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匠心筑梦,百年名校再起航

2019-10-21 06:08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毕业生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网公司举办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秉承着力培养电力行业新时代卓越产业工人的办学要求,将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上再次扬帆起航。

忆往昔,百年积淀造就百年名校

1917年,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川东联合县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战乱频繁、人才紧缺的艰难时期创立于重庆,1957年迁址成都,更名为“成都水力发电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学院,更名“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学院与四川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合并,在国内率先推行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的一体化办学模式。

百余年来,学院历经了多次校名的变更,数度校址的变迁,在兴废分合中曲折前行。学院致力于电力技术知识的传播,凝练出“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岗敬业”的教风和“尊师勤学”的学风,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电力人才。

百年的办学历史为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基础,也创造了辉煌。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四川省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电力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看今朝,累累硕果彰显办学成效

学院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电力人才为己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构建起了“校企互动、人才互用”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专业建设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成效显著,职前职后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院现已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全院523人的教职工队伍中,专兼职教师共259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59.23%,教授及副教授以上占比35.85%,已培养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电力工匠、专业大师、技术能手43人。

学院建成了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特高压仿真实训基地、变电检修实训基地、电力营销实训基地、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基地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综合配电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水力学实验室等74个实验实训室。此外,学院还拥有自主设计及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融“产学研”于一体的生产型校外教学水电站,装机容量3×1250KW,是学院电力类、动力类及其配套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重要基地。

|变电检修实训基地院|

|水电运维实训基地|

|继电保护实训基地|

|电力营销实训基地|

长期以来,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6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国有企事业单位。

展未来,产教融合引领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网公司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加大办学投入,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双师型” 教师培养机制,推广“双挂制”,鼓励系统内高技能专家人才走进校园任教,专职教师每3年在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不少于6个月,着力培养一批职业教育大师、名师;“引教入企”和“引企入教”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与更新,加快构建“聚焦立德树人、基于工作过程、突出技能训练”的精品课程体系,开发“符合教学规律、突出行业特色、满足现场需求”的精品教材体系,打造“符合生产实际、 再现工艺流程、 锤炼操作技能”的实训资源体系;畅通毕业生面向国网公司就业渠道,优化调整职业院校毕业生录用比例,面向艰苦偏远地区、一线生产岗位、供电服务公司等开展订单及定向培养,逐步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实施“双轮”驱动,实现学历教育、员工培训一体化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学院将在国家电网公司引领下,按照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持续健全徳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学院将以培养“有匠心、敢创新”的“电力工匠”人才为己任,坚持职前职后一体化办学,将学院打造成“培养中国电力工匠的摇篮、传播中国电力文化与标准的阵地”,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毕业生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