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2019-10-20 08:14尹承文
大东方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尹承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品格;坚守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和人民立场;回应时代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依据。以为人民谋福利作为目的;依靠人民作为动力;坚持共享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武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内涵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十八大以后逐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同志为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品格,坚守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和人民立场,回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品格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早在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而工作的宏愿。在理论上扬弃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在社会历史领域通过物质资料最基本的人类实践活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不是王侯将相而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也应当是社会财富的享受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最终解放具有道义性和真理性。《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人民群众有了实现自身解放的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从此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政党依靠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二)坚守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和人民立场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逐渐在世界文明大道上落伍。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悲惨境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性课题。洋务运动、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等拯救中国的所谓良方都曾经试验过,最后以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告终。十月俄国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初心使命,坚守人民立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土地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民族取得了走向繁荣幸福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江泽民提出的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主张的“以人为本”,都是我党坚持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以人民为中心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充分彰显了我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三)在回答时代课题中确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价值遵循

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的社会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对社会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回应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共产党宣言》发表,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人类将走向更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八大正确地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和開展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但没有坚持下来,教训深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提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我国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准确把握这一变化,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立足点,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价值遵循。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

以为人民谋福利作为目的;依靠人民作为发展动力;坚持共享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原则,这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

(一)以为人民谋福利作为目的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接力奋斗、艰辛探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而做出的新战略新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享受到全面的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从严治党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永葆党的先锋队性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全面,使人民在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同时,也能够享受优质生态产品,是发展目标的创新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改善民生,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安全等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集中体现。

(二)依靠人民作为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几代中华儿女接力奋斗才能实现。习近平坚持人民性实践性观点,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提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凝聚中国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党的十八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如何焕发出人民群众蕴藏的历史伟力,习近平提出党制定政策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看人民是哭还是笑。统筹各项改革任务,要“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4],这就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激发了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

(三)以坚持共享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原则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通过改革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新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内涵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通过制度性安排,解决做大又分好“蛋糕”的问题。“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5]。共享理念体现了我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大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唯一能够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科学真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统一,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现代化和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人民自己的判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变化,用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理论来源和力量之源。当今世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涌动,我們在实现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坚定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党自我革命的强大理论武器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时代,我党依然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脱离群众的因素和现象依然存在。苏联亡党亡国主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和党员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了先进性,教训深刻。我党开展的正风肃纪,开展反腐败斗争,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最近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去,作为党的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统筹推进“四个伟大”,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6]。实现中国梦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人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 [7]。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将促使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第40页、第364页。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第21页。

[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第103页、第214页。

[6][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第40页、第40页。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