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最细粉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2019-10-19 02:34吴春红刘明华
中国药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全蝎低剂量批号

梁 刚 ,吴春红 ,张 红 ,张 丹 ,刘明华 △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3.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中药全蝎味辛,性平,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全蝎不仅能抗炎、镇痛[2],还能抗癫痫[3]、抗凝、抗血栓[4]和抗肿瘤[5]等。全蝎应用于临床始见于《开宝本草》,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用途十分广泛,近年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机制、配方组成等研究较多,但全蝎有一定毒性,而对全蝎最细粉的长期毒性研究极少。本研究中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5版)设计大鼠实验,观察全蝎最细粉的长期毒性、剂量与毒性反应的关系及靶器官是否受影响等,为临床安全使用全蝎最细粉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动物:SPF级SD大鼠88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20~140 g,由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XSCK(川)2013-17。实验前1周,SPF级实验动物房内适应性饲养大鼠,在此期间记录大鼠体质量,观察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变化。实验环境设施合格证号SCXK(川)2013-065,实验环境为SPF级。温度为空调恒温20~26℃,相对湿度为40% ~70%。

药材:全蝎最细粉(泸州百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为140119,原产地河南),凉暗处干燥保存。

试药:白蛋白(ALB)试剂盒(批号为 150915)、总蛋白(TP)试剂盒(批号为 15091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盒(批号为 D1509023)、总胆红素(TBil)试剂盒(批号为 D1507013)、肌酸激酶(CK)试剂盒(批号为D150110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试剂盒(批号为 D1507073)、三酰甘油(TG)试剂盒(批号为 150609)、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批号为151008)、总胆固醇(TC)试剂盒(批号为 150416)、肌酐(CR)试剂盒(批号为 D1510033)、血糖(Glu)试剂盒(批号为 D1511053),均购自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M-68FO染液(批号为 2015032102)、M-68FIV染液(批号为2015020201)、M-68FR 染液(批号为 2015060401)、稀释液(批号为2015080404)、M-68LB溶血剂(批号为2015091306)、M-68LD 溶血剂(批号为 2015091406)、M-68 稀释液(批号为 2015052004)、M-68LN(批号为2014102801)、M-68LH 溶血剂(批号为 2015040104),均购自迈瑞<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2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 0(予 0.9% 氯化钠溶液),0.2,0.4,0.8 g /(kg·d),相当于临床剂量 0 倍、10 倍、20 倍和 40 倍。给药容积均为每100g体质量1mL。每周给药5d,每天1次,连续10周。每周称体质量1次,以此调整给药剂量。大鼠在给药期间自由饮食饮水,恢复期停止给药,自由饮食、饮水,处死前12 h禁食不禁饮。经股动脉取血后处死大鼠,称定相关组织器官质量并进行病理检验。

1.3 观测指标

一般观测:给药后每周称定大鼠体质量,每天观察其饮食饮水、行为活动、体表黏膜和皮毛、大小便情况和精神状态等行为活动和生理指标。

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分别在给药4周、10周及停药4周后检测。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S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生化指标:TP,ALB,ALT,AST,TBil,TG,TC,CK,CR,尿素氮(BUN)、Glu、钠(Na)、钾(K)、氯(Cl)。

系统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停药4周后将大鼠麻醉,称质量,解剖,经股动脉取血,对大脑、甲状腺、心脏、肺脏、胸腺、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卵巢、子宫、睾丸、附睾等脏器进行称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脏器系数=脏器质量/体质量×100%),最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脏器病理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物死亡情况

给药后第25,51日,高剂量组大鼠死亡2只;给药后第43,59日,中剂量组大鼠死亡2只;给药后第58日,低剂量组大鼠死亡1只。经尸检,大鼠的大脑、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

2.2 一般生理指标比较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雄鼠体质量增长缓慢,雌鼠增长相对更明显,详见图1。

图1 给药10周及停药恢复4周大鼠体质量变化曲线图

2.3 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查

血液学指标:灌胃给药10周后,阴性对照组与低剂量组的 WBC,NEUT% ,MONO% ,RBC,HGB,HCT,MCV,MCH,MCHC,SD,PLT,PCT,MPV,PDW 等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剂量组的LYMPH%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血生化指标:灌胃给药第4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的AST较高(P<0.05),各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给药第10周,高剂量组的AST和低剂量组的BUN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停药恢复期,高剂量组 AST和ALT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Na,TG,TP,CK,Glu 虽有显著差异,但并未反映脏器毒性,其他指标如ALB,TBil,TC,CR,K,C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4组大鼠血液学LYMPH%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4组大鼠血液学LYMPH%检查结果比较(±s,%)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表3同。

给药时间4周10周停药恢复82.48 ±3.4683.69 ± 4.1465.62 ±26.6286.38 ± 5.0374.48 ± 8.21*74.96 ±5.7986.75 ± 3.4777.97 ± 5.5264.70 ± 27.9482.50 ± 1.3778.30 ± 1.6063.18 ± 25.44阴性对照组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表2 4组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比较(±s)

表2 4组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比较(±s)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指标AST(U /L)ALT(U /L)BUN(mmol/L)Na(mmol/L)TG(mmol/L)TP(g/L)CK(U /L)Glu(mmol/L)给药时间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阴性对照组124.67±12.42107.33±24.01136.00±30.1642.50±8.1947.13±4.6449.14±8.677.50±1.725.96±0.986.98±0.90140.25±0.96138.88±1.13141.86±0.900.91±0.260.76±0.470.66±0.2352.25±3.8656.25±2.8258.71±3.15991.25±307.221 008.75±231.54958.71±248.047.73±1.398.86±1.208.17±1.31高剂量组158.00±26.04△160.50±33.85△167.00±31.44△38.33±4.9341.67±5.1359.80±3.90△5.48±0.767.29±2.55△7.67±1.49139.17±1.17141.20±1.92▲141.20±0.840.61±0.340.60±0.301.13±0.18△51.17±3.1661.60±5.64△62.20±8.64825.50±117.89563.33±278.64▲493.80±140.63△11.08±10.757.20±1.20▲8.38±0.97中剂量组138.40±22.06120.17±15.17125.75±32.0239.60±6.5045.83±7.7846.75±10.375.56±0.766.50±0.616.88±0.94137.80±1.64△140.33±1.51141.75±0.960.51±0.190.77±0.210.83±0.2953.00±3.0860.67±3.20△61.75±3.77901.80±176.56639.50±159.80▲782.00±234.349.43±1.098.13±1.117.10±1.38低剂量组135.83±14.62124.80±27.29115.40±21.8246.33±12.9640.60±6.8845.20±5.456.48±0.656.39±1.216.48±0.74138.83±1.72140.00±0.89141.40±0.890.63±0.280.76±0.240.75±0.6053.67±3.6158.33±3.4457.6±3.78952.00±265.15624.4±152.07▲754.40±259.398.34±1.128.26±0.597.51±0.54

2.4 脏器湿质量及脏器系数

全蝎最细粉中、低剂量组恢复期大脑湿质量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余各给药组各期脏器如心、肺、肝、胸腺、脾、肾、肾上腺、卵巢、子宫、睾丸、附睾等的湿质量与阴性对照组相当(P>0.05)。低剂量组恢复期肾脏脏器系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余各给药组各期脏器如大脑、心、肺、胸腺、肝、脾、肾上腺、卵巢、子宫、睾丸、附睾等脏器系数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当(P>0.05)。详见表 3。

表3 给药10周及恢复4周大鼠大脑湿质量及肾系数比较(±s)

表3 给药10周及恢复4周大鼠大脑湿质量及肾系数比较(±s)

指标肾系数大脑湿质量时间4周10周停药恢复4周10周停药恢复阴性对照组0.60 ±0.0780.66 ±0.0680.67 ±0.0620.71 ±0.1901.42 ±0.0921.07 ±0.400高剂量组0.51 ±0.2500.70 ±0.0700.77±0.051*1.07 ±0.2701.44 ±0.0891.39 ±0.087*中剂量组0.35 ±0.0320.71 ±0.0590.72 ±0.4300.76 ±0.1101.34 ±0.2001.42 ±0.046*低剂量组0.35 ±0.0320.73 ±0.0870.72 ±0.0500.95 ±0.2401.39 ±0.2001.36 ±0.160

2.5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给药第4周,各剂量组未发现明显组织学病便变化。给药第10周:1)各给药组均发生了肺病变,高剂量组轻度炎症2例,中剂量组轻度炎症1例,轻度纤维化1例;低剂量组轻度炎症1例;2)肝脏病变,高、中、低剂量组轻度水肿各2例,高、中剂量组肝中度纤维化各1例,高剂量组肝细胞坏死1例;3)肾病变,高剂量组轻度纤维化1例;4)睾丸病变,高剂量组睾丸凝固性坏死1例。恢复期:1)肺部病变,高剂量组轻度炎症1例,重度纤维化1例,中剂量组轻度炎症1例,轻度纤维化1例;2)肾病变,轻度纤维化1例。详见图2。

3 讨论

我国全蝎入药历史悠久,由于临床用途较多,研究也较深入,包含了全蝎来源与鉴别、组方配伍[6]、炮制与加工方法[7]、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8]、成分及其含量[9]、结构、作用及机制[10]、提取工艺及提取物[11]、现代药理[12]和毒理[13]等诸多领域。目前,临床服用全蝎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等症状,患者可死于呼吸麻痹[14]。且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对人体产生的疗效和毒副反应不尽相同。

最细粉是指能100%通过6号筛,且95%以上能通过7号筛的粉末[15]。中药最细粉与传统饮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少用药剂量,节约药材;避免有效成分损失和浪费;能增加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提高治疗效果[16];便于储存、携带和服用;能有效避免湿度、温度等外界环境对药效的影响,保证质量[17]。但也有其弊端:有一些中药不适宜制成最细粉;最细粉的微小颗粒会黏附胃肠黏膜,可能影响胃肠功能;中药细胞壁被破坏,细胞内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可能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因此,对中药微粉化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很有必要,如长期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人群毒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等[18]。

长期毒性试验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9]:发现药物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性作用,为重新评估药物毒副反应提供依据;明确中毒反应的性质和程度;明确受到慢性和亚慢性毒影响的靶器官、毒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毒性损害的可逆性;探讨可能的毒副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动物种类对药物长期毒效应的差异。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全蝎最细粉对SD大鼠体质量变化影响不大,而有个别剂量组AST,ALT,BUN高于阴性对照组,同时病检发现肺轻度炎性、肺纤维化病变、肝细胞轻度水肿、肾轻度纤维化,据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全蝎最细粉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肺、肝和肾,对大脑和睾丸的毒性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对其他靶器官几乎无毒性作用;给药周期越长,剂量越大,越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图2 给药10周及停药恢复4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E,×200)

但要注意,药物的“治”与“毒”是相对的,不可因噎废食。许多药物的毒性作用潜藏于治疗作用中,而毒副作用开启了治疗作用的大门。中药也是如此,毒性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药典共收载有毒中药83种,其中“大毒”10种,如斑蝥、川乌、马钱子等;“有毒”42种,如全蝎、蜈蚣、附子等;“小毒”31种,如土鳖虫、水蛭、九里香等[20]。本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可为其他有毒中药最细粉的毒性研究、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全蝎低剂量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不同弹性蛋白酶酶活力条件下野生与养殖全蝎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肿瘤实验的对比研究
野生与养殖全蝎水提液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抗病毒作用的对比研究
全蝎资源古今考证△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速效心痛滴丸主要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