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元宝山地区丹洲群与四堡群角度不整合

2019-10-20 01:59马文富杨涛黄美金
炎黄地理 2019年5期

马文富 杨涛 黄美金

摘 要:四堡运动是广西中元古代末期的一次强烈构造变动。桂北元宝山地区的丹洲群与四堡群的接触关系、该区四堡运动的性质仍未有确切的资料和认识。笔者根据该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认为元宝山地区普遍存在丹洲群与四堡群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试图从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阐述丹洲群与四堡群角度不整合。

关键词:角度不整合;丹洲群;四堡群;桂北元宝山

0 引言

四堡运动是广西中元古代末期的一次强烈构造变动。《广西区域地质志》记载:丹洲群与下伏四堡群一般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唯元宝山地区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1]。《广西数字地质图2006年版说明书》则记载:丹洲群与下伏四堡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原认为元宝山地区为平行不整合,实为滑脱构造)[2]。前者利用了1:20万三江幅融水县林洞白竹组剖面的资料;后者则未提供“滑脱构造” 的依据。因此,桂北元宝山地区的丹洲群与四堡群的接触关系,该区四堡运动的性质仍未有确切的资料和认识。高林志等(2013)认为邻区(本洞地区)丹洲群白竹组底砾岩沉积超覆于侵入四堡群的花岗岩体和四堡群鱼西组浊积岩之上[3],笔者根据元宝山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试图从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阐述丹洲群与四堡群角度不整合。

1 地质特征

笔者在开展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在融水县安太乡的白竹村之西,四荣乡东田小学附近发现了元宝山地区的丹洲群与四堡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证实了四堡造山运动在桂北地区普遍存在。

融水县安太乡白竹村西550m处公路边坡,发现了丹洲群白竹组为一单斜岩层,其底部系砾质白云石英片岩与四堡群鱼西组变粒岩、片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白竹组为厚达数十米的厚层-块状砾质白云石英片岩,砾石压扁拉长,长轴方向与片理一致,含量在30-50%左右;砾石成分主要为变质砂岩、变粒岩、偶有石英岩。接触面较平缓,产状312∠28;与下伏地层交角明显。下伏地层呈现一组轴面略向南西缓倾斜的平卧褶曲(图1)。

融水县安太乡东田小学附近,发现白竹组底部砾岩与下伏鱼西组片岩、基性岩呈不整合接触。白竹组呈向南西倾斜的单斜,产状215∠25,底砾岩含砾石较多,砾石成分较为复杂,有变粒岩、石英片岩、花岗闪长岩、基性岩等,反映其来源复杂;砾石略显压扁拉长,长轴方向大体与岩层一致;下伏鱼西组为绿泥片岩、变基性岩(蛇纹石化片岩),并出现一组轴面平缓的平卧褶曲。

2 地球物理特征

据1:50000高精度磁测△T化极异常图(图2)显示,丹洲群与四堡群不整合面的两侧多数显示出不同的△T化极异常,四堡群地层多为正异常,而丹洲群地层多为负异常,两者层渐变过渡,丹洲群与四堡群角度不整合界线与1:50000高精度磁测△T化极异常图零值线的位置基本一致,说明1:50000高精度磁测△T化极异常可以作为判断丹洲群与四堡群不整合界线的条件之一。

3 地球化学特征

据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显示,丹洲群与四堡群地层中元素背景分布具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1.在Au、As、Sb、Hg元素组合中,As在四堡期超基性岩最高,Hg背景值含量在各个子区变化不大;2.在Sn、W、Cu、Bi、Mo元素組合中,Sn在四堡群鱼西组中最高,四堡期花岗岩次之,四堡群鱼西组次之,Cu、Bi在四堡群鱼西组中最高,Mo丹洲群合桐组背景值含量最高;3.在Pb、Zn、Ag元素组合中,Zn在四堡期超基性岩中最高,Pb、Ag背景值含量在各个子区变化不大;4.在Ni、Co、Cr元素组合中,背景值含量在四堡期超基性岩中最高,在四堡群鱼西组中次之;5.Ni、Cr、Co、Cu、Sn、Bi背景值四堡群地层到丹洲群地层中,含量具有逐步衰减的变化趋势,Y、la、Zr元素则相反。

4 结论

桂北元宝山地区丹洲群与四堡群普遍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两侧的丹洲群与四堡群地层在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广西地质矿产局.广西区域地质志[M].198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数字地质图2006年版说明书[M].2016.

[3]高林志,陆济璞,丁孝忠.桂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3,40(5):1444-1445.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1:50000高武、良寨、林洞、三江门幅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报告[M].2016.

作者简介:

马文富,男,1986.7-,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