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朱熹对《楚辞》中神话传说阐释的对比

2019-10-20 14:58赵文菲
大东方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王逸第一版楚辞

摘 要:《楚辞》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高峰,其中带有南方文学绚丽的色彩。后世称“风”、“骚”并重,也就是说《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两个风格。其中《楚辞》中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把作者的浪漫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神话传说一部分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也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自然、社会、哲学的思考。本文选取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和宋朝王逸的《楚辞集注》进行对比,以帝王传说为例,能从中发现王逸、朱熹对远古文明的不同理解。

关键词:《楚辞》;《楚辞章句》;王逸《楚辞集注》;朱熹;神话传说;理学;现实主义

《楚辞》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高峰,其中带有南方文学绚丽的色彩。后世称“风”、“骚”并重,也就是说《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两个风格。其中《楚辞》中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把作者的浪漫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神话传说一部分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也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自然、社会、哲学的思考。绮丽的神话传说也给《楚辞》增添了不少楚地特色。自汉朝王逸以来,后世有众多注本为《楚辞》作注。研究这些文献能够了解注本作者处于当时朝代对《楚辞》的理解,不仅是为理解研究《楚辞》文本提供多种角度,更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于神话传说的态度和社会发展。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研究《楚辞》的开山之作,是众多注本中最早完整成体系的文献。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是历史发展中间阶段的又一著作。黄灵庚先生说:“宋朱熹之《楚辞集注》与王逸之《楚辞章句》,并称为《楚辞》学史上两座‘里程碑,影响所及,盖至今无足替代之。”1选取这两个时代的文献代表,通过对比,能从中发现王逸、朱熹对远古文明的不同理解。

东汉的王逸距离《楚辞》成书的年代比较近,对比后世,作注更接近远古的神话传说。朱熹除了继承传统《楚辞》的研究方法,其思想也自成体系,在《楚辞集注》的“序”中提到:“原之为人,其志行雖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虽其不知学于北方,以求周公、仲尼之道,而独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流,以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然使世之放臣、屏子、怨妻、去妇,抆泪讴吟于下,而所天者幸而听之,则于彼此之问,天性民彝之善,岂不足以交有所发,而增夫三纲五典之重。”除了传统对于屈原“忠君爱国”的解释之外,更重要的是“三纲五常”,讲究“理义”,朱熹师从二程,深受理学影响。对于神话传说的解释也不像前人一味依赖其他文献,有自己的“科学”的看法。

本文按照神话传说的题材分以帝王圣人为主,帝王圣人存在与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就像“标杆”一样的经典,从中可以看出王逸、朱熹两代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阐释者的看法与观点。

《楚辞》中不乏圣明的君主的传说,例如,颛顼、尧、舜、禹、启等治国有道。作者屈原引这些圣人的传说以劝谏,作为榜样。也选取一些荒淫、失德的君主,列举他们的劣迹和凄惨的下场讽谏君王以之为反例。也提到贤明的臣子,把他们作为自己向往的方向。

(一)先古帝王治国的历史基本一致

1、对于贤明的帝王的注解王逸和朱熹基本一致。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句,王逸与朱熹注相同之处:德合天地称帝。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也。…颛顼之后有熊绎者,事周成王,封为楚子,居于丹阳。…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于颛顼胤末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2

不同之处:

王逸注:帝系曰:“颛顼娶于腾隍氏女而生老僮,是为楚先。”周幽王时生若敖,奄征南海,北至江汉。

朱熹注:

传国至熊通,始僭称王,徙都于郢,是为武王。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苗裔,远孙也。3

这一句涉及屈原的身世,出身贵族,是传说中先古帝王颛顼的后代,王、朱二人解释有很大重合部分,基本一致。朱熹扩充了“族裔”相关的注解。

2、在注解贤君时,朱熹更注重增加儒家的仁义礼智标准。

《离骚》中“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相同之处:

启,禹子也。九辩、九歌,禹乐也。言禹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启能承先志,缵叙其业,育养品类,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数,九公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夏康,启子太康也。

不同之处:

王逸注:

……言太康不尊禹、启之乐而更作淫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世,卒以失国。兄弟五人,家居闾巷,失尊位也。尚书序曰:“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4

朱熹注:

五子,太康昆弟五人也。太康以逸豫灭厥德,盤游无度,田于洛南,十旬弗反。有穷后羿距之于河,而五子用此亦失其家巷。言国破家亡也。事见《尚书大禹谟》及《五子之歌》。此为舜言之,故所言皆舜以后事也。5

这一段,关于启圣明的原因王、朱二人都是归结于启遵循了禹的方法。对于太康治国失败的原因也是相同的,朱熹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上了出处“事见《尚书大禹谟》及《五子之歌》”,在方法上更加严谨。《五子之歌》也在《史记·夏本纪》中出现过,是最早的关于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治思想。

《天问》中“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句引用舜弟弟象害舜的典故,王逸注:

言象为舜弟,眩惑其父母,并为淫泆之恶,欲共危害舜也。言象欲杀舜,变化其态,内作奸诈,使舜治廪,从下焚之;又命穿井,从上填之,终不能害舜。舜为天子,封象于有庳,而后嗣子孙,长为诸侯也。《天对》云:“象不兄龚,而奋以谋葢。圣孰凶怒气,嗣用绍厥爱。”6

朱熹注:

问何象欲杀舜,变化作诈,而舜为天子,反封象于有庳,使其后嗣子孙长为诸侯乎? 孟子云:仁人之于弟,不藏怒,不宿怨,封之度,富贵之也。知此,则知其说矣。7

对比二人的注解,在内容上基本一致,相较王逸的详述舜的弟弟象加害他的过程,朱熹更为简练,不同的是朱熹引用了孟子的理论,注重儒家思想,把舜以德报怨行为归结为“仁”。朱熹引用儒家的观点把“贤君”的“贤”落实在“不藏怒,不宿怨,封之度”为人大度,不蕴不怒。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朱子接受传承了儒家的“性善”论中“仁”的部分。

3、上古贤君得天助,是由于敬畏天道。

《离骚》中“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句,王逸注与朱熹注同:

言殷汤、夏禹、周之文王,受命之君,皆畏天敬贤,论议道德,无有过差,故能获夫神人之助,子孙蒙其福佑也。8

这一句王、朱把先古圣君之所以成为流芳百世,都是因为敬畏天道,得到了神人所助,子孙都得到了庇佑。与之类似的还有《离骚》的“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句,相同之处:……得伊尹、咎繇,乃能调和阴阳,而安天下也。9

王逸注:

挚,伊尹名,汤臣也。咎繇,禹臣也。言汤、禹至圣,犹敬承天道……10

朱熹注:

咎繇,舜士师。言升降上下,而求贤君与我皆能合乎此法者……11

贤君的身边少不了贤臣能士的出现,这是从王逸开始的一以贯之的观点。王逸与朱熹都把能人出现的原因归结于帝王“顺天道”,“得道者多助”是一直以来的思想。而具体来说“天道”是什么没有具体言明。“王逸称《楚辞》为“经”,著有《离骚经序》,这种观点是属于儒家的思想观点。“天道”字面意思是自然的原则与规律,或者说各家学说中“天道”是一个根本的世界观。

看看站在贤君的反面,被王逸与朱熹共同归结为昏君,祸国殃民的原因是不顺应“天道。”对于桀、纣两位历史上的昏君王、朱两位都做了批判,王逸更强调了桀、纣是违背了天道。在《离骚》中有不少提到昏君的典故,如“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相同的解释为,“言羿因夏衰乱,代之为政,娱乐田猎,不恤民事,信任寒浞,使为国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树之诈慝,而专其权势。”12“荒淫”,任奸佞为相,这都是“乱政”失天道的原因。

(二)帝王身世的传说观点有所不同

除了有关于先古帝王治国的传说,更有关于古代帝王、贤人身世的神话。上一部分王逸、朱熹的作注的内容基本一致,朱熹更多把这一部分当做历史文化,有据可查,而神话部分二者不同之处较多。

《天问》中“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句,王逸注:

言禹剥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圣德,忧劳天下乎?13

朱熹注:

屠母,疑亦谓《淮南》所说禹治水时,自化为熊以通轩辕之道,涂山氏见之而惭,遂化为石。时方孕启,禹曰:归我子! 于是石破北方而启生。其石在嵩山,见《汉书》注。竟地,即化石也。此皆怪妄不足论,但恐文义当如此耳。14

朱熹对于帝王的身世的神話传说表示不相信,认为“怪妄不足论”。可见他更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天问》中“稷维元子,帝何竺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句,王逸注:

帝,谓天帝也。言后稷之母姜嫄,出见大人之迹,怪而覆之,遂有娠而后生稷。后稷生而任贤,天帝独何以厚之乎?言姜嫄以后稷无父而生弃之于冰上。有乌以翼覆荐温之。以为神,乃取而养之。《诗》曰:“诞寘之寒冰,鸟翼覆之。”15

朱熹注:

元,大也。稷,帝喾之子弃也。帝,即喾也。竺,义未详 或曰厚也,或曰笃也,皆未安。稷事见《诗》、《大雅》及《史记》,曰: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说而践之,遂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姜嫄以无父而生,弃之于冰上。有乌以翼覆荐温之。以为神,乃取而养之。《诗》曰:先生如逹,是首生之子也,故曰元子。既是元子,则帝当爱之矣,何为而竺之耶? 弃之冰上,则人恶之矣,乌何为而燠之耶?16

对于姜嫄生稷并弃之的神话,朱熹从逻辑的层面表示质疑,尤其是不解帝喾本应爱惜的元子为何弃之,乌为何又会用羽毛覆盖在冰上的弃子。

帝王降生神话传说多是异于常人,超自然现象,这证明了他们与众不同,天赋使命。但朱熹的质疑打破了帝王初生的神权,转向现实。

(三)治水神话传说

关于古代圣人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大的篇幅引用了治水的传说。古人对于自然灾害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未知带来了恐惧,所以关于治水就有很多的联想。其中不乏对鲧治水失败、禹治水的成功。

《离骚》中“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句,王逸与朱熹注基本相同:

鲧,尧臣也。帝系曰:“颛顼后五世而生鲧。”言尧使鲧治洪水,婞很自用,不顺尧命,乃殛之羽山,死于中野。女嬃比屈原于鲧,不顺君意,亦将遇害也。17

关于鲧的治水过程《楚辞》中有不少涉及到。

《天问》中“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一段涉及鲧治水开端到失败后的结果,王逸注:

言鲧才不任治鸿水,众人何以举之乎?言众人举鲧治水,尧知其不能,众人曰:“何忧哉?何不先试之也。”言鲧治水绩用不成,尧乃放杀之羽山。飞鸟水虫衔而食之,鲧何能复不听乎?帝谓尧也。言鲧设能顺众人之欲,而成其功,尧当何能为刑戮之乎?言尧长放鲧于羽山,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禹,鲧子也。言鲧愚很愎而生禹,禹小见其所为,何以能变化而有圣德也。言禹能纂代鲧之遗业,而成考父之功也。18

朱熹注则是表明引用于《尚书》,前一段内容相似,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段评价:

此问鲧功不成,何但囚之羽山,而不施以刑乎? 禹,鲧子也。腹,怀抱也。《诗》曰:出入腹我。此又问满自少小习见鲧之所为,何以能变化而有圣德乎? 答曰:舜之四罪,皆未尝杀也。程子以为书云殛死,犹言贬死耳。盖圣人用刑之宽例如此,非独于鲧为然也。若满之圣德,则其所禀于天者,清明而纯粹,岂习于不善所能变乎?

此问禹能基代鲧之遗业而成父功,何继续其业,而谋乃不同如此乎? 答曰:鲧、禹治水之不同,事见《洪范》。盖鲧不顺五行之性,筑堤以障涧下之水,故无成。禹则顺水之性而导之使下,故有功。《书》所谓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孟子所谓禹之行水,得水之道,而行其所无事是也。程子曰今河北有鲧堤而无禹堤,亦一证矣。19

从注释《天问》的格式上,王逸用“言……”,以个人的角度“直译”辞句,并兼有鲧、禹的身世传说的解释。朱熹除此相似处外,一是引用《诗》《尚书》典籍中的内容,二是引用了程、孟的观点。二者皆为儒家的代表。

通过对比内容可以看出,同样一段朱熹较之王逸注解更详细。从鲧被任命可开端说起,朱熹除了引用旧有的说法,朱熹更分析出,堯是迫不得已才选鲧来治水。谈及鲧死被鸱龟所食,且由于听信鸱龟的计策而治水失败,朱熹认为纯属无稽之谈。对于鲧治水失败被尧囚困羽山而不对他施刑,朱熹引用程子的观点,认为“殛死”是“贬死”。朱熹注解禹的成功时引用了其他文献,并以现实中堤坝证实禹、鲧治水方法不同,更科学、严谨。

《天问》篇中还有引用禹治水相关的的典故,“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王逸注:

谓九州之地,凡有九品,禹何以能分别之乎?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言河海所出至远,应龙过历游之,而无所不穷也。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20

朱熹注:

此问洪水泛滥,禹何用寘塞而平之? 九州岛之域,何以出其土而髙之乎? 答曰:禹之治水,行之而已,无事于寘也。水既下流,则平土自髙,而可宫可旧矣。若曰必寘之而后平,则是使禹复为炮,而父子为戮矣。柳子对曰:“行鸿下隤,厥丘乃降。乌填絶渊,然后夷于土! 此言是也。”21

王逸注解依据传说,禹治水成功是有应龙相助,朱熹则解释是运用势差,更科学。王逸在此处的注还具有浓重的神话的色彩,朱熹则更务实。

《天问》中引用鲧的死就更有神话的色彩,“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句,王逸注:

言尧放鲧羽山,西行度越岑岩之险,因堕死也。言鲧死后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22

朱熹注:

此章似又言鲧事。然羽山东裔,而此云西征,已不可晓。或谓越岩堕死,亦无明文。《左传》言鲧化为黄熊,《国语》 作黄能。按:熊,兽名;能,三足鳖也。说者曰,兽非入水之物,故是鳖也。《说文》又云:能,熊属,足似鹿。盖不可晓。或云:东海人祭禹庙,不用熊白及鳖为膳,岂鲧化为二物乎?23

对于鲧堕岩而死朱熹认为没有文献不能认同,而关于神话朱熹又采取不确定的态度,可以看出朱熹注重现实。

《天问》中“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句提到发洪水的原因,王逸注:

康回,共工名也。《淮南子》言:“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故东南倾也。”24

朱熹注:

旧说康回,共工名也。凭,盛满也。《列子》曰: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絶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百川水潦归焉。此亦无稽之言,不答可也。25

这一条明显看出朱熹对于王逸注的共工触不周山表示为无稽之谈。

通过对比,王逸作注更多遵循神话,引用文献原文后不过多对于文献阐述的内容反驳,朱熹对于神话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有逻辑的思考或者遵循事实,对于神话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倾向现实主义。

(四)小结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从王逸到朱熹对《楚辞》的注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不少改变。王逸是传统的注解方法,引用文献,自己的观点很少。在主导思想方面,朱熹承袭了先古对贤德圣人的称赞,强调忠君,儒家的道德评判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强调遵循“天道”。除此之外,朱熹从理学的角度出发,更注重现实中的考据,希望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神话传说,对于文献中未能求证的部分都表示怀疑,甚至有些传说的真实性表示不屑,这充分表现了朱熹在注解《楚辞》时的现实主义。这是从汉朝到宋朝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面对先古传说时,更具有了时代特征,不是一味的遵循文献,有了个性化的偏向科学的思考。

从作注的格式来看,一是引用了更多《尚书》《诗》等文献的内容,二是引用程、孟等儒家代表人物的观点,三是对前人的注释加以评论。

两代作注的对比不是优劣的对比,通过对比看到两代人对屈原经典作品的不同理解,从神话的浪漫化逐渐走向现实化、理性化,也可以看出以朱熹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代的发扬光大。帝王神话传说,古史辨派的观点是属于历史“堆叠”的一种,而对于“历史传说”的解读能看到神化到“人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前言,1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2]4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3]9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4]32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5]22-23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6]161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7]83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8]35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23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9]56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0]56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1]33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12]32-33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3]149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4]77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15]168-169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6]87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17]29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8]135-136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19]70-71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20]137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21]71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22]151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23]77-78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24]137页,《楚辞补注》,[宋]洪兴祖,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25]72页,《楚辞集注》,[宋]朱熹撰,黄灵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赵文菲;性别:女;出生年月:1993年9月;籍贯(具体到市):北京市 民族:汉;最高学历:硕士;目前职称:学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王逸第一版楚辞
人见人爱“一版币”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意外结局
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金龟记
著作简目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
诗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