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2019-10-21 07:15陈中珍许晓文庄智伟吴思荣陆士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脏器功能障碍体温

陈中珍, 陆 件, 许晓文, 沈 奕, 庄智伟, 吴思荣, 陆士奇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江苏 苏州, 215002;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江苏 苏州, 215006)

中暑是指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汗腺功能衰竭,并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严重临床综合征。热射病为致死性中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40 ℃)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惊厥、昏迷)。重症者短时间内即可出现MODS, 病死率高达21%~67%[1-2]。存活者也往往伴有神经系统等脏器损害后遗症。本研究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8年9月入住本院急诊科且发病24 h内的重症中暑合并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病情及分型均符合重症中暑[3]和MODS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 ① 原发性脏器功能衰竭; ②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③ 年龄小于14岁; ④ 康复前转院或终止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41~95岁,平均(75.00±13.00)岁;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为(18.00±7.00)分; 体温(40.50±1.80) ℃, 其中1例体温过高,超出测量范围上限; 7例存在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脑卒中后遗症1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 11例行机械通气治疗; 1例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所有治疗和检查均获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1.2 实验室检查

详细记录患者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① 血常规及炎症指标: 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②凝血功能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早期快速降温、早期快速扩容、早期抗炎和免疫调理、早期补凝和抗凝、积极支持脏器功能等集束化治疗策略[5]。

1.3.1 早期快速降温: 入院后立即将患者安置于空调房间中,持续头部覆盖冰帽,大动脉处放置冰袋,床垫冰毯,静脉输注4 ℃冰盐水。降温目标[3]: 核心体温10~40 min内降至39.00 ℃以下; 2 h降至38.50 ℃以下。对1 h内体温无明显下降的顽固性高热患者,可使用血液净化治疗,降温效果迅速。

1.3.2 早期快速扩容: 入院后常规建立深静脉通路,积极液体复苏,晶胶结合,注意纠正低钠、低钾等电解质代谢紊乱。合并凝血功能紊乱者可输注新鲜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补液参照感染性休克标准[6]: 6 h内输注液体30 mL/kg, 使患者平均动脉压≥65 mmHg, 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 mmHg, 尿量≥0.5 mL/(kg·h),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 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5%。及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若pH值<7.2, 给予5%碳酸氢钠适当纠酸。动态监测血乳酸,使液体复苏的第1个24 h血乳酸浓度恢复正常(≤2 mmol/L)。对于扩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后休克仍未纠正者,使用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升压,保证脏器灌注。

1.3.3 早期抗炎和免疫调理: 乌司他丁具有显著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剂量为10万U, 每8 h 1次, 疗程7~10 d[3, 7]。

1.3.4 早期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在有效降温及积极解除微循环障碍基础上,对PLT、FIB进行性降低和PT、APTT明显延长,尤其是D-二聚体升高者,除补充凝血因子(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和血小板外,还需给予低分子肝素(速碧林) 4 100 IU皮下注射, 每12 h 1次, 疗程7~14 d。

1.3.5 维持脏器功能: 昏迷患者需行气道管理时,应积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防止误吸,保证氧合。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高钾血症、横纹肌溶解及机体核心温度居高不下者,应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对于长期昏迷患者,高压氧可改善患者脑功能,加速苏醒[8]。

1.3.6 其他: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无论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非常常见,应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9]。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合并感染者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留取相关标本行涂片检查及培养,明确致病微生物。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表示。

2 结 果

2.1 住院期间病情转归及合并症

18例患者住院时间2~26 d, 平均(10.00±7.00) d。共累及器官70个,依次为循环功能障碍13例,急性肾损伤12例,血液系统功能障碍10例,代谢功能障碍9例,肝功能障碍8例,急性肺损伤8例,神经功能障碍6例,胃肠功能障碍4例。循环、肾脏、凝血系统居前3位。经集束化治疗后,脏器功能障碍多能及时逆转,恢复较快。存活1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例,表现为持续昏迷。肺部感染6例,肠道感染2例,均应用抗菌药物疗。

2.2 实验室指标

炎症相关指标: 重症中暑患者WBC、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异常率65%以上,其中15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凝血相关指标: 重症中暑患者PT、APTT明显延长, D-二聚体明显升高,此3项指标异常率80%以上; 8例血小板明显减少, PLT最低25×109/L; 1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见表1。

表1 18例重症中暑致MODS患者入院即刻实验室检查指标

WBC: 白细胞计数; PLT: 血小板计数; CRP: C反应蛋白;

IL-6: 白介素-6;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PT: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FIB: 纤维蛋白原。

3 讨 论

重症中暑极易迅速地发展为MODS, 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中暑患者多表现为高热、昏迷、休克、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障碍、急性肺损伤、代谢功能障碍等。本研究入选患者在极短时间内进展为MODS和/或MOF, 分析其原因为患者病情较重,均为热射病;并且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耐热能力差,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储备下降。传统观念认为中暑发病机制为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等。本研究也显示,所有重症中暑患者均表现为高热,平均体温(40.50±1.80) ℃, 其中1例体温过高,高于温度计所测最高值。所有存活患者经集束化治疗后肛温均达标,即10~40 min内降至39.00 ℃以下, 2 h降至38.50 ℃以下。其中1例患者死亡,体温控制未能达到中暑指南要求。因此,体温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快速降温为集束化治疗的首要关键点[11-13], 且应从院前急救开始[14]。

尽管本研究采取了积极的降温和补液等集束化治疗,但重症中暑患者中仍有体温控制不达标者,或即使达标也往往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损害。目前研究[15]多倾向于中暑的病理改变并不完全是由热暴露直接损伤引起,而更多的是一种继发于热打击之后的SIRS, 进而表现为“类脓毒症”,引发MODS。本研究发现,重症中暑患者WBC、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参考值,异常率65%以上,且15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另外,本研究入选病例中合并感染者8例,肺部感染6例,肠道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考虑原因为中暑患者往往存在意识障碍,气道保护能力减弱,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另外,入选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高,多存在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应激状态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极易加重。肠道感染占第2位,肠道属于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中暑后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细菌、内毒素不断进入体内循环,从而加重失控性SIRS[16]。因此,热打击导致非感染因素和感染因素共同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抗感染治疗已成为重症中暑集束化治疗的第2个关键点。乌司他丁具有明显的抗感染和免疫调理作用,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阻断内毒素介导的脏器损伤,改善预后[7]。重症中暑合并感染者,除常规抗炎外,还需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以覆盖呼吸道和消化道致病微生物为宜。

临床上凝血功能异常可由多种致病因素诱发,如重症感染、严重创伤、肿瘤等。重症中暑患者中同样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17], 且病情越重,指标异常越明显,尤其DIC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5]。本研究发现,患者PT、APTT明显延长, D-二聚体明显升高,此3项指标异常率80%以上。8例PLT减少,其中PLT最低为25×109/L, 1例合并DIC。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认为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① 炎症反应学说: 高温导致的热打击可直接激活机体炎症反应系统,进而促发凝血反应。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又会加重SIRS, 二者相互促进,恶性循环。② 血液浓缩学说: 体液丢失,机体呈高凝状态。③ 内皮细胞损伤学说: 高温产生的细胞高代谢、缺氧等系列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速促凝。中暑致凝血紊乱治疗中,“早补凝”已得到充分的认可,但其应用相对较少[18-21]。本研究在补充凝血因子的同时,尽早给予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抗凝,疗程7~14 d。1例抗凝治疗1周,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停药3 d, PT、APTT、D-二聚体再次升高,继续予以抗凝治疗1周,考虑原因为患者SIRS等病理过程仍在进展,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22-24]。死亡患者因为就诊时间延误,入院即存在DIC, 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抗凝治疗禁忌,仅予以补充凝血因子和止血治疗。因此,重症中暑患者除尽早补充凝血因子外,及时抗凝、阻止凝血过度活化、中断 DIC 的病理过程是阻止多器官功能进一步损伤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综上所述,重症中暑患者因热损伤、SIRS、内毒素血症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病理损伤机制的共同作用,往往极短时间内可进展为MODS和/或MOF, 经集束化治疗后,其脏器功能障碍多能及时逆转,恢复较快。

猜你喜欢
脏器功能障碍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