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她“呛”了之后……

2019-10-21 07:07厉剑童
江西教育A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韩心里话台灯

厉剑童

已是深夜12点,可我坐在书桌前,一点睡意也没有。下午和小韩谈话的情形让我太激动了,盘在心头的那个结总算解开了。听着钟表有力的走动声,几天前的一幕又清清楚楚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天上午课间操整队解散时,女生小韩老是交头接耳,望了她几眼提醒她,她还是依然故我。几次三番之后,一冲动,火气突突冒出来了,我禁不住脱口而出:“看你摇头晃脑的样子,哪像个女学生,野小子一个!”不料我话音刚落,小韩竟瞪着眼说:“你上课接电话,像个老师的样了?”“我……”一句话呛得我一时没了话说。我很生气,初一新生竟敢如此顶撞老师,太无法无天了!当时真想好好训斥一番,给她个下马威,也让她见识一下我这个班主任的厉害。其他学生也许闻到了火药味,都在愣愣地看着我。我最终还是忍住了恼怒,佯作平静地说了句:“中午到办公室找我!”小韩高昂着头,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中午,我草草扒了两口饭,便坐在办公室,一边等小韩,一边回想着上午课间发生的那一幕。结果左等右等,都快打预备钟了还没见她来。一问课代表,原来她早就坐在教室里了。真是太不像话了!如此不听话,还跟老师攀伴,犟嘴,你当学生的能跟老师攀比吗?我一个堂堂班主任岂能让学生给制住了?简直是岂有此理!强烈的自尊心使我决定下午课堂上再好好“教育教育”她。

但就在要去上课的前几分钟,一篇文章让我突然改变了主意。无巧不成书,文章中讲了一个加拿大高中老师被学生“顶撞”的故事。这个老师没有视学生“顶撞”他为不恭不敬,也没有发火,更没有揪住他不放,或者给他穿小鞋,反而诚恳地征求他的意见,鼓励他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师生沟通后,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我决定效仿一下,想找个机会好好和小韩谈谈。既然她说我上课接电话,那我以后上课坚持不接,看你还跟老师“呛”什么?

两天后的一次课外活动(也就是今天下午),我在操场找到了小韩。开始她很紧张,以为我要跟她“算账”。这时,我用温和的语气说:“现在我们是一大一小两个朋友,朋友间可能有些误会,咱们转转,谈谈。好吗?”也许她看出了我的诚意,便悄无声息地跟在我后边。起初她有些戒心,一声不响。我边走边为那天我过激的话真诚地向她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在课堂上接电话,并请她和全体同学监督,一同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惯……也许是她气消了,意识到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也许是我亲切的态度感动了她,小韩低下头,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那天因为一件太高兴的事,忍不住想尽快告诉同学……后来,又脱口说出了不该说的话,不该顶撞老师……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脸红红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告诉她:“青春里谁没有过冲动,没事的。咱们课上是师生,课下还是好朋友。”临走的时候,她朝我深深鞠了一躬。

晚上,坐在台灯前,我一遍遍回想着下午跟小韩谈话的情景,眼前总是晃动着她那双亮闪闪的泪眼。正想着,忽然想起一句话:争论是通往两个心灵的捷径。的确,特别是当学生有意无意地“顶撞”,“呛”了老师的时候,假如老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冷静地想一想,学生是不是有的放矢;假如能像那位加拿大老师那样,经常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师生经常开诚布公聊一聊,说一说各自的心里话;假如……就有可能推倒师生之间的“隔心墙”,就可以促进师生交往,建立起一种协作、温情、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老师和学生之间因冲突引起恶性循环,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什么冲突不能消融呢?

我真的应当感谢小韩,是她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课,让我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又是她帮我改掉了上课接打电话的坏毛病,让我真正认识到自身教育生活中存在的那些不起眼的举动,那不仅仅是不良工作生活习惯,更是有违师德规范的大事。它们让我汗颜,让我惶恐不安。我知道,只有彻底与这些不良习惯决裂,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师风水平,改进教育方法,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加合乎规范,更加具有艺术性,才能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样一想,自己被学生“呛了”“噎了”,遭到“顶撞”和“顶嘴”,难道不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吗?

明亮的台灯温柔地照着,不大的书房被一种说不出的氛围包裹着,我感到无比轻松。轻轻放下笔,我伸个了懒腰,看一眼钟表,不觉已是夜里2点。这时,窗外响起“滴嗒滴嗒”落雨的声响,是那么动听,又是那么的温馨……

猜你喜欢
小韩心里话台灯
我们像自家人一样——趣说“老汪头”和“小韩”
敬酒的心里话
卡片背后的故事
说句心里话
风吹蜡烛
说句心里话
台灯的自述
西瓜虫台灯
两盏台灯辉映下的难忘岁月
悬浮台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