在流逝时间里的两次定格。面对第三次变幻的谜题,景在犹豫不决里发现自己被飘风吹得翻卷起来,形成一个自身的回环。与最初踏上旅途的笃定不同,现在她既犹疑自己是否在面对蝶翅图案无穷变幻的一环(这意味着静止的可以追寻但不能抵达),又犹疑寻求静止的功利意图是否有损她对蝴蝶纯粹的钟爱。但已具谜面的谜底始终构成诱引,有如鹭鸶悬而未决的第三声啼鸣。

鹭鸶保持哑默。景昼夜忙于用种种材料模拟火焰的形式(她在鹭鸶的第二声啼鸣里变为独立的幻影,就像最初的影子),偶尔在间歇里猜测鹭鸶的神秘存在。她以一种无目的的兴趣轻易说服自己。最初她用树叶与沙砾来仿造火焰,效果并不理想,形态过于滞拙;随后她加以音声、风、鹭鸶用喙啄下的曲线鳞爪的契刻图迹,使得火焰仿制品结构稳固的同时兼具真实的流动感。辛劳九天以后,她将独具匠心的火焰仿制品放置在松枝编成的火炬里,以参禅的方式冥思苦想流逝与定格的悖论。与此同时,影子终于倦于跳舞,转而盘踞船首一隅打坐念经,像是一尊念念有词的雕塑。偶尔含混的语词里杂有一两声响亮的蛙鸣。船只继续行进。谁也不曾觉察一种奇异的熟悉,一种变形的重复,一种徒然或结尾的迫近。当风暴最终在船只前方的地平线上显现时,景与影子在船首与船尾相对苦坐,疲惫不堪,仿佛两个雷同的人影隔着镜子边界各自愁闷。唯有鹭鸶没有错过眺望风暴的第一眼。木然里,景听到耳边羽翅拍打的声音,鹭鸶从船尾腾跃而起,影子顺着它起飞的弧线回首:她们在同一瞬间望见尽头那场洁白如瓷的风暴。从水面到云端,风暴作为整体凝固不动,如同一座明耀又晦暗的城堡。在其中,在其中。面临谜底可能的揭示,影子顿时被裹挟进想要逃走的畏怯里。她在船的两端来回踱步,每一分钟想出一个瓦亮的藉口。她幻想即将有一只巨乌贼从河底跃出,一面稳固的墙,一个终点前的停顿。但鹭鸶始终振翅飞在船只前方,有如一枝指示目标的羽箭。最终,船只驶过一百九十六个藉口,布帆无恙地抵达风暴。鹭鸶率先环绕风暴盘旋三匝,落在岸边一棵浑身刻满眼睛的树上,发出潜藏的第三声啼鸣。

风暴的底端在河水里与盘虬的树根连结在一起。景高举材料糅杂的火焰仿制品,试图观照风暴形式的奥秘。她最初以为风暴表面遍镂波纹浮雕,但立即发现在凝固的框架里,每一细微局部都怒涛奔涌,流变不息。根据蝶翅花纹的启示,她将火焰仿制品别在风暴一角,从披开的水帘间走进风暴。影子感到逃无可逃的倦怠。在风暴静谧的内部,无数交错回旋的玻璃阶梯展现在她们眼前,通向中央的圆形平面。景任意踏上一道阶梯,每走一格在台阶角落画一个符号。她们上升、下降、转折、下降、上升,仿佛在森林纵横错杂的树枝上攀行。面对一些分岔的阶梯,景瞻前顾后,徘徊不定,面对另一些,却略不思索。影子偶然发现,当她们走在上升的阶梯时,另一道阶梯上,她们正在下降。同样,当她走在下降的阶梯时,能看到一个正在上升的自己。惶惑里,她感到自己同时在上升与下降。她猜疑升与降的对称性与通往圆形平面的唯一阶梯相悖。倚恃第一百九十七个藉口,躁乱的影子在最后时刻试图逃走:她一路奔过二十八道迂回曲折的阶梯,但在第二十九道阶梯中央与景重逢。景一脸平和,继续沿阶画她的奇特符号。她解释道,她正在写一个故事,她们将在故事的结尾抵达风暴中心。影子在隐隐回响的骤雨声里沉默不语。她想起故事起始的黄昏。现在她将要看到风暴里的火焰了,她应当高兴。

然而,没有火焰。当景与影子通过最后一道阶梯,抵达圆形平面时,只看见一片无声无色的漆黑。她们仿若置身在一个干燥的果核里,果核以外,无数熠熠的玻璃舞鞋跳着回旋的舞步。影子在寂静的中央,感到松快的疲倦:如果风暴的果核就是最终谜底!但景仍在勘察圆形平面的每寸黑暗,试图找寻火焰的蛛丝马迹,以便证实眼前确是蝴蝶指示的唯一静止所在。然而,没有火焰。到处都是纯净的黑暗,未曾掩藏一丝火光。故事的结尾,她端坐在一个谜底里,无比困惑。下一刻,她感到影子伸手蒙住了她的眼睛;她感到影子的手心那略带羞涩的温柔;然后,她看见了那团火。在黑暗的心目里,她感到风暴表面的不歇奔流在须臾速朽,感到风暴中心的火焰理念仍恒常如新。静止的,不变的,真实的火焰:同时表现为一颗皱褶的核桃,一个莫比乌斯环,一朵无限坠落的红木棉。大蝴蝶向她飞来。景睁开眼睛,在风暴的中心再次见到不寻常的蝴蝶。蝴蝶扇动着奇异花纹的鳞翅,在绸缎般的黑暗里洒落着理念的晶莹光彩。华美的鳞翅正在向四周延展。現在她清楚地看到蝴蝶右翅的奔逸曲线,原来是一幅矫若游龙的狂草书作。她甚至能辨认出几个酣畅的字符。鳞翅继续延展,像一片风帆将她与影子一并托起。她们匍匐在蝴蝶纤柔的右翅上。狂草那劲健连曲的笔势使景感到莫名熟悉,她想到途经河流的周折、迂回与蜿蜒。鳞翅仍在延展,延展,仿佛无有止境。不寻常的蝴蝶继续轻盈地扇动着火焰与河流的翅翼,带着她们越过风暴的中心,越过故事的结尾,朝着明阔的迷梦飞去。

(责任编辑:丁小宁)

猜你喜欢
蜃景鹭鸶风暴
复杂蜃景的定量分析与模拟
海市蜃楼的光学秘密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沙海蜃景
鹭鸶(lù sī)
鹭鸶
玩转脑风暴
鹭鸶
可怕的大风暴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