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

2019-10-21 08:27冯菊
现代交际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创新方式高校党建科学发展

冯菊

摘要:我国的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在新形势新局面下,党建工作必须开启新模式、新思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党建 创新方式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15-02

一、高校党建概述

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简称。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人发刊词上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首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党的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了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建设融合在一起。党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全面的角度分析,党建包括我国治国理政。第二个方面从细化的角度分析,党建属于领导地位,它引领自身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

高校党建指的是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高等院校建设的结合体,主要内容包括健全高校党建建设工作,完善中国特色高校党建制度。具体表现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指导下,调整好党建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发展规律,在新形势、新局面下,面对高校在党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开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建设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方面的活动。

二、高校党建工作方式现状

1.高校党建工作缺乏相关针对措施

党建工作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高校党员处于绝对优势,所以现阶段高校在党建工作上只关注党员数量以及党员发展问题,从而忽视了党员质量和对党员的教育问题。党建教育和管理缺失降低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标准;此外,各高校在对待党务工作上也不认真,党务工作大都由辅导员代理,而辅导员对党建工作的理论认识各不相同,辅导员流动性很大,导致各高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党建工作指导,党建教育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教师与学生在党建的培养上并无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培养也无侧重点。第二,党建培养内容毫无特色,尽管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正式党员的教育培养,但是在培养内容上并没有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过于敷衍。第三,党建培养没有实际效果。尽管互联网时代让我国的党建教育方式增多,但是党建教育仍然缺乏创新性和技术性,对创业培养和科学类培养重视度不高,无法提升高校党员学生的各项技能水平。

2.高校党建组织活动内容过于单调

为了让党建活动在形式上以及内容上能够吸引大学生党员,让党建深入大学生党员的生活,让他们对党建有新的认知,高校对党建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形式及手段上过于简单,大多数是党建培训课、党建讲座,或者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党建电影等,这些活动都过于单一呆板,没有任何吸引力,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党员的需求。对于这类活动,大学生党员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识,好多大学生党员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想法。高校在开展活动时也并没有要求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做关于党建的深入思考,活动之后也并未做出任何总结,导致大学生党员对党建没有深入了解,效果不显著。其次,党建组织的活动没有任何主题,也不分阶段,对学生关于党建认识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作出细致的分化,所有活動基本上都是以大课堂的形式举行,缺乏自主性、创新性、艺术性、生动性。在考核制度以及惩罚力度上做的也不够好。

3.高校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为学生开创了一条新的交流渠道,各高校为了能与新形势融合,并更好地发展高校党建,在校内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势在必行。但是,各高校校内网平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即使在校内网开设了党建专题,但是在内容上并无吸引力,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在网页内放置一些关于党建的理论性资料以及一些党建的专题讲座,浏览量不高,没有学生去关注。高校对于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认识也不全面,并没有将网络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仅仅是建立了关于党建教育的网页,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其页面进行日常的管理,内容的更新也不及时,没有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三、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的建议

1.加强党建相关措施制定,提高高校党建科学水平

高校应该重视党员质量和党员教育问题,选出专门负责党务工作的教师队伍,对全校教师及党员学生进行党建工作指导。将教师和党员学生分开教育,区分普通党员和党员干部,划分侧重点。提升教师队伍的党员素质,并针对学生划分的层次进行不同课程及专题的培训,摒弃大课堂教育。在教育课程中,多设立一些互动环节,要强化我们的党建领导力,对党员教师进行党建落实责任制,每位教师负责几个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从根本上融入党建工作。与此同时,实行激励制度,对在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表彰,对不符合党建要求、对党建工作不认真的学生施行退出制度,让学生认识党建的重要性。认真对待高校党建工作的廉洁公正,在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能力的同时,强化高校党建作风,并影响高校各方面的风气,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党建科学水平的目的。

2.丰富党建组织活动内容,増强党建组织的活力

针对高校党建活动单一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首先,在高校各院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并在学校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党课、一些先进人物的报告会等,让学生参与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思考,并提交总结,在总结中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党建知识;通过这种实效教育,提高学生对党建的认识。其次,高校可以经常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感受党建建设给国家带来的各种好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下乡、党员扶持活动,从实践中了解党建并融入其中。

3.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现代性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要重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时代战略。现如今党建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高校党建建设有必要思考如何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现代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突破口:第一,要重视高校党员的参与度,建设校园文化信息化,提升党建工作的广泛性和覆盖面。通过学生熟悉微信、微博、校园贴吧论坛、各高校官网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媒介,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信息的透明度,传播弘扬高校党建思想及政策,让党建教育与高校信息化建设融为一体,成为高校信息平台的一部分。第二,对党建网络平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网络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对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及时更新高校党建的内容,对各高校党员进行监管,对学生关于党建工作的认知进行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除此之外对各高校领导也要建立管理机制,不断进行监督考核,从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讓各高校党建工作的现代性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加强党建相关针对措施,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提升教师党员素质,提升学生对党建的认识度。

第二,丰富党建组织活动内容,増强党建组织的活力,避免过于单一的活动使学生对党建建设失去兴致,要让学生认识到党建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并制定优胜劣汰制度,让学生认识到党建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现代性,通过网络信息化去传播党建知识,达到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圳阳.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现状探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9(3):18.

[2]陈玲.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3.

[3]刘宇.浅谈高校基层党务工作的建设与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3):5.

[4]潘勇.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提升的路径创新[J].黑河学刊,2019(3):14.

[5]杜娟.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教学刊,2019(3):9.

[6]彭莉雅,张薇.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3):6.

[7]贾宝莹.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探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3):10.

[8]辛浩琳.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领导科学论坛,2019(3):22.

[9]张俊敏.“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才智,2019(3):2.

[10]李贵海.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创新方式高校党建科学发展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